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與聲音的分離《島嶼之歌》
12月
03
2014
島嶼之歌(多元對話人聲樂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46次瀏覽
賴志光(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在職碩士生)

當文化語言的多樣性、遇上合唱音樂,再結合實驗劇性的劇場元素,究竟可能撞擊出什麼樣的神秘力量?這是吸引我接下《島嶼之歌》製作挑戰的原動力--導演理念(節錄自演出節目單)。

如同節目單所言,《島嶼之歌》除了內容上的多元外,演出形式上也是跨界的呈現:音樂、劇場與插畫投影的結合。合唱團員雖非全為音樂背景,但個個都是合唱舞台經驗豐富,呈現出來的人聲音樂相當的夠水準。劇場的部分,導演暨編劇朱芳儀整合了燈光、音響與插畫投影,讓整個表演廳化身為劇場;〈Psalm92〉和〈Where you are〉更運用了環境劇場的概念,將合唱團置於觀眾席中,讓觀眾有置身於儀式的臨場感。而視覺設計蘇琬婷則用了繪本的概念,搭配插畫和字幕來呼應演出的內容及內在的含意。

演出既然是以劇場的概念出發,多元對話人聲樂坊的團員就必須在唱的同時也要演—如同歌劇的合唱團一樣,而導演在安排團員的位置與動線時也必須要考慮到音樂的元素:聲音的效果與合唱指揮的位置。合唱團員的身體似乎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合唱團呈現狀態,雖然在唱的同時都有肢體的動作呈現,但身體的律動與音樂的節奏並沒有融合在一起,而身體所呈現出來的力度與張力,也未能忠實地呈現出音樂本身,甚至還因為肢體動作而干擾了團員聲音的表現。

〈Psalm92〉開始女生在觀眾席的引唱,讓觀眾觀眾猶如置身于教堂中,聽著女性虔誠的祈禱;隨後的全體合唱回到舞台上,呈現的是海上波濤洶湧的情況,團員們雖然都各自做了掌舵、揚帆、瞭望的動作,但就只是比劃比劃,舵手握緊舵盤以及帆手揚帆的力度都沒有表現出來;而隨著音樂起伏的波濤洶湧,團員也只是變換走位,身體少了在海上起伏的動感,也沒有大幅度的動作,除了在視覺上難以說服觀眾,相對於音樂的澎湃,身體的動作也明顯不足。

描寫客家農村生活的〈春水〉,團員各自做了模仿農家生活如鋤田、採茶等動作,但相對於開頭應該強勁有力「Hm」,以及後來聲部重疊的張力,重複不變的動作,除了削弱了音樂原本該有的力道外,合唱團所呈現出來的聲音也顯得太過於柔和而不符合歌曲本身要描寫的客家農民刻苦耐勞,雨天仍堅持務農的的「硬頸」精神。

另一個因為劇場效果而產生的問題便是合唱團員和指揮的互動。指揮和鋼琴被固定安排在右舞台前方,但團員卻不是定點演唱;團員若是在觀眾席,指揮只需要轉身即可讓團員清楚地看到其指示;但在舞台上時,若是在左半邊舞台活動就容易被其他團員擋住視線,更不要說當團員面向左邊演唱時,因為無法看到指揮而無法精準的在對的地方出聲,因此造成合唱聲部上不整齊的混亂情形。

既然是跨界的製作,就必須面面俱到,才不會讓人有為跨界而跨界,或者是將跨界當作一種彌補專業不足的手段。《島嶼之歌》讓我們看到也聽到了多元對話人聲樂坊的企圖與野心:結合不同的文化與藝術形式,帶給觀眾不一樣的多元呈現,但在實踐方面仍有很大的加強空間。合唱團的工具便是團員的身體,而身體的動作應該是為聲音呈現加分,而不是成為干擾,導演在和這樣的團隊合作時,除了考慮舞台效果之外,也需要考慮動作對團員演唱時的影響,在演員的動線設計上,也必須要考慮到聲音的效果、聲部的和諧以及團圓和指揮的互動。

《島嶼之歌》

演出|多元對話人聲樂坊
時間|2014/11/28 19:30
地點|誠品松菸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