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古典,推陳出新《梁祝-娚分娚捨》
9月
20
2013
梁祝-娚分娚捨(見花開劇展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0次瀏覽
蔡明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傳播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進駐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阮劇團,今年主辦第二屆見花開劇展,打著小劇場戲劇節的稱號,邀請中山、樹德、臺南大學等三所戲劇相關科系的學生參與此次的劇展,可謂南部戲劇發展的一大盛事。筆者一天之內連看三場演出,不得不直言樹德科大此次的演出可圈可點。不僅是經典題材改編別出新意,更在音樂、舞蹈、偶戲、多媒體等藝術形式的融合下,樹德學生成功地以年輕人的觀點,重新詮釋了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梁祝故事。從傳統中加以創新,其潛力與創意實在不可小觀之。

在《梁祝-娚分娚捨》這個改編的版本,山伯不愛女人,愛的是英台假扮的男子。兩人在書院朝夕相處,一旦得知相濡以沫的英台為女兒身,山伯不堪打擊而病故。英台出嫁當日得知山伯死訊,立即前往山伯墳處與之殉情。角色性格上,英台是個追求自我成長的新女性,寧可女扮男裝外出求學,也不願被囚禁在閨中,縫縫補補學女紅。文弱的山伯愛上的是喬裝成男性的英台,而非真正的女嬌娘。在同志議題與性別扮演盛行的劇場界,這次改編的主題明確,又具有現代感,的確重新賦與梁祝故事在二十一世紀的另一種面貌。只可惜英台仍舊擺脫不了傳統女性的命運,愛不到山伯,落得悲劇殉情的下場。

既然是老戲新編,總得在演出上有所創新。為了表明梁祝各自的想法,這兩個角色皆有多重分身,透過疊疊絮絮的自我表白,加上中西樂器的現場演奏與歌隊的吟唱,引導觀眾得知他與她的青春心事。大多數演員皆身著白色服裝,透露一股清新與朝氣。只有兩名演員著古裝,以古典舞蹈身段穿插其中,不論就視覺與情節的貫穿,皆有畫龍點睛之處。舞台上呈現極簡風,幾張排練場上的道具即已呈現書院求學的場景。直得一提的是,舞台上多媒體的使用與類屏風作用的山水畫,不僅強化了今昔穿越的時空氛圍,更是對整體視覺效果的加分。

就演出形式而言,本劇主要以語言與事件來推動故事的前進。英台家中的女眷們對英台的規勸,促使英台更堅定自己的決心。山伯與英台的對話一直隱晦不明,兩人互相試探,各自處在解不開的煩惱中。當英台替山伯縫補衣裳,這股曖昧之情也達到最高點,並引發書院同窗對梁祝二人的過度友好加以冷嘲熱諷。對筆者來說,編劇改編的企圖心強烈,為了期望能獲取觀眾的認同,不斷地透過角色的表態來印證編劇的新觀點。另外,演員亦手持巨大戲偶,透過偶的話語來表露角色的心事。筆者以為操偶的部分是全劇演出最生澀之處,實際作用不大,只是讓視覺元素更多元,卻沒有發揮更具體的效果。或許可以考慮加強偶戲的演出,或者乾脆直接刪除,讓表演的調性可以前後一致。

無論如何,《梁祝-娚分娚捨》仍舊是此次的見花開劇展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齣戲。相信南部的戲劇學子經過此次的校際交流與相互切磋,必定有了另一番體悟。期待明年的見花開,更多更精彩的作品誕生。

《梁祝-娚分娚捨》

演出|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
時間|102/09/14 14:30
地點|嘉義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