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共構,成績斐然《蝴蝶夫人》
7月
31
2012
蝴蝶夫人(NSO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2次瀏覽
謝東寧

從NSO國家交響樂團近十年來的驚人轉變,可以看出,臺灣表演藝術界缺的不是人才,而是體制,回歸真正專業的體制運作,讓藝術家能安心發揮其才華,專心創造高品質的作品,當然,也必一定能夠吸引買票走進劇場的觀眾。譬如NSO歡慶25歲生日的壓軸演出歌劇《蝴蝶夫人》,如此金字塔頂端的精緻藝術節目,竟然在國家劇院連演六場全部滿座,聽說還有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觀眾,可見NSO在樂迷心中,已經是有相當品質保證的招牌。

《蝴蝶夫人》是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經典歌劇,敘述一段淒美的異國戀情,時間是日本明治時期,在日本長崎港口邊,美國海軍軍官(平克頓)迷惑於日本式之異國情調,娶了年輕日本藝妓蝴蝶(15歲),蝴蝶深愛著平克頓,為了他竟拋棄原有日本信仰,改信了基督教,此舉惹來眾叛親離的下場。不過她的真心,卻換來絕情,平克頓返國後三年毫無音訊,只留下苦苦等待、盤纏即將用盡的蝴蝶,更想不到的是,日以繼夜等待歸來的丈夫,竟然帶著他已婚的美國妻子。最後,傷痛欲絕的蝴蝶與幼子道別,舉刀自盡,留下一樁令人不勝欷噓之愛情悲劇。

故事本身簡短緊湊,普契尼夾雜著美國國歌與日本小調的浪漫曲風,讓全劇的戲劇張力十足、毫無冷場。雖然說的是跨國製作,但這個原來是澳洲歌劇團的舊製作,此番是原裝渡海,擺上NSO自己樂團、歌手及演員的合作演出。原導演採取的是保守的「按本搬演」策略,在日式風格、不斷開闔之眾門簾所創造出的靈活空間中,並利用日本傳統戲曲之「檢場人」方式,一景到底、但視覺變化豐富地完成這齣兩幕歌劇(第二幕有兩場)。

全劇雖然沒有偉大創意,但是整體細節處理細膩,連舞台上小水池,都能配合劇情產生變化,尤其值得稱讚的,是呂紹嘉戲劇張力十足的指揮詮釋和NSO樂團水準整齊的演奏,筆者坐的位置在二樓,居高臨下觀看呂紹嘉的指揮動作、樂團演奏的音樂及舞台上劇情推展、人物情緒的美妙配合,堪稱是一次難忘的經驗。

在歌者表現的部份,筆者觀賞的這場,平克頓將軍(袓拉‧袓拉畢許弗利)輕鬆扮演,歌聲游刃有餘卻也不見突出,蝴蝶夫人(林玲慧)剛開場聲音略微緊張,後來漸入佳境,下半場一人單挑大樑結尾精彩,而其他配角如美國領事(蔡文浩)、鈴木(翁若珮)、五郎(王典)…等,都是國內相當優秀的聲樂家,此次的演出都相當稱職,不見弱棒,而能夠同台演出,也可檢驗國內歌劇演唱水準。

當然,國家戲劇院畢竟不是歌劇院,對於挑剔的樂迷來說,聲音上的缺憾不少,但是能夠與現場爆滿的觀眾,觀看大部份是本國樂歌手擔綱的精彩歌劇演出,著實是一件在國外任何大劇院觀賞歌劇所無法比擬的興奮經驗。同時,也衷心盼望NSO繼此次成功的製作後,能再接再厲推出精彩歌劇,以饗(培養)國內的歌劇迷們。

《蝴蝶夫人》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澳洲歌劇院
時間|2012/07/2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次是國家交響樂團在相隔八年後再次演出《蝴蝶夫人》,也是指揮呂紹嘉任內最後一場歌劇音樂會。在樂團部分除了第一幕聲響太大而蓋過聲樂,在音色的表現上整體而言可說是相當不錯。(洪于淳)
7月
22
2020
簡文彬在這場《蝴蝶夫人》的演出,將歌劇回歸音樂,他所詮釋的蝴蝶夫人單純,將所有語言完全回到音樂本質,雖稍嫌平淡但卻讓普契尼的音樂不淪於濫情,在平實中愈能體會偉大與華麗。(武文堯)
9月
19
2014
林玲慧的蝴蝶夫人不是純情痴心的日本小故娘,而是一位在人生坎坷背後,敢愛敢恨的女子,以一己之力對抗命運的掌控。突顯這位深具個性與自我意識的女子,林玲慧音色上不以美為雕飾,力求傳遞真實的情感。(林采韻)
9月
19
2014
林玲慧的蝴蝶夫人,有時調皮,有時可見早熟,讓蝴蝶夫人更加活脫,林玲慧走的不是純真路線,更多是對抗命運的掌控。她的歌聲不以美為雕飾,以更多真實情感,賦予角色血肉。她的歌聲以持續力和穩定度,使得每首歌曲到達其應有的效果。 (林采韻)
7月
31
2012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