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感吞噬了全部成了唯一《懶惰》
5月
07
2012
懶惰(陳冠宇 攝,禾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34次瀏覽
施宇恆

「她的所得所失,她完全無法掌握。她的人生完全不屬於她,不過有個頑童時而搗亂時而放過她。

改編自黃碧雲《七宗罪》中的懶惰(Sloth),描繪了香港當代社會的摩登面貌,同時道出在新自由和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中都會男女對愛和理想價值的無能、無感、無所謂。而人,究竟是甚麼?當面對一切都可以很自我、很理性地下判斷的時候,傳統人道的價值觀正在崩解,然後大部分人習慣了冷漠,喜歡計算成本甚於給予擁抱,誠如信奉效率至上、同時處理七件事的經理,用他默不關心的冰冷面具在不同時間點傷害身邊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

像瘟疫一樣,先是精神崩潰抑鬱而終的髮妻(她甚至比不上董事長的親筆簽名和家用跑步機);再來是可喜,他們都是龐大工作機器底下的俘虜試圖衝撞彼此身體以排遣大量的無聊寂寞,單純的愛情從不存在、慾望血絲卻早已遍布全身,造成的結果就是遍體麟傷。她得不到想要的愛而害怕失去、漸漸封閉,於是對人和理想越發沒有溫度、因為不相信自己的選擇而選擇逃避,反覆進行別人要她做的甚至到最後連相信這就是她自己想做的。

開場時實驗劇場地板上用繩子圍成兩邊城市的圖形,範圍內舖滿沙,三個主角互相介紹著彼此,一講口白一做動作銜接彼此的關係,用重複的句型、重複的節奏、重複的動作講出依賴習慣的人性。瘟疫蔓延,跟經理一樣讓生活被日復一日工作和慾望侵蝕的傳真人,在不斷搬運、上下機車和穿卸安全帽、換制服、咖啡不加糖?找您xx元、歡迎光臨此類語詞跟算式、英文句型間穿梭的同時,努力擠出時間陪伴可喜──他占有的愛,他們發生關係卻缺乏愛情,做好爽的愛卻對袒裎相見的那個人無感。「妳不喜歡我為什麼要跟我去看演唱會?」因為無所謂,因為已經無感了25個年頭,因為懶到察覺不出來自己的懶惰。  

整齣劇演員一句話裡塞一大串台詞,時而避開照面對話顯現在團體價值觀消失和個人慾望至上的社會中,慣性不去處理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的情緒而只要順順過去的日常生活,台詞裡亦堆滿型式重複、節奏相同的句子,演員的身體動作如吃喝拉撒的擬真訓練有素,導演讓演員聲音取代音響,將後場的唱歌、旁白與前場台詞混雜在一起,創造了介於觀看者和表演者之間的特殊視角。並且囿於場地限制,很多場景需要觀眾用想像力補全少用道具的部分,如採用燈光投射跑步的影子,但也不乏實體的抽象化如酒瓶砸落表示出傳真人的空虛憤怒。   

當代社會每個人的被取代性都極高甚至唾手可取,小市民們只好透過工作讓自己麻木無感,不斷投入累積貨幣的虛擬戰爭而忽略理想和情感,就像傳真人最後只能接受拚命愛換來的冷感,牢籠裡仍然沒有出路,慾望換不來救贖,而「殺死懶惰反抗無感」淪為口號等著戲散後的觀者們在偌大都會裡身體實踐了

《懶惰》

演出|禾劇場
時間|2012/05/03 19: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了視與聽的巧妙設計,全劇最獨到的,還是身體姿態與節奏的處理。導演的刀法凌厲,在調度節奏時往往打斷現實的流暢,瞬間加快、放慢、或暫停,但在演員的執行下又無絲毫突兀造作之感,成功創造了意在言外的疏離效果,讓觀眾看清尋常動作背後的拉扯關係。(鴻鴻)
5月
08
2012
這次演出的演員表現都相當不錯,彭子玲在角色變態羽化前後的角色刻劃都相當細膩,王肇陽外在的懶惰身體,與其內在的瘋狂精神,也都具有極大的反差。唯黃民安需超齡飾演難度相當高的中年經理,角色雖到位,卻還是夾雜了一份年輕的氣味。(張輯米)
5月
07
2012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