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樸歸真見傳承《金孫緣》
10月
17
2011
金孫緣(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5次瀏覽
施如芳

百年又逢十月,見識過幾個不義而富且貴的製作後再看《金孫緣》,竟有溺水時抱到一塊浮木的感覺。

當多數新編戲不惜跨越異時空、往人心幽微處挖,《金》的「奇」,竟出在返樸歸真上:空間不外小山村,時間以未婚的金小姐生子前後三個月為限,滿台人物,不是義鄰就是義官,尹三娘待金小姐母子的婆媳(孫)之情,更是義無反顧。《金》情節、人物之單純,極利於守住戲曲本位,劇團顯然想藉此劇證明以江彥瑮、陳芝后、陳思朋為首的青年演員們,不勞長輩傍著,已能獨挑大樑賣票了。在各劇種都有年輕演員頂不上來的傳承危機時,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一場一場的演出磨礪年輕人,用合適的劇本把他們推到觀眾眼前的用心,自然值得肯定。

屬親情倫理小品的《金》,若在中型劇場演出,當可從容而圓滿,選擇了國家戲劇院,便處處可見小戲硬著做大的痕跡。例如,原本可以安於簡單俐落的舞台,偏多放一層台子,充其量,只是讓演員身姿、動線多了一點變化;又如,只算得上小麻煩的情節,演員的身段、後場的聲響造作成「大衝突」之勢,明顯地辭溢乎情了。

從《丹青魂》、《楊家心臼》到《金孫緣》,看得出劇團主事者挑戲、改戲,頗具見地。《金》雖無《丹青魂》歷史人文的大格局,但承續了《楊家心臼》的路線,青年演員勝任愉快,在鄉親土親的客群中,好感也當更勝《丹》。只是,同樣在家門內小題大作,在人情世故裡兜轉轉,《金》遠不如《楊》玲瓏剔透、生動趣味,歸根究柢,退步在一劇之本的功力。

貫串《金》的四個村婦,好心到力能扛轎、夜走山路,這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因為她們一出場就表態「隔牆隔巷不隔心」,遠親不如近鄰,容易理解;但身在公門好修行,縣官為什麼護著吞吞吐吐的八姨和尹三娘,斥責有錢有勢的金員外,一逕做和事佬、遞和氣茶,好心到像天上派下來的神仙,這太「奇」了,非需索個邏輯、背景不可,否則就成了「戲不夠,仙來湊」的老派手法。再則,配角們仗義相助,代尹三娘公堂問審、隱瞞新生兒非其親孫的大篇幅設計,蔚為逗趣的表演,技藝可觀,但排擠掉觀眾真正關心的尹三娘、金小姐,實在得不償失。

尹三娘、金小姐名為主角,戲分卻被眾人戲耍掉了。她們沒有更多機會共患難,也無從在坐月子一類的情境,亦莊亦諧地話家常、訴心事,觸動女人與小孩的聯結,發現林正義臨終的善意謊言……。少了在衝突中相互體諒(同時也被觀眾瞭解)的過程,便無法細膩地完成豐滿的形象,只有點與線的情節,因而難掩單薄。何況,尹三娘若對金小姐缺乏真感情,所謂義行便透露出「以得到孫子為目的」的功利取向,對《金孫緣》的主題來說,恐怕茲事體大。

《金孫緣》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11/10/14 19: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
從2017年開創至今的「國光微劇場」,運用折子戲的演出形態,除了保存老戲劇目外,更重要的是訓練新生代演員能藉由聚焦人物的表演空間中,琢磨角色內心,淬鍊自身表演能量。
3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