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的新視野《啾古啾古說故事─海‧天‧鳥傳說》
1月
15
2012
啾古啾古說故事─海‧天‧鳥傳說(影響新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2次瀏覽
張麗玉

《啾古啾古說故事─海‧天‧鳥傳說》(以下簡稱《啾古》)由林中氛圍、鳥叫蟲鳴聲中揭開序曲,非線性的串連鋪成四齣獨立小戲〈將天唱高的鳥〉、〈Karam和Ciwadwad〉、〈猴偷吃西瓜〉、〈貓頭鷹與麻雀〉,每個故事皆以不同鳥類做為主角,透過演員生動扮演和觀眾想像力,帶出故事背後蘊含傳說故事的幽默、娛樂,以及人與自然、生命循環的教育意涵。

從進入環型的演出空間開始,對於習慣傳統表演場地的大小觀眾就是一個新奇的體驗。小朋友急切問著要坐在哪裡看比較好?導演跟大家說:「不管坐在哪裡,看哪裡都好!」由於坐在同心圓的座位上,彼此對望交會的眼神、好奇等待的表情都成了開演前另外一場有趣的戲。

而戲本身更是觀賞台灣兒童劇場的一個全新體驗。有別於一般兒童劇的演出手法,《啾古》不以綜藝、團康、誇張式的笑點或互動來討好取悅孩童。相反地,他們以回歸戲劇本質的美學、情節和演技來吸引、感動大小觀眾。兒童劇場難為之處在於觀眾年齡層差距極大,孩子看得樂不可支的故事,對於帶孩子去看戲的大人往往過於簡單幼稚;而能引起大人會心一笑的情節,又或許孩童不宜。《啾古》取材自鳥的傳說故事,傳說故事裡多元的意涵通常跨越了年齡的界線,大小觀眾皆能在其中找到各自的詮釋與滿足,而非僅僅相互遷就。

由於觀眾環坐在舞台四周,與演員幾乎零距離,演員的聲音、表情、能量、肢體動作絲毫無法掩飾地呈現於觀眾眼前,但也因為這樣的臨場感,觀眾給予的回應直接回饋到演出的氛圍裡,讓每場演出因著觀眾不同的反應而有了不同的精彩。像是其中一個故事裡,一對辛苦種西瓜的農夫夫婦,請小朋友幫忙保管西瓜,每個接到西瓜的小朋友都有各自收藏西瓜的方法,等到偷西瓜吃的猴子四處去索討時,有的小朋友乖乖交出、有的騙說沒有、有的西瓜被拿走後還嘩然大哭。這樣順應劇情自然產生的演員/觀眾互動是非常巧妙的安排!台灣一般的兒童劇場常會「為了互動而互動」,但往往相當突兀地破壞了原先建構的戲劇情境,也造成了民眾甚至是兒童劇團本身對兒童劇裡「互動」形式的誤解!

孩童的想像遊戲裡,物品有各種指涉的可能,一支騎在胯下的掃把可以化為一匹駿馬;圈起來的紙張往眼前一放就成了探險隊的望遠鏡。〈啾古〉善用了孩童的想像力,演員揮舞著繫在細繩上的羽毛,在空中畫出優美的弧線,代表了展翅飛翔的鳥兒,於是大家的眼裡看見了自己腦海裡鳥兒的模樣,沒有小朋友會站起來抗議說:「你騙人,那明明就只是一根羽毛!」同樣的,當農夫夫婦將扁平的紙球吹滿氣後交到孩子手上,拜託他們保管,看到孩子小心翼翼地收下藏好,就表示他們樂於相信戲劇裡大家共同想像的「真實」。在戲裡,孩子見到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能有如此多變的「玩法」,離開劇場時帶走的除了看戲的歡愉之外,更重要的是開啟了他們對於平凡的日常生活無限的想像與創意!然而,要讓大小觀眾願意一起「相信」這些象徵並沉浸在故事的情境裡,其實需要編導、演員、音樂、服裝、技術等專業的配合。《啾古》詩般的美感來自於演員流暢的舞蹈肢體動作、動人的音樂與歌聲、簡潔卻又充滿想像的舞台及燈光設計、和極富巧思的語言韻律變化、堆疊與重複。我始終認為給孩童看的戲,絕不能因觀眾的年齡小,就小看他們欣賞與認知的能力,甚至「矮化」創作、演出的水準。「影響‧新劇場」的首場售票演出充分顯現了對兒童觀眾的瞭解、尊重與用心。這個關於鳥的傳說故事的確是個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之作。

《啾古啾古說故事─海‧天‧鳥傳說》

演出|影響‧新劇場 New Visions New Voices Theatre Company
時間|2011/12/18 16:30
地點|台南誠品長榮B2藝文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