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載之外的真實《雲裡的女人》
11月
19
2018
雲裡的女人(慢島劇團提供/攝影王傢軍)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61次瀏覽
王奎藺(自由業)

慢島劇團的《雲裡的女人》在海報上寫說這是一齣關於戰爭、叢林游擊、離散與遷徙的續命紀事。這段故事,對大部分人而言非常遙遠且沒有太多連結共鳴,但,當劇情從主角想找回記憶中有著家族味道的食譜切入,這個故事對一般大眾便不再這麼艱澀難懂。

演出地點在中壢的五號倉庫藝文基地,一個不同於傳統劇場鏡框式的舞台。開放式的空間給了這齣戲更多的可能,舞台設計充分的利用了倉庫原有的構造,從廚房到二樓平台都成為了整齣表演的舞台,反而打破了這齣戲原本可能在使用空間上所具有的限制,設計上更配合倉庫的色系與風格,使人在進到劇場後,甚至分不出哪些是倉庫本身的構造,哪些又是為了這齣戲而搭建的舞台。另外,也因五號倉庫藝文基地位於中壢火車站旁,劇情提到遷徙時,劇場外響起了火車經過的聲音,精準地對應到劇情的推移。

《雲裡的女人》設定的背景是在滇緬泰邊境,一個在戰亂時期民族游移未定的邊境,場景跨越了臺灣、緬甸、雲南、泰國,而演員們忠實呈現了不同地區的語言習慣和說話的口音。雖在一開始還沒習慣時,外省腔對觀眾來說在聽覺理解上非常吃力,但卻也更能帶觀眾隨著語言變換,進入到每個角色的生命故事中。

全劇從主角找尋回憶中的家鄉料理-牛趴敷開始,牛趴敷其實類似我們俗稱的牛雜湯,對生活在雲南的人們來說,稱不上一道非常特別的料理,但無論主角如何詢問家族長輩,卻始終拼湊不出回憶中的味道,於是因此,主角開始回憶與追尋,過程中層層剝絲,最後也完整了關於主角的家族故事。這家族故事橫跨了三代,其中有著各種面向的親情,有著因戰亂而離散的、也有因戰爭而相聚的,有血緣、或沒血緣關係的,最後卻都找到了屬於自己對家族的認同。

主角回憶中敘述了一個關於天使花的故事,故事中被稱為天使花的罌粟花帶給周邊作物更好的生長,但卻也因此為村子帶來了災難,在人人覬覦天使花的狀況下,引發了滅村之禍,畫面中紅色的燈光代表故事中的火災,卻也是故事外的戰爭。在我們的認知裡與毒品畫上等號的罌粟花,卻是讓主角得以在戰亂中活下來的重要物品,更是主角一直尋找的味道,屬於家鄉也屬於主角自己生命的味道。

這齣戲選擇了一個特別的視角去描述,以往關於戰爭背景的故事,多是男人視角,而男人視角大多離不開戰役中的英勇表現,但當從女性角度藉由食物切入後,這個故事顯得柔性許多。雖然仍脫離不了女性符碼與家庭、廚房的連結,但另一方面卻也表現出在戰亂時期女性角色為了家庭而堅持甚至堅強的模樣。

另一部分,《雲裡的女人》的意義在於許多細節與時代背景的真實還原,無論是馬幫當年茶馬古道的路線,泰北以及緬北、寮國金三角毒品的問題、甚至是生活以及語言習慣的考究,泰國使用佛曆紀錄年代、雲南人人家中必備的竹簍、甚至是女性因為工作而練就用頭頂著物品等等細節,讓《雲裡的女人》真正的從故事層面提升到紀事。

當《雲裡的女人》選擇在中壢演出時,與其說劇團透過《雲裡的女人》描述一段故事,背後其實還有更重要的意義,這齣戲紀錄了一段真實發生卻鮮為人知的歷史。當初因戰爭游移的這群人,有這麼一部分回到臺灣後,便在中壢龍岡地區和我們共同生活著,我們以為的遙遠,其實一直都在身旁真實的發生著。

《雲裡的女人》

演出|慢島劇團
時間|2018/11/11 14:30
地點|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於前者,劇作將重心放在各角色之間漂泊處境的共通性,以此理解老兵的「移民」處境,這部分是成功的。然而,老兵所經歷的,不僅是空間上返鄉無門的地理流離,更是曾經信仰的民族精神與政治理想在歷史洪流中早已式微與斷裂。
10月
17
2025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
戲劇裡面有它自身的行動可能、實踐想像的美學空間,甚至引我們進一步擴展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可惜的是,《噤。濤聲》 跨島計畫放掉了一次「跨」的契機。
10月
03
2025
簡言之,即使相關細節已被檢驗紀錄,無論政治人物如何宣示「這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左右、統獨、分合的不同立場,仍然影響了民眾對誰是「我們」、有無「共同」、「歷史真實」的思考
10月
01
2025
《噤。濤聲》中,演員的表演細膩深刻,直搗人心。然而,語言的高度詩化,讓我僅能沉浸在角色的狀態和整體的氛圍,對於其中所指涉的真實歷史事件,則難以辨認出具體細節,進而拼湊出全貌。
10月
01
2025
這部作品不僅對「器官買賣」有所批判,更指向現代社會裡「人被工具化」的現實狀態:在我們每天經歷的日常中,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真正的選擇?
9月
30
2025
必須承認,群體確實共享某些社會性與制度性的排除處境,但劇作將新住民、新二代與移工的創傷經驗一次性並置,雖具野心,卻模糊了三者在身分上的眾多差異:婚姻移民、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勞動移工本就屬於不同脈絡,更遑論不同來源國之間的內部差異。
9月
26
2025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把制度批判落在人身上。它不是抽象的權力結構圖譜,而是一張張被擠壓到極限的面孔。筆者認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手法讓我們不至於陷於同情的淚水,而是被迫帶著清醒去思考行動
9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