返樸歸真見傳承《金孫緣》
10月
17
2011
金孫緣(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71次瀏覽
施如芳

百年又逢十月,見識過幾個不義而富且貴的製作後再看《金孫緣》,竟有溺水時抱到一塊浮木的感覺。

當多數新編戲不惜跨越異時空、往人心幽微處挖,《金》的「奇」,竟出在返樸歸真上:空間不外小山村,時間以未婚的金小姐生子前後三個月為限,滿台人物,不是義鄰就是義官,尹三娘待金小姐母子的婆媳(孫)之情,更是義無反顧。《金》情節、人物之單純,極利於守住戲曲本位,劇團顯然想藉此劇證明以江彥瑮、陳芝后、陳思朋為首的青年演員們,不勞長輩傍著,已能獨挑大樑賣票了。在各劇種都有年輕演員頂不上來的傳承危機時,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一場一場的演出磨礪年輕人,用合適的劇本把他們推到觀眾眼前的用心,自然值得肯定。

屬親情倫理小品的《金》,若在中型劇場演出,當可從容而圓滿,選擇了國家戲劇院,便處處可見小戲硬著做大的痕跡。例如,原本可以安於簡單俐落的舞台,偏多放一層台子,充其量,只是讓演員身姿、動線多了一點變化;又如,只算得上小麻煩的情節,演員的身段、後場的聲響造作成「大衝突」之勢,明顯地辭溢乎情了。

從《丹青魂》、《楊家心臼》到《金孫緣》,看得出劇團主事者挑戲、改戲,頗具見地。《金》雖無《丹青魂》歷史人文的大格局,但承續了《楊家心臼》的路線,青年演員勝任愉快,在鄉親土親的客群中,好感也當更勝《丹》。只是,同樣在家門內小題大作,在人情世故裡兜轉轉,《金》遠不如《楊》玲瓏剔透、生動趣味,歸根究柢,退步在一劇之本的功力。

貫串《金》的四個村婦,好心到力能扛轎、夜走山路,這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因為她們一出場就表態「隔牆隔巷不隔心」,遠親不如近鄰,容易理解;但身在公門好修行,縣官為什麼護著吞吞吐吐的八姨和尹三娘,斥責有錢有勢的金員外,一逕做和事佬、遞和氣茶,好心到像天上派下來的神仙,這太「奇」了,非需索個邏輯、背景不可,否則就成了「戲不夠,仙來湊」的老派手法。再則,配角們仗義相助,代尹三娘公堂問審、隱瞞新生兒非其親孫的大篇幅設計,蔚為逗趣的表演,技藝可觀,但排擠掉觀眾真正關心的尹三娘、金小姐,實在得不償失。

尹三娘、金小姐名為主角,戲分卻被眾人戲耍掉了。她們沒有更多機會共患難,也無從在坐月子一類的情境,亦莊亦諧地話家常、訴心事,觸動女人與小孩的聯結,發現林正義臨終的善意謊言……。少了在衝突中相互體諒(同時也被觀眾瞭解)的過程,便無法細膩地完成豐滿的形象,只有點與線的情節,因而難掩單薄。何況,尹三娘若對金小姐缺乏真感情,所謂義行便透露出「以得到孫子為目的」的功利取向,對《金孫緣》的主題來說,恐怕茲事體大。

《金孫緣》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11/10/14 19: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戲曲本位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不夠過癮。但若跳脫戲曲本位來看,不得不說這是一齣瘋狂的喜劇,它讓在場的觀眾都浸淫在歡笑之中,也讓小丑劇和戲曲都往前跨出了新的一步。
6月
02
2023
角色戲份平均,場面調度平順流暢,快節奏的表演及連綿接續的唱段和背景音樂,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聽,但總覺熱鬧有餘,精緻不足,好像缺少能觸動歌仔戲粉絲陶醉、沉迷的內蘊。
6月
02
2023
李寶春並特地編寫班主的一句台詞向第四面牆提問:「這一生,值嗎?」,觀眾回應與掌聲熱烈,對其藝術生涯直接肯定,作為台北新劇團新編戲題材的新嘗試,的確也值了。
5月
29
2023
編劇為了保持高張力的演出效果而減少戲中人物思考處理方式的時間,也因為直接的衝突而讓劇情變得緊張刺激起來,但在傳達英雄本色上,直面去挑戰權威的做法稍嫌單純而理想,只能說人生如戲,但不是只有這樣子的做法才能被稱做是英雄。
5月
25
2023
拋開《唐吉軻德》和《老鼠娶親》的原型,《我們的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主題,它以喜劇的形式、多元的跨界手法,有機地組合成一個訴說臺灣、甚或世界上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現代寓言
5月
23
2023
本次秀琴歌劇團的《鳳凰變》一洗窠臼之風,雖以明鄭王朝為背景,卻以鄭氏家族中的三個女人──董太夫人、昭娘、陳永華之女──為中心,他們並非是隱身於歷史與男人之後的「賢內助」,而是直接浮現於歷史的舞台上⋯⋯
5月
19
2023
《壵》則是傾向在演出偶戲時,將演師「隱藏」,藉以突顯出地母的凝視,進一步令觀看的角度並非只是「觀眾-戲偶」的雙方投射,而是「觀眾-戲偶-女神」三方投射下,英雄在悲壯之後的蒼涼關照。
5月
19
2023
《鯨之嶋》以臺灣的自然地理為基礎,構築各類山神海怪的故事,融入南北管音樂,意圖成為一齣「臺版山海經」,是一項頗有野心的計畫。只是,原應是遠古流傳、眾人共造的神話故事,如今成為憑空起造、主動創造的當代發明,《鯨之嶋》也無可避免地顛反了神話的邏輯⋯⋯
5月
18
2023
創作團隊綜合港台武俠電影風格及科幻影視的時空旅行概念,編寫出高度可看性的原創作品,並藉鏢局的經歷,各擅其長的成員,與陸續加入的夥伴,象徵了豫劇團多年的經營甘苦與多元人才的參與。
5月
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