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之見與寂寞之愛《Solo Date》
2月
07
2017
Solo Date(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54次瀏覽
楊婉儀(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台南人劇團《Solo Date》劇情鋪陳,表面上似乎是關於一個尋找失去摯愛的男人的故事,但觀賞的過程中,卻讓筆者感到似乎那男人所尋找的不僅是他者,也同時是他自身。

透過影像拼接的故事,在時空交錯間讓觀者體會情感的來龍去脈,也呈顯出時間並非線性的延展,而往往是在回憶隨時介入現實的交錯中,人才真切的體驗到時間與其自身的關係。就好像情人無預期的死亡,讓男人深刻地體驗了屬於他倆的時光,在透過回憶將過往的片段招喚至當下的行動中,男人體驗了他與情人過往的生活與情感,其強度與深度甚至遠遠多過於他們倆真正在一起的時刻。似乎情人的死亡成為一個反轉的關鍵點,將過去與現在疊合;而處於現在卻尋找過去的男人,在回憶情人的同時重新「看見」自己。這樣的「觀看」並不同於肉眼往外所見的風景,而是看向自身內部的提問。而此劇所精心布置的「閉上眼睛才看得到」的觀落陰,是否也暗示著男人所欲「觀」的情人,及其脫離現世而將去往的他方,亦是男人對於自身陌異的探問?

情人的死亡這一偶然性所引發的劇烈情感,使得男人與情人、現在與過去、現實與他方彷若相互映照的镜像般彼此疊合相互影響。男人始終被困在這彼此映照相互擾亂的情境裡,就如同劇中的他被透明的框架所侷限一般。即便他得以透過網路與外界產生聯繫,但這些來來去去的虛擬情境,卻宛若幽靈一般飄忽,彷若他起心動念的獨白。他究竟交往了誰?在這些看似來往無礙的虛擬網絡中,始終存在的卻只有他一人,尋找情人的強烈渴望,弔詭地越發凸顯了他的寂寞。這封閉在自身中的男人,有著一雙看向他人的眼睛,帶著對於情人的想像,塑造自己所慾望的對方。就彷彿在戀愛當中,人們所愛的往往不是對方,而是自己所想像出來的理想對象。人們與自己想像的對象言語,而感到對方無法理解自身;而對方也總是聽不到自己想要聽的話,就如同他也在渴望被理解的做挫折中,獨自寂寞。

《Solo Date》演出了一個當代的愛的主題,呈顯在愛情中的人與人,往往如同兩個封閉的單子,共同生活卻各自寂寞。每個困在框架中的單子都如同劇中被困在框架中的男人,活在自身和他人所製造的想像中,拼湊著各自想望的真實。隨著劇情顯現的每個影像,各自述說著男人內心的渴望,在他不斷消逝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件被遺落。而他所能捕捉的回憶殘片所拼湊而出的,僅只是他所能接受的真實,以及他所慾望抓住的事件殘影。男人所愛的,究竟是自己還是他人?這個不會有答案的提問,彷若男人對於情人無盡的懸念,將感受緊縛於觀眾的內心。

《Solo Date》以一條追尋已然逝去的摯愛之線索,牽引出當代人的寂寞。以欲望看清愛的動機,呈顯出只有盲目才得以看見的愛。

《Solo Date》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7/1/14 14:30
地點|台南新營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摯愛的消逝,讓我們見到愛的珍貴,我們與人工智慧的最大差別,可能就是那份專屬於人類擁有的愛人能力,也因為有這個「愛」,人類才能確立自己的存在價值。(劉祐誠)
1月
13
2017
戲之所以好看觸動人心,說到底,也是因為這戲最終探討的,還是人性最根本的核心問題,愛與被愛、分離、想要而不得的心情,科技藝術看似冰冷無情,然而能觸動人心的作品,依舊處理的是人性。 (張懿文)
10月
06
2016
短暫的一小時演出時間,多媒體科技的靈活巧思、情感本質的潺潺流轉是頗具厚度的,卻往往在被打動的片刻一閃即逝;彷若許多問題從盒子裡被揭開、跑出,卻未更深入地挖掘議題。甚至情節的推演過程,過度地歸咎於「愛」而遺失掉其他情感,導致敘事過於淺薄。(吳岳霖)
10月
03
2016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
與其說《你說的我不相信》談論被掩藏的歷史,更像是因歷史而觸發的記憶,藉由演員一再重複扮演,呈現「開槍那瞬間」的角色演繹與心境模擬。
7月
09
2025
在這裡,是印度需要《三個傻瓜》,得以進入全球的標準化秩序之中,無論是寄望在劇中更為呈現「印度」的故事,或是打造模糊的「亞洲」,更或是希望更全面地在地化改編以致於可以看到「臺灣」
7月
08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