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林鄉雨(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次女高音伊莉莎白.詹森與呂紹嘉的《悼亡兒之歌》
今日這場音樂會眾所注目的焦點,便是次女高音伊莉莎白.詹森(Elisabeth Jansson)演唱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的《悼亡兒之歌》(Kindertotenlieder, 1901~1904)。她的音樂與詮釋,就如同她今晚在舞台上所呈現的視覺形象:靜謐典雅。而她的歌聲像是一股來自心底深處,那堅定持續的暖流,即便是在演出結束後,依舊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當她演唱第一首歌曲〈此刻太陽如此明亮地升起〉(“Nun will die Sonn’ so hell aufgeh’n”)時,開始的幾句,或許會使人誤以為她音量不大。實際上她有著極佳的演唱技巧,和清楚的聲音線條傳送。尤其當唱到了詩詞第二段中的「光亮」(Licht)一詞開始,她相當聰明地做了音色上的變化。她演唱的歌聲開始更為豐富通透,令人為之驚艷。到了第二首歌曲〈此刻我總算看清,火焰為何如此黯淡〉(“Nun seh’ ich wohl, warum so dunkle Flammen”)中間的那句:「你們想帶著你們的光亮對我說」(Ihr wolltet mir mit eurem Leuchten sagen),她演唱出的弱音,其音色既溫暖又柔美,如此的詮釋,是細膩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到了第三首歌曲〈當你的母親〉(“Wenn dein Mütterlein”),她的歌聲充滿豐富的色彩,從中低音域到高音域間的音色通透,顯露出她演唱技巧的深厚。第四首歌曲〈我時常以為,她們只是外出而已!〉(“Oft denk’ ich, sie sind nur ausgegangen!”),在綿延優美的旋律中,聽見了次女高音詹森與指揮呂紹嘉之間默契極佳的合作,人聲與樂團之間的對唱,展現出歌曲中那陽光和煦的畫面。而最後一首〈在這樣的天氣裡〉(“In diesem Wetter”),在樂團如暴風雨的音樂中,詹森充滿戲劇性地唱出了,為人父母失去時,那滿溢的哀慟。曲終後,在場觀眾為詹森與NSO的演出,報以熱烈的掌聲。
呂紹嘉、伊莉莎白.詹森與NSO(NSO國家交響樂團提供/攝影林敬原)
呂紹嘉與NSO的蕭斯塔柯維契《第十五號交響曲》
指揮呂紹嘉與NSO今晚的第一個演出曲目,是作曲家王怡雯充滿潑墨山水風情的作品《客家畫卷》。其作品結構清晰,節奏明快,充滿了民歌風情之風格。筆者對於段落三的〈藍染〉印象尤其深刻。作曲家在這段音樂中,運用弦樂營造出綿延、延展的聲音效果,讓音樂顯現出獨具詩意的「渲染」意象。而其中裝置鋼琴與豎琴和打擊樂器的段落,更是那充滿漸層色彩且富有畫面的動人音樂。
但今晚真正令人無法忘卻的,是下半場蕭斯塔柯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的《第十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15 in A major, Op.141)。筆者相信當晚的觀眾都會同意,NSO今晚下半場的演出,絕對是極為成功的一場音樂會!在呂紹嘉的帶領下,器樂聲部間的合作,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各個器樂的獨奏段落,也精彩得令人目不暇給。NSO好似站在山巔的巨人,以其虛懷若谷的心境,用蕭斯塔柯維契的音樂,帶著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帶了點魔幻氛圍的音樂旅程。NSO在作曲家稱為「玩具店」段落的演奏,讓筆者好像進入了《哈利波特》的斜角巷中,其中不時穿插著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歌劇《威廉泰爾》(William Tell, 1829)序曲的主題,讓人感到音樂充滿了詼諧卻又暗藏著詭譎又奇異的氛圍。
在第二樂章中,大提琴首席的獨奏段落,旋律唱出了作曲家心中的那些無法說出口的悲戚之情,而法國號在其獨奏段落的演奏,依然不令人失望,其音色溫潤又充滿光彩。到了第三樂章,樂團充滿節奏感的輪唱、對話與合唱,替前一樂章的昏暗帶來了一絲光亮。最後一個樂章,音樂領著觀眾走入了作曲家人生中某個被無情擊落的瞬間,又好似跟著作曲家深陷在音樂的迷霧中,此時打擊樂與鋼片琴的段落,脆弱的生命在滴答滴答的聲響中流逝散盡。
呂紹嘉、伊莉莎白.詹森與NSO(NSO國家交響樂團提供/攝影林敬原)
小結
今天這場音樂會,是筆者近一年來對NSO與聲樂家合作或是歌劇演出的觀察中,最為感動和喜愛的一場音樂會。或許過往曾經在筆下對NSO有著相對嚴厲的評斷,但是今夜的NSO就如同下半場的曲目蕭斯塔柯維契《第十五號交響曲》中所呈述的一般,在一連串魔幻的旅途中,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聲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呂紹嘉與聲樂家相當流暢的合作中,充分展現出他是一個能夠理解聲樂的優秀指揮,在他的指揮中,總是能夠接住聲樂家的聲音,更不會失去樂團與人聲之間的平衡。筆者也對指揮呂紹嘉在節目冊中的撰文感到驚艷;其文字不僅具有充滿學養的高度,更蘊藏著人文關懷的溫度,也因此私心地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他對音樂想法的文字出品。
透過這場傑出的音樂呈現,必須再次提出:國外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近年來臺灣不斷地產出多位優秀的青年指揮家,也有如指揮呂紹嘉這般的資深指揮家存在。在他們指揮下的各個交響樂團,都盡能展現出相當卓越的音樂表現。除了這些指揮與樂團團員們擁有在語言上與文化上共同的交集之外,這些指揮家們更是透過他們的優秀,讓世界看見台灣樂團的實力。筆者並非反對國外知名指揮的存在或是邀演、亦或擔任客席指揮!但是必須極力地為台灣指揮們發聲;因為判別指揮能力的好與壞不在國籍,而是應該聚焦於:究竟誰能夠帶領樂團做出相對穩定和有質感的音樂?
而今天這場音樂會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唯獨可惜的是,不少觀眾沒有按照音樂會規定關閉手機和鬧鈴,在一些相當漂亮的音樂當下,此起彼落的手機聲響破壞了當晚的美好。但筆者依然相信,今晚跟著呂紹嘉與NSO在音樂中所經歷了這段屬於蕭斯塔柯維契的「南柯一夢」,這絕對是值回票價又難忘的一晚!
《呂紹嘉、伊莉莎白.詹森與NSO》
演出|國家交響樂團(NSO)、指揮:呂紹嘉、次女高音:伊莉莎白.詹森(Elisabeth Jansson)
時間|2025/05/10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