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美強慘」的古裝偶像劇:《沙漠謠》
3月
13
2025
沙漠謠(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張嘉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92次瀏覽

文 王照璵(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小說、漫畫、影劇作品,選擇以架空歷史的方式來講述古代故事。架空歷史讓創作者可以任意選擇不同時代的元素入戲,更可以避免較真的觀眾拿著史書挑刺,如此一來擺脫拘束,任意揮灑,豈不美哉。歌仔戲與流行文化關係較為密切,又有「胡撇仔戲」的傳統,非常適應這類創作方式,此次明華園天字團的《沙漠謠》便是這麼一齣架空歷史的作品。

故事講述大燕皇帝莫龍淵(陳進興飾)育有兩子,庶出的二皇子莫上塵(吳奕萱飾)備受寵愛,與柔然公主沙非嫣(孫詩雯飾)相識相戀,並訂下婚約。這讓大皇子莫尚乾(陳麗巧飾)忌憚不安。皇帝病重,莫尚乾搶先入宮,得知父皇欲傳位莫上塵,竟狠心弒父並矯詔即位。他用柔然老王之命,逼沙非嫣與其聯手,逼殺莫上塵。天無絕人之路,落谷不死的莫上塵化名星羅恨,暗中籌劃復仇,並假裝失憶出現在眾人之前,引起沙非嫣與莫尚乾的關注。前者想補過彌恨、重續前緣;後者想除後患又想利用其治水才華。莫上塵看似自願回到大燕治水,實則打造水庫,準備決堤滅敵。當莫尚乾以為掌控局勢時,莫上塵揭露其弒父罪行,放水淹軍,並手戮莫尚乾。然而莫尚乾臨死前嘲諷他,已派兵剿滅其居住的邊境村莊。這場剿滅戰,雖然有沙非嫣的馳援,但仍未能成功拯救莫上塵的親友。趕回家園的莫上塵只見滿目瘡痍,悲憤交加,無法原諒沙非嫣。就在兩人爭執間,沙非嫣為他擋下大燕殘兵的刺殺,最終香消玉殞。莫上塵雖復仇成功登上帝位,卻只能透過繪製一幅幅的肖像緬懷逝去的一切。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而這樣的人設正適合歌仔戲名角展現他們的舞臺魅力,絕對能吸引粉絲的目光。

沙漠謠(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張嘉玲)

但要在二至三小時的演出時間內呈現如此曲折的情節,主創團隊如何去權衡輕重,讓這些元素相得益彰,並不是一件易事。整體來看,故事交代清楚,節奏也算明快,但幾個重要角色的內心刻劃則稍嫌蜻蜓點水了些,如莫上塵面對沙非嫣被逼背叛自己一事,心中理性與感性的衝突並沒有被很好地鋪陳出來。如果讓莫上塵假裝失憶時,與沙非嫣能有更多的互動,就可能刻劃更細膩的情感面向。大皇子莫尚乾的塑造也有點可惜,編劇並沒有把他塑造成單純的惡人,從一開始,就反覆展現兩人情分。更在前往皇宮的路上,交錯「閃回」他們兒時回憶。過去的兄弟之情映襯著現今的皇權爭奪,已經為稍後直指「無情最是帝王家」的情感做好鋪墊。但就在莫尚乾得知父皇傳位莫上塵,憤怒與不甘的情緒將要噴薄而出之時,編導卻輕輕放過了這個關鍵抒情時刻。就好像一張逐步繃緊的弓,在正要放箭那一刻,卻頹然鬆手。

當然,觀眾可以透過情節自行補足角色的動機與心理轉折,並不會讓人感覺非常突兀。但本劇終究是戲曲,人物情感是需要被勾掘放大的,如果編劇能在關鍵處,給予演員渲染角色情緒的空間,即便只是一小段唱,人物塑造也能更顯細膩立體。

沙漠謠(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張嘉玲)

同時本劇也有一些古裝偶像劇的套路,聚焦在演員展現自己的魅力,卻對背景建構稍嫌粗疏。雖說本劇是架空歷史,但故事畢竟牽涉到兩國朝局,如果沒有仔細地建構起政治邏輯,就容易造成硬傷。如大燕與柔然明顯是兩個國力相差不多的對等國家,但每當莫尚乾挑動陰謀,大燕軍隊便直接進入柔然境內,逼宮、剿滅村莊,如入無人之地,儼然柔然宗主國一般。而莫尚乾沒有理由地留下目擊太監的性命,最後成為莫上塵揭發他的關鍵。但在揭發罪狀後,這位太監又被莫上塵隨手拿來擋劍而亡。而在現場聽到證詞的軍士大多數被隨即而來的大水一掃而空,加上以築壩決堤這種傷及百姓生命與財產的方式報仇,是否也讓莫上塵即位的合理性打上大大的問號?這些邏輯不通順之處,的確讓筆者心生疑惑。

演員方面,歷經大起大落的莫上塵,並不是一個好演的角色。除了要呈現前後對比外,還有假裝失憶與莫尚乾與沙非嫣周旋的橋段,可惜劇本沒能著墨於這種內外反差的張力。吳奕萱也只呈現了對比,卻未能挖掘劇本之外深度,稍嫌可惜。飾演莫尚乾的陳麗巧則老練許多,雖然發揮空間也不多,但黑化時眼神所流露出的情緒,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角色的複雜性。

沙漠謠(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張嘉玲)

沙非嫣這個角色對表演經驗豐富的孫詩雯來說可說是手到擒來,在馳援村莊一場戲中還借鑑了京劇武旦重頭戲《女殺四門》。雖然筆者以為這段表演安排略嫌生硬,但看到已躋身臺灣戲曲名角之列的孫詩雯,能在繁忙的野臺演出之餘重新練功,並為此請來曾兩次入圍傳藝最佳青年演員的男武旦楊瑞宇指導,展現出一個成熟演員的自我要求,著實令人讚賞。即便沒有紮硬靠,開打也略有簡化,但沒有撒湯漏水,完成度相當不錯,依然值得肯定。

《沙漠謠》帶有明顯的影視古裝偶像劇風格,故事通俗易懂,演員也各自展現出自己的魅力。雖然可以滿足粉絲要求,卻缺少細緻的精修,讓全劇有不少細節難以深究,如果能進一步梳理情節、深化人物,相信有成為劇團看家戲的潛力。

《沙漠謠》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25/01/11 14:30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南海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