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時光與社會的雕塑《停格》
9月
21
2016
停格(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2次瀏覽
陳元棠(專案評論人)

ㄇ字型的舞台,可看出搭造結構的半透明設計,有數個出入口,女孩紛紛緩緩走出,自舞台上投影與自拍的影像,眾人一起注視她「自己」而視角合一,接著,劇場展現了女孩的感知,與「畫外音」中聽來很輕,其實很重的主觀憂鬱,像是終於長成而即將走出自己的世界,但惶然的面對著。當下的時間感受,是綜合過去堆積與未來想像,在劇場中的《停格》,成為時間裡的反向運動,期盼留下她們的成長切面,再以此成鏡反射當下。

以中山女高的少女們為材料,以她們為文本,經由此「記錄劇場」之方式,進入特定群體,共同採集與創作。自德國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擴展了藝術定義,打破美術館等建築物展示的藩籬,到真實生活的行動與當下,「社會雕塑」的全方位藝術場域觀與強調行動,或可說是河床劇團於《停格》劇前籌備到演出的一次實踐,將戲劇帶入校園,再從其中完成作品,過程與演出同具有雕塑意味,而在演出中,隱約看見了少女們被動的接受外在雕塑的過程。

將《停格》以雕塑觀之,從DM劇照,到劇中少女將粉倒入另一少女的小黑帽,即是告知雕塑行動的展開。少女們以自己為角色,與各自經導演雕塑的動作,外顯在身體表現如舞蹈與刻意減緩的步行節奏,語調也是經雕塑過的,刻意減緩與抑揚頓挫,使得聲線幾乎可見,專注的讓雕塑在「導演—少女—觀眾」三者間完成,劇場內的時間因此特別凝結,然非凍結,《停格》並非停止,卻有著如一段被剪下的時光膠卷般緩緩流動感。《停格》的氛圍很沈靜,台上的少女們看來理所當然的純淨,劇中一個片段,專業舞者(鍾莉美)有如母親一般,推出一桌菜餚,將桌上的粉與水狀紅色物塗抹到高中女孩身上,可說是整場最具暴力性的動作,以此畫面將「雕塑」成為動詞,高中女孩成為受詞,並回應了DM中的白粉臉龐少女圖像,在「停格」與「行動」之間,找到時間的縫隙,是一種溫柔,順著女孩的生長,雕塑著未來的想像,我們傾聽,我們感受她們的感受,透過她們澄明的眼神,那些自然而然的感傷。或者,我們在如鏡面的《停格》中,到底照見了什麼?

我的十七歲已經遠去,於是少女的傷懷多麼「輕淺」,也多麼真實。《停格》更多的是照見每個人的十七歲。試著以最簡單的構成,讓少女自述,劇場氛圍要傳達出的純淨感,可說是「青春的既定印象」[1],然而進一步看來,在《停格》中呈現了此既定印象,是雕塑而成,要追問的是,這雕塑的來源與成因?在輕柔上揚的語音間,是否悄悄滲出的外界「雕塑」之暴力?而劇中丈量少女身體的動作,與自述「我討厭與別人眼神接觸」之語同顯外界眼光的壓力,在帶有爵士風格的群舞中,特意減低了肢體性感可能,看出少女渴望與懼怕成長為「女人」的矛盾,劇中專業舞者的自在女性肢體表現,也就對比出少女的侷促不安。劇末教室場景中,慘白的光線映照著眾少女發白日夢的臉龐,此起彼落的舉手與離開,最後只留一人在課桌椅間,看向觀眾席,眾少女清唱中山女高校歌的餘音,一如薄霧逐漸籠罩,那些「最好吃的食物」,「最難忘的一件事」,「最想去的地方」......如同舞台上投影的台北街道,像湖水匆匆流逝,少女們走在其中的步伐所引起的漣漪,正如十七歲逐漸消散去。

將《停格》以詩觀之,透過女孩這項「容器」,可見到導演企圖讓他們成為透明,那些易感,將事物以自己的方式連結,是詩意的起點,劇場中個人獨特的展現,非線性發展的劇情,回溯感官記憶,劇場的舞台投影與氛圍形成力求讓女孩呈現自己,自我雕塑的可能性。劇場中的瞬時存在,爾後,觀眾帶著聲響與畫面離去,內在形成他自己的雕塑,走出劇場,繼續他的生活雕塑動作。此演出相較之前河床劇團作品中的幽微意象,氛圍明朗許多,仍具高度凝結感的畫面,只是語言似乎擾動著,卻有另一種青澀的美感。

註釋:

1.此語出自評論人劉純良:濃縮的青春與空白的當下《停格》。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連結: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1281

《停格》

演出|河床劇團(與中山女高合作)
時間|2016/09/10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以緩慢的動作,與攝影幻化為錄像所帶來的時間感呼應,透過抽象純淨的肢體語彙,或是大步跳躍、時而向後與先前的移轉開的動作反饋的氣勢,與巨幅的慢速影像刻劃時間的更迭對話,帶來現場與過去的時空交織痕跡。(張懿文)
3月
01
2017
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耽入想像的意象,是河床的強項;這些意象並不作敘事性的連貫,而彷彿一個個突然闖入腦中的畫面。而人們便從中自由選取,各自拼貼出自己的閱讀。(林乃文)
9月
22
2016
刻意製造的緩慢中,表演的某些部分,確實類似於印象的殘片。這些殘片是否是宣傳中所謂的「動態雕塑」?可能必須回歸到與中山女高學生合作的命題。與這些演員、舞者合作的過程,是真實的過往,在劇場中真正面臨的,是演員的過去。(劉純良)
9月
12
2016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