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世代的創作者自白《來去天竺借本書》
5月
21
2018
來去天竺借本書(進港浪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3次瀏覽
劉純良(專案評論人)

看完《來去天竺借本書》,我才驚覺自己其實從來沒有讀過《西遊記》,除了年少時的兒童漫畫。然而《西遊記》的關鍵角色,卻也一個都沒有忘記,連那些一開始不甚記得的情節,隨著《來去天竺借本書》逐漸開展時,也漸漸還魂了回來。《來去天竺借本書》,嚴格來說比較像是披著《西遊記》既有角色的皮,說自己想說的事情,取了幾個章回,在集體創作的過程當中,尋找創作者彼此的興趣點,構成了演出。

作品中語言與表演的曖昧含糊,以及笑料與故事推進之間的觀察,吳岳霖跟許仁豪各自都已經處理了不少【1】,我主要提供的觀察,是演出的整體結構、發想,以及觀眾分佈與回應的世代差異。《來》劇的觀賞族群,有不少感覺相當年輕,約莫是高中到大學左右,他們也是對場上含糊的語言與笑點反應特別靈敏的人。在場上使用的微小笑料,許多都來自於當下的流行文化,也因此這些流行文化的短暫挪用、安插、覆蓋,對他們而言並不陌生,也因此,對我而言含糊的語言,可能對我隔壁拿著筆記本卻什麼都沒寫的男孩卻不是,當我還沒搞清楚笑點何在,隔壁的男孩子可能已經在大笑了,而坐在另一邊被我帶來看演出的家母,則偶而會失落於特定笑點中。

我剛好座落於這世代失落與疊合的中間,雖然對流行文化研究不深,但還勉強有理解,同時因為還算喜歡看NBA,因此在演出中對於打籃球的幻夢,其實多多少少有一些共鳴。而這些共鳴又拉出了另一個世代差異以外的差異,就是性別。NBA如果就球迷角度,當然不只是男性的事情,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在許多層面都相對陽剛的組成體。而這也是這個作品中有趣但未必可以處理的部份,在陽剛氣質與陰柔的扮演(身為悟空的演員轉為扮裝的女子),又或者是悟空在彷如性虐關係中的告白裡面,這些故事,大致仍然是「男孩的故事」。或許也因為這樣,當觀眾被邀請上台,而演員背著女孩真心話的海報出來念著預設的潛台詞時,雖然有趣,對我而言卻也感覺到「這真的是男人寫出來的幻想!」。

對我而言這是個適合年輕族群,而且相當年輕男性中心的作品,不管是直男、同男、扮裝,女人在其中,就跟觀眾相對於製作的角色是很類似的,作品當中對觀眾的對話,對手機的使用,更多是幫助演出推進的小小驅力,觀眾本身真正怎麼感覺,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這樣的驅力有其效果與意義,幫助稀釋掉創作者有話想說出的強烈渴望。

雖然開場歡迎大家一起「不知道」,結尾也說著不知道其實也沒關係,但希望觀眾「知道」這件事情或道理的態度很明確,對我而言其實並不那麼擁有解讀或感受的自由與空間,畢竟話語說得那麼明白,甚至對我而言有一點說教。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是作品對年輕族群很有賣點,像這樣誠實地表態不知道,真的只有彼此處境相同的人才有辦法產生共鳴。並不是說超過二十歲歲代的人就不會對人生迷惘或者「不知道」,身而為人,任何時刻都有可能「不知道」,但不同世代的人,可能處在完全不同的處境之中。處境意味著脈絡,當創作的脈絡環繞著創作者本身,能夠獲得共鳴的,很可能也就會是與創作者相似的群體。

對世代差異的觀察,同時也來自於我觀察家母觀賞演出的反應。在整個演出中,家母最喜歡的片段,是全場空調停下,單憑一支手機,自娛自樂抵抗著幽閉恐懼的沙悟淨。「比較有深度」,家母這樣形容。事實上,我自己也特別喜歡這個段落,甚至不介意冷場,我認為想要讓場子變得冷靜甚至不安,是他們的目的。重點只是如何構造這種不安,是否真的達到目的。用笑料來包裝真正想要突破的殘酷,其實是很好的構造策略,但為此,掌握空間與節奏的方法也就必須要更為精細。

