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詮經典,如何出奇《大稻埕傳奇》
12月
08
2014
大稻埕傳奇(河洛歌子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3次瀏覽
劉美芳(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國藝會歌仔戲製作專案執行七屆後,在諸般考量下選擇功成身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摩拳霍霍,也以專案之名協助歌劇團創發新劇。孰料補助計畫施行不過第三年便難以為繼,原定的演出檔期改由標舉「臺北建城一百三十年,藝遊百年大稻埕」的《大稻埕傳奇》頂替。河洛歌子戲團此劇其實是意圖翻案的新編「周成過臺灣故事」,講述安溪人周成渡臺後發跡棄妻另娶的民間傳說。周成在臺因經營茶葉生意而致富,據說其店鋪就在朝陽街上,與大稻埕有緊密切的地緣牽繫,以此名篇似乎也頗為合宜。

周成不論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故事藉由口傳、說唱、戲曲、電視電影等流播甚廣,是民間極為熟悉的題材,也是「清代臺灣四大奇案」之一。各方版本精略有別,側重的結構點或有差異,屬於負心漢傳說母題的性質從不曾被質疑。河洛此劇卻有意別闢蹊徑,試圖將周成自傳統尋花問柳、拋棄髮妻的惡人形象中解脫,合理化其言行舉措,為其諸多不堪的行為尋求重新詮解的可能。立意雖奇,怎奈劇情安排矛盾處處,人物的設定問題重重:甫上場的他稚氣未脫,遇土豪挾制只能逞血氣之勇;竟會不顧彼等虎視眈眈的脅迫侵擾,莫名接受對方佯偽的善意,留下家鄉病老雙親與初孕的新婚妻,冒險渡海尋求轉機。幸運抵臺的他又全然不辨所以,只因是同鄉關係便執意相信存心欺詐的施銀,不論錢財或訊息;即使受其誘騙險些斷念輕生,絕處重生發達後依舊對其毫無芥蒂與戒心,再次受蒙蔽而做出錯誤抉擇。癡愚無知以至於此,亦堪稱奇!作品雖極力為周成洗刷汙名,終究難圓己說:涉險渡臺既是不得不的無奈,何以胡亂任其辛勤打拚為寄返家鄉的錢銀被拐誘而去?又輕信小人讒言卻無意查證真偽,被攛哄至聲色酒樓便沈緬女色?其妻月里無計生存尋夫至大稻埕,究竟如何到來?以何謀生?歌仔簿冊描寫月里自滬尾上岸後一路乞討尋夫,真實反映當時社會形貌,劇中竟全然捨去片語不存。類此差誤比比皆是,難以盡書。

而為彰顯揚大稻埕傳奇之名,主角人物雖有茶商身分,猶不足以點題,特意牽附在地的城隍信仰;即使歷來傳述月里都是陰告閻王,未曾有訴諸城隍的前例。於是不論合理與否,關鍵事件都得在城隍老爺眼下發生,最終也藉由假扮城隍為故事寫下圓滿的結局。城隍爺職司人間善惡通報記錄,審判移送亡靈之責,是人們心中信服的陰間地方父母官。庶民心中冤苦不得伸訴,往往企望非現實的鬼神襄助,藉以撫慰心靈。民間信仰力量極為強大,霞海城隍廟因此香火鼎盛。但周成故事之所以為奇,在於傳說月里被害喪身,亡魂報仇,以示公理昭明。劇作既不願蹈襲神鬼之說,又不捨城隍地緣關聯,只得新編假扮事件,以使善惡得報又無有屈死遺恨。戲劇當然容許馳騁想像虛構情節,倘若傷筋挫骨後已遠離故事原型,傳達的思維也非原本內涵所能涵括,勉強依附只恐落得個懵懂含混的尷尬,倒不如盡棄舊說,創編一則專屬大稻埕的全新傳奇。

大稻埕有傳奇,搬演的河洛歌子戲團歷經幾度起落浮沉,也可算是臺灣歌仔戲劇壇的一則傳奇。此次領銜挑樑的多半出自臺灣校園培育歌仔戲科學生,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他們,初添羽翅便被拱上國家戲劇院舞臺,與線上的師長同臺演出,一時傳為佳話。河洛劉老板禮聘數位尖子畢業學生入團,以青年軍之姿重新演繹劇團經典劇目,初試啼聲也博得許多讚賞與期待。今日河洛雖不復當年風華,雛鳥翼成擔扛主演重責,卻被過多的冠冕與吹捧迷眩了眼目,忘卻場上的喝采植基於臺下不間斷的辛勤苦練。君不見諸多貓熊級大腕,偌大年紀唱唸做打依然一招一式毫不含糊。藝術總監王金櫻女士節目單裡殷殷的提醒:「不用心絕對成不了角兒」,能不謹記踐行!

《大稻埕傳奇》

演出|河洛歌子戲團
時間|2014/11/29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