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幽微慾望─從《戀戀南柯》到《南柯夢》
Nov
05
2012
南柯夢(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4次瀏覽
沈惠如

看過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命運交織的城堡》嗎?透過塔羅牌隨機化的排列,一則則魔幻神奇的故事,任意穿插組何,宛如命運的交織與延伸,不同的結局與可能像一個不斷擴張的網,無垠無限……

湯顯祖的《南柯記》描寫夢幻人生,成為經典名作,時光陶鑄,這齣生命的故事經歷臨摹、演繹、擷取、剪接…… 台上的演員歌舞翩翩,夢幻製造夢幻,台下的觀眾如癡如醉,投射出自我的人生虛實。

2006年,1/2Q劇團決定改編《南柯記》作為在「新點子劇展」的演出文本,名為《戀戀南柯》,主要是因為湯顯祖「一點情千場影戲,做的來無明無記」的詞句感動了我們。在寫完《牡丹亭》之後,湯顯祖試圖用佛理點明愛情(包括世理人情)的虛幻本質,然而在閱讀完湯顯祖的文本之後,非但感受不到「悟道」的明澈,反而覺得身陷情關而無法自拔,究竟是湯顯祖的領悟不夠透徹,還是愛情本就難以超脫?

於是,我們以愛情為主軸,以〈尋寤〉為框架,回溯〈合歡〉、〈瑤台〉、〈蝶戲〉、〈遣生〉的過程,最後連結〈應兆〉、〈情滅〉,期望從原本單線的敘事結構上,賦予現實與虛幻、夢裡與夢外等多層時空,滲透出困惑與荒涼。

故事中,與公主邂逅的淳于棼誤將「蟻子轉身」聽成了「女子轉身」,而夢入蟻國,特別強調出這個「誤聽」,是為了點出情愛世界中主體建構的力量!(與此呼應的是,還有「瑤台」一場,搶親的檀郎太子將「太子」聽成了「漢子」)。

但在中國古代的父權思想裡,這份主體的力量是被壓抑的,也必須被點化,所以劇末出現了類似於先知角色的黃衫客(在湯顯祖的原著中是更具權威性的契玄禪師),而公主的定情之物─金釵小盒,也成了槐枝槐葉。不過《戀戀南柯》卻不甘心結束於此,最後再度包圍淳于棼的仍是那一句句的「蟻子轉身!女子轉身!」

可以說,從劇名、公主開場到最後一句的「蟻子轉身!女子轉身!」,《戀戀南柯》有意識地以一種輕盈的姿態,轉化了古典情愛觀中的父權注視。

這一次首度以全本姿態搬演的《南柯夢》,企圖心更為宏闊,從「夢了為覺,情了為佛」的視角,將《南柯記》原著縮編演出,雖然有兩個晚上的時間鋪排原劇,但在僅保留三分之一篇幅的情況下,如何首尾融通,傳達完整的意念,仍然是一大考驗。於是我們看到了該劇的兩大意圖,一,描述了完整的故事,人蟻的因緣果報在人世間完成,淳于棼頓悟成佛,功德圓滿。二,崑劇舞台上僅存的〈花報〉、〈瑤台〉折子戲盡量完整呈現;〈情盡〉中契玄禪師作法超渡蟻魂的場面也安排得莊嚴持重,觀眾受到了感染,跟著「燃指」情節椎心刺骨、隨著公主升天傷心絕望,劇終時,也彷彿做了一場南柯夢,一時無法清醒。

多麼奇幻的經歷!相隔六年,從小劇場到大劇場,從愛情本質的思索到人生經歷的體悟,《戀戀南柯》瀰漫著「夢裏不知身是客」的感傷,還企圖以「觀看」為主軸,引出新的詮釋角度;而《南柯夢》則以意識流的手法串流夢境,無論手法如何,均折射出了人類集體潛意識底層的幽微慾望。

《戀戀南柯》

演出|江蘇省演藝集團、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
時間|2012/10/18、1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新穎劇團如何走向當代?如何打造獨樹一幟風格?沉浸於民戲的演出形式進入高度美學化的現代劇場該如何拿捏?都是該團必須面對之挑戰。因此《湘江夢》作為該團進入現代劇場第二齣劇作,企圖嘗試回應疑問,展現潛力,開創特色。
Oct
21
2024
一個十八分鐘的故事,經過四次輪迴,劇情的順序被打亂,又長出了更多的參差,在觀眾情緒隨劇情熟練的反覆之下,表現形式得到發揮。
Oct
18
2024
需要解方的「瘟疫」則可被解讀為五〇年代與九〇年代藝文工作者共同面對的「死亡威脅」——戲劇透過瘟疫的隱喻,向觀眾提出了一個系譜學式的問題:五〇年代「改良」歌仔戲、九〇年代(小)劇場,以及今日所面對的「瘟疫」分別是什麼?
Oct
18
2024
既無語言,又是簡單「英雄救美」奇俠劇情,《源.緣》除了舞台空間調度精彩,最核心的表演內涵是什麼?與《巧遇姻緣》相同,就在掌上功夫——操偶技藝。
Oct
17
2024
光影變化不但營造出撲朔迷離的陰間之路,為兩尊戲偶射出前方路徑以及沿路遭遇的瞬息萬面,也隨著光束並無形體的介質特性,讓戲偶不受實體空間之框架所限。如此一來,既解放戲偶,使其在空間中享有更大自由,同時又始終有所支撐與憑藉。
Oct
16
2024
戲文在歌仔戲既有套路中擴大結構,修改原本上而下、男性主體的固定秩序,將其退為遠景,聚焦在劇中角色如何追尋愛情,將角色歷程融入傳統橋段,歌仔戲的世界觀因而擴張,擁有個人存在之地。選擇風花雪月為題不等於馴服,而是召喚共鳴的策略,以此呼應常民美感經驗。
Oct
16
2024
劇情仍回到以生旦相戀為核心的框架中,玫瑰少年的議題似乎僅成為這段奇情戀中的一抹點綴色,不免覺得有些可惜。
Oct
15
2024
《西遊問佛》想做的,或許是想用哲理反思的主題製作偶戲,卻在實驗為前提的狀態下,尚未思考這樣的劇本應用在偶戲上可能需要有更大的調整與配合,否則就算是透過字幕機如實地掃過劇本內容,觀眾也無心欣賞演出。
Oct
11
2024
整體而言,《憑什麼管偶》做為親子劇無論是主題,或是物件意象與聲音媒材的實驗上,都是成功的,不僅用活潑的方式帶出社會觀察的教育意義
Oct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