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此劇以「掰」為名,是有意經由「雙手分開」的意象,討論演師的雙手與戲偶的關係。但在演出上,並未因此理念而喪失故事性,而是透過〈碾玉觀音〉的故事,再建立出劇中的另一架構,⋯⋯從而使《掰》在討論「人與偶」的關係的同時,也處理「愛侶關係」。(蘇恆毅)
12月
01
2021
845
除卻上述編劇與表、導新意,從戲偶與物件的設計和工藝,音樂與唱腔的編創和展演,到舞台與燈光涵構出的演出環境,俱為出色,在民間戲班與現代劇場的跨界合作下,吸納當代新鮮的思維與技術,體現了「完全劇場」的當代藝術,活出了布袋戲的新生命。(陳韻文)
5月
14
2019
2030
跟一般大劇場看戲不同,一種包括跟演出者(劇場)貼近、與其他觀眾成為一(觀光)團的「親密感」,而這份親密感,恰巧捕捉到「劇場」在今天,還可跟其他強勢媒體抗衡的,最大力量。(謝東寧)
11月
01
2011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