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參與《停格》
9月
22
2016
停格(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16次瀏覽
林乃文(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以獨樹一幟的劇場風格著稱的河床劇團,過去多以不同領域秀異藝術家的精神世界為靈感,提借出某種「心領神會式」的「對話」如:超現實畫家馬格利特(René F. G. Magritte)、劇場藝術家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 Baudelaire)、日本視覺藝術家草間彌生(くさまやよい)、歌劇音樂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台灣詩人夏宇等;感覺都是跟高手過招,而且不管怎麼化成,最後總能一貫地保持「河床」的意象風格。此次改以台北市高中女生為對話對象,一群孩子以上大人未滿的青少年,並且是肉身實際參與式,結果格外令人好奇。

作為河床的戲,《停格》難得出現了「台詞」——手札日記式的喃喃自語,流動在少女的嘴上以及文字打在牆上——且時間一長逐漸有融化為背景的傾向。開場不久,兩個女生手牽手拿著自拍神器,從中門走入房間,自我盯視的臉孔特寫就投影於牆壁,令我聯想起1994年的高中女生自殺事件。直至女孩之一倒地,另一個直定不動,這個聯想鎖鏈轟然斷裂。一把白粉灑在地上那女孩的臉上,湮滅了她的五官,另一個鎖鏈重又打開,但已然是別的故事。像這樣不斷創作出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耽入想像的意象,是河床的強項;這些意象並不作敘事性的連貫,而彷彿一個個突然闖入腦中的畫面,倏來倏去、碎裂流散、突梯轉向,一次又一次取消或推翻人們閱讀符號的系統慣性。而人們便從中自由選取,各自拼貼出自己的閱讀。

十二名少女,或單獨,或成隊,或三三兩兩,從不同出入口走上舞台或安靜離開,構成意象片段。這次舞台不是逼真到奇詭的典型家庭內室,而設計為開口面向觀眾席的ㄇ形素壁,內一層,外一層,像一座開向觀眾席的庭中庭,三面皆門,四方迴路;整體較為中性、開放、流通,把空間定義讓給投影和表演者來完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女隊中唯一的成人女子(鍾莉美飾),她站在圍庭中央,影像在地面潺潺流動,彷彿一個個檔案櫃在她腳下打開、闔上、陷落,使她無法移動半步。從各迴路或門洞進來的年輕女孩,有如過往的自己,在記憶之洋中照面;又或如不同選擇下的自己,識不識已無妨。森冷的牆好像複製機,魚貫地走出一個又一個面容神韻相似的女孩。

但在某個時刻,成年女子又恍如少女們的母親,推著小推車出門野餐,而原本溫暖愉快的親情場景,卻又在瞬間脫軌失格成為暴虐餵食。最後,如同教室的平光燈管下,少女們紛紛入座,猶如她們的學校日常停格,望著黑板的方向(實際也是觀眾的方向),看似一致,其實各自沈緬、發呆、騷動不安;而比所有語言都更顯得真實的聲音竟然是,她們的校歌,規訓化的歌聲。或許那也喚起了觀眾的青春回憶:成長,其實是一連串規訓化的過程,是我們在想像中撐開了隙縫的存在。

這或許只能說是我的閱讀。意象一如以往是觸媒般的碎屑,漫撒於心靈邊際,提供有心人自行織網。

《停格》

演出|河床劇團+中山女中
時間|2016/09/09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以緩慢的動作,與攝影幻化為錄像所帶來的時間感呼應,透過抽象純淨的肢體語彙,或是大步跳躍、時而向後與先前的移轉開的動作反饋的氣勢,與巨幅的慢速影像刻劃時間的更迭對話,帶來現場與過去的時空交織痕跡。(張懿文)
3月
01
2017
導演企圖讓他們成為透明,那些易感,將事物以自己的方式連結,劇場中個人獨特的展現,非線性發展的劇情,回溯感官記憶,劇場的舞台投影與氛圍形成力求讓女孩呈現自己,自我雕塑的可能性。 (陳元棠)
9月
21
2016
刻意製造的緩慢中,表演的某些部分,確實類似於印象的殘片。這些殘片是否是宣傳中所謂的「動態雕塑」?可能必須回歸到與中山女高學生合作的命題。與這些演員、舞者合作的過程,是真實的過往,在劇場中真正面臨的,是演員的過去。(劉純良)
9月
12
2016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