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的青春與空白的當下《停格》
9月
12
2016
停格(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4次瀏覽
劉純良(專案評論人)

首先要問的問題是,「停格」意味什麼?河床劇團針對這個題目,提出了相當明確的文本,由邁布里奇(Muybridge)的「運動中的馬」(Horse in Motion)作為創作的提問。「運動中的馬」是一個在討論科技與藝術(或者藝術中的科技)時經常被引述的作品,十六格騎馬奔跑的照片,細分了馬兒奔跑的動態,一方面動態凝結靜止,另方面靜止的畫面鑲嵌在動態之中。換句話說,「停格」並不是畫面突然靜止不動,而是在動態中抽取其瞬間性。以視覺為主體所製造的時間感,轉化為劇場作品時,如何處理這動態與靜態的並置關係?

河床劇團實踐(Practice)與肉體化(Embody)這個視覺命題的方式,與邁布里奇把「馬」作為主題很像。邁布里奇的照片中雖然有騎師,但主體是運動中的馬,而《停格》中雖然也有一位專業舞者(鍾莉美),實際上的馬(群)則是中山女高的六位舞者與六位演員。藉由獨白、身體、錄音、音樂(柯志豪)、影像(黃偉軒),在郭文泰設計的舞台、王姿婷的舞台美術與王正源的燈光輔助下,去捕捉這些年紀約莫在十六到十八歲上下,同一學校、同一性別的演出者。

舞台是一個長方形的框架,以半透明的塑膠布包裹,開了幾扇門,中間又是一個長方形框架,塗上類似迷彩的顏色,正中央有一扇門。一開始,右手邊與左手邊各有一位演員向中央移動,右手邊紅衣黑裙的演員走一步頓一步,類似踉蹌但還不是真正踉蹌的步伐,與左邊推著推車、著黑洋裝的演員於中央相遇,黑洋裝演員將頭上的帽子遞給對方,並且在帽子裡撒上白粉,一穿粉色百摺洋裝綁著兩束辮子的演員上場躺於中央,紅衣演員把白粉撒在穿著連身洋裝的演員身上。接著是兩個演員,其中一人(唯一的短髮演員)手持自拍棒,現場即時錄影,配合著一度以為自己得憂鬱症的獨白。

結構上除了一段爵士味道很重的群舞,以及一小段雙人舞,《停格》以這些獨白構成了整個演出,不同的演員演出不同的獨白,有人講述看星星的故事,有人想念父親,有人認為自己長大了終於不再跟母親頂嘴,希望她永遠不老(看到這裡,我真心佩服在高中階段就不再跟父母頂嘴的人,因為我周圍包括我在內的魯蛇每個都三四十歲了還在頂嘴啊)。這些片段沒有交錯也無關係,但間歇地會有其他人來協助演出獨白,例如因為與好朋友告白而失去朋友的演員(從頭到尾身著中山女高制服),又或者是講述自己不願意與人眼神相對也不關心他人的片段,在講述後轉為黑衣舞者發展的雙人舞。

《停格》總長四十五分鐘,但坐在劇場裡感覺的時間很長,一方面是語言、身體與音樂質地上,節奏整體緩慢,相對快速的元素是地面的投影與中後段討論食物的錄音。眾演員的聲音質地偏向上揚與「演出天真」的音調,話語的結尾經常拉長音。這表演讓我聯想到濃縮還原果汁,「表演」青春的某種質地與樣貌,抽取對青春的印象後讓年輕演員呈現出來,但未必就是青春的「實在」。觀看時,並不至於覺得造作,但句尾拉長音這件事,當下並不覺得有任何幫助捕捉動態與真實的效果。

在現場時,我的假定是語言都是演員自己發展的故事或真實生活。由於這濃縮還原果汁的表演性,後面討論食物的錄音就顯得清新,穿著制服的女孩被抹上各種食物、撒上麵粉,最後無奈地側頭一個眼神,雖然是表演,卻帶來了可供想像的社會情境。最後演員集體穿上制服,搬著椅子上台,輪流睡眠、舉手,最後各自離去,最晚舉手的短髮演員發現只剩下自己,燈光打在她身上,逐漸暗去。在台灣的學校生活當中,睡午覺以及上課要舉手發問力求表現,是看似立場相異的行為,靜止的午覺之中帶有強迫性,但,主動問問題或回答問題,這之中也帶有競爭性。我想郭文泰處理「與中山女高合作」的方式,就是在表演性(話語、節奏)與日常、社會性(性別、年齡、學校)之間磨合,這種個別性與社會性的摩擦,同時也是表演、真實、印象之間的摩擦。

在語言上,這些內容對我並無共鳴,演出的能量一致,雖然稱不上飽滿。身體與聲音上,為何刻意天真、上揚?學生的社經背景如何限制文本架構的方向?都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但這可能並不是這個製作可以一次處理的命題。例如說,為什麼要找中山女高呢?為什麼不找莊敬高職呢?這些乍看之下未必清晰可見的社會性,在演出之中點滴洩漏。在這個製作來說,或許坦然地攤開這些限制,已經是很有誠意的表現。

看完《停格》走進水源劇場電梯,關門廣播說:「電梯門要關~了~」,拉長的尾音,竟然跟劇場中演員的獨白結尾口氣很像,電梯下樓打開後,一走出來,便是公館的各個店面彼此競逐的流行音樂聲響。日常生活的節奏確實不同於《停格》的節奏,《停格》回應了邁布里奇在超過一百年前製造的命題嗎?或許在郭文泰刻意製造的緩慢中,表演的某些部分,確實類似於印象的殘片。這些殘片是否是宣傳中所謂的「動態雕塑」?可能必須回歸到與中山女高學生合作的命題。與這些演員、舞者合作的過程,是真實的過往,在劇場中真正面臨的,是演員的過去,「此刻」就像是馬跑走以後的空白,這些演員的社會生活,真實樣貌,並不是《停格》的重點,正如「動態中的馬」不是「馬」本身。

暫時擱置演員的社會身份時,《停格》的有趣之處,是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學生演出了虛構的青春場景(不管這些回憶是否真實),從而回應了〈動態中的馬〉的命題。如果還有機會再重演,或許我會疑問的是,如果不以青春的既定印象(上揚調性)做表演,該是什麼模樣?能否創造更真實的時空?如果說馬跑走以後的空白是攝影的未竟之處,劇場表演,或許更能良好運用、擴大這空白。這疑問,也只能留待下回分解了。

《停格》

演出|河床劇團(與中山女高合作)
時間|2016/09/11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以緩慢的動作,與攝影幻化為錄像所帶來的時間感呼應,透過抽象純淨的肢體語彙,或是大步跳躍、時而向後與先前的移轉開的動作反饋的氣勢,與巨幅的慢速影像刻劃時間的更迭對話,帶來現場與過去的時空交織痕跡。(張懿文)
3月
01
2017
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耽入想像的意象,是河床的強項;這些意象並不作敘事性的連貫,而彷彿一個個突然闖入腦中的畫面。而人們便從中自由選取,各自拼貼出自己的閱讀。(林乃文)
9月
22
2016
導演企圖讓他們成為透明,那些易感,將事物以自己的方式連結,劇場中個人獨特的展現,非線性發展的劇情,回溯感官記憶,劇場的舞台投影與氛圍形成力求讓女孩呈現自己,自我雕塑的可能性。 (陳元棠)
9月
21
2016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