最後在空間設計上,我想提出一點小小的觀察,舞台的空間將地面畫成了停機坪,並且在上舞台留下了一個留白的空間指示,在結尾寫上了「天竺」。雖然作品的結尾運用燈光將上舞台打亮成停機坪,但在整個作品中,除了一開始如同偶像團體的群舞運用了上舞台,這整個作品有約莫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下舞台發生。而以演員的音量與演出形式,留在上舞台太久,聽不懂的機率也會更高。上舞台就這樣被遺落在演出中,有時我會感覺那個空間正在呼喊著演員,而且這個呼喊其實是失效的,在下舞台發生的許多事情,有沒有上舞台的空間標示都沒有所謂,而且大多時候找不到相對性,也就是說,假如選擇留在下舞台是刻意為之,上舞台必須要成為原有空間的破除點,結尾的燈光嘗試著打亂原有的空間感受,然而這空間感也需要演員的身體意識一起跟進與配合。我想,這或許是接下來這個作品可以進一步再思考的部分。

整體而言,我覺得這是部有潛力乾脆改成青春搖滾音樂劇的作品,結尾的音樂好聽有力,演員對於語言表演的曖昧與操弄,隨著不同世代原有生活語彙的差異,也會跟著有差異。越接近劇本創作的世代,其理解越快,曖昧越少。換言之,越老越容易覺得語言與聲音的表演有著曖昧的距離。像這樣的曖昧,對他們而言是必要的操作,或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理想觀賞族群?是我內心留下的疑問。年紀越大,聽力越差,這件事情讓人感到無比殘酷。但也是因為聽力差了,只好再賣力一點,做一個稱職的觀眾,試圖去理解。我其實喜歡他們的曖昧與不清晰,儘管在表演上,還有許多身體的意識可以打開。日常的語言與態度被帶上台,與已知並可形塑的技藝相互交錯,是很直接的處理方法,或許有時候這樣硬幹,較能留給觀眾印象,因為觀眾也必須努力想辦法側耳傾聽。

縱使歡迎一起不知道,人的大腦,終歸還是想弄清楚,否則停在混亂之中,一不小心,可能就再也出不來,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創作者才會不知不覺把內心的話通通講出來,換言之,刻意製造的曖昧,其實最後也都通通釐清。有時候話講白了,好像真的也就沒有別的空間可以去。這作品其實是個誠實的創作者自白,而觀眾會否對此買單,就見仁見智了。

註釋

1、請參考許仁豪,〈你是神魔東西!?《來去天竺借本書》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9568;吳岳霖,〈挑戰書寫者,與書寫者的挑戰《來去天竺借本書》〉,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9572

《來去天竺借本書》

演出|進港浪製作
時間|2018/05/12 19: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跟編劇絕不會觀察不到整體結構上的鬆散、部分因果邏輯的脫節以及大量無效支節的存在。保留它原生態流通中「無用」的真實狀態,高負荷的多元文化穿插,並配以遊走於邊緣的「語碼混亂」,就是這齣戲最大的文化特徵。(杜明哲)
5月
30
2018
進港浪加上貪食德的成員所創發的獨特劇場性,很重要的一部份來自於演員與角色的不界定。在許多的情形片刻,如他們不惜形象醜扮或全力以赴的身段表演時,如同戲曲演員般,同時傳遞了身體技藝與角色掌握的雙重性,而透露出對於表演這項行為的高度認同。(汪俊彥)
5月
21
2018
評論者如何面對這樣的劇場表現、如何書寫更是一種挑戰。在多半不夠精準的表演裡,包含時不時的笑場、拖拍,以及不大清晰的發音、不明確銜接的對白,卻詭異又不協調地搭配上了極度精準的燈光、音效等「技術」。(吳岳霖)
5月
16
2018
《來去天竺借本書》像是我的一次民族誌體驗,彷彿讓我更理解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如何觀看這個世界,他們與人溝通的方式為何?他們對於生存現實的感知因為視聽科技革命已經「進化」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而在這個新的「盜夢空間」裡,他們如何完成自己的「駭客任務」。(許仁豪)
5月
16
2018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