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劇院翻找意識的小碎片——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偵探學》
8月
10
2022
偵探學(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2次瀏覽

蔡孟凱


劇場空間是最大的表演者

周曼農在《偵探學》的創作自述中提到,在這部作品裡「作為『偵探機器』的劇場,劇場本身就是最大的表演者」【1】。《偵探學》實踐這句話的作法,是運用許多大型的升降機具、投影設備,以一種異於尋常的極近距離與觀眾互相交流、試探。

甫從歌劇院地下卸貨層碼頭走進劇場,觀眾便從大劇院的升降舞台攀升近三層樓,在煙霧和警戒燈光的包圍下,被這個巨大的表演機械吞噬。《偵探學》極其所能地在歌劇院的偌大空間置入一個又一個場景,藉著舞臺燈光、表演者提供的線索,帶領觀眾在晦暗而寬廣的劇院建築中迷走、夢遊。觀眾猶如一隻隻迷路的蟲子,鑽進齒輪和螺絲的間隙。

其中除了充斥劇場角落的大型裝置和極小限度的真人表演,新媒體藝術家張暉明所設計的微型雕塑和衍生影像無疑是《偵探學》文本密度最高的部分。觀眾在或大或小、寫實或奇幻的場景中凝視這些無名的遺留物,觀看客觀線索的同時似乎也在閱讀偵探留下的意識碎片,有一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趣味。


偵探學(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感知線索是最小的對話

但這同時是《偵探學》最讓我感到困惑的地方,在九彎十拐的路途最後,《偵探學》卻選擇要觀眾在空曠無際的劇場反覆注視這些微縮景物的畫面和細節。即便這些動力機械、投影升降如何花招盡出,劇場似乎只是為《偵探學》的這些影像和物件提供一個投射的平面,看似不斷變換、實則一再重複。

在這七十分鐘裏,對我而言最能回應周曼農「劇場本身就是最大的表演者」之理念的段落,應當是第五幕的「無之間」。柱型反響板兩兩背對,在中央括出的空間中擺進喇叭裝置和一盞燈泡,讓反響版成為一個高聳的音響裝置。反響板原本是用以優化古典樂節目的音響,是一個基本只為音樂會服務的舞台配備。這個段落對反響板的拆解和運用,讓這段以聲音呈現為主的段落與劇場本身的空間、設備,產生真正有機的對話,是《偵探學》讓我最為驚豔的一幕。


偵探學(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即便我對於《偵探學》的最終呈現仍抱有些許疑慮和失落,《偵探學》無疑打造出了一種別具風格的劇場體驗,觀眾在處身作品之內、四處遊走的過程中確實打開了各種不同觀看劇場的視角。而這個自主運轉的「偵探機器」倘若還有重啟運轉的一日,希望那時藝術家能不只是在劇場建築「塞」進某樣東西,而是能讓這個機械巨人得以揮灑盡興、暢所欲言。

編按:

1、2022夏日放/FUN時光—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偵探學》節目單,頁3。

《偵探學》

演出|周曼農(概念暨編導)
時間|2022/08/05 20:0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很有趣的是,《偵探學》中,多段出現語言文字的段落,不論是錄音或是演員說話,我都聽不太懂。並非文字上的不懂,卻是意義上的不理解,文字僅能非智性地進入我的腦中,殘留下是聲響與聲音,或是一種含糊的氛圍感受。(黃馨儀)
8月
15
2022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