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何不回到人間?《靈界少年偵察組》
7月
12
2017
靈界少年偵查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3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衛武營與高雄春天藝術節二度攜手合作,促成了這一臺《靈界少年偵察組》。這臺戲,依著節目冊中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準藝術總監簡文彬所說,本著對傳統戲曲的傳承與耕耘,希望能藉由精銳的編導、設計群與傳統藝師們的培訓,讓素人演員、樂師們能夠藉此舞臺有所展現外,也試圖在戲曲的當代表現中,找尋更新穎的題材與舞臺呈現手段。然而,這一臺演出中雖達到了主辦方冀盼的戲曲的在地傳承與深耕,但作品在呈現後又能夠因此激起些什麼樣的討論?主題的擇選與整體呈現又是否真的有所突破、產生新意呢?《靈界少年偵察組》在歷經培訓成果的展現後,若有加演、再製的可能,其意義究竟如何?下文將提到我在這次演出中的觀察。

首先,以戲曲的在地傳承與深耕作為討論的開端。衛武營與高雄春天藝術節攜手合作,邀請了許多位藝師,如國寶級藝師廖瓊枝等,為演員們進行一段時間的「口傳心授」,手把手的培訓臺上諸位演員們。觀賞舞臺上諸位演員之唱腔、身段,皆能夠看出藝師們的盡心盡力,儘管部分演員的唱腔與念白在表現上仍舊些許生澀,但年輕演員毫不怯場與堅持不懈的態度,仍舊令人讚賞。更重要的是,這群年輕樂師的表現相當精湛,特別是編腔上偏向傳統曲調的安排,讓這群年輕樂師對既有曲調的演奏有更多的磨練機會,就戲曲的傳承與深耕而言,《靈界少年偵察組》無疑地種成了相當豐盛的果實。再者,擇選了「靈界少年偵察組」作為創作題材的發想,不得不說是相當有新意的選擇。從文宣的設計看來,以漫畫作為戲曲作品的主視覺呈現令人耳目一新,或許是一種開發不同族群觀眾的方式。

除了主題吸引人的動漫風格外,戲劇開端的配樂輕快如同動漫主題曲,劇中的擂臺賽,同樣有一位動物長相的主持人(《靈》劇是兔耳女)主持著比武大賽,不難看見日本動漫《幽遊白書》或其他神怪系列動漫的影子。不過,雖然擇選了特殊的創作題材,卻似乎在各方面的結合與考量的平衡上,削弱了這一題材的想像空間。一則是劇情平實、情節安排平鋪直敘,當然這並無不妥,只是,曾觀賞編劇劉建幗的其他作品,如《鞍馬天狗》、《蝴蝶效應》等作品,甚至是去年於戶外演出的《見城》,不免會讓人納悶,故事講述靈界警察學校的學生龍天佑(吳奕萱飾)、靖凌飛(孫凱琳飾)在意外中結識人間女子,最後因為人間女子程筱芸(陳昭薇飾)得以看見闇影組織的邪惡計畫,最後卻走向必須消滅夜魔的「正義消滅邪惡」的俗套,不免讓人感到些許失落及可惜。

二則是舞臺整體呈現上難以撐起所謂的「狂想」、「奇幻」式的主題,即便演員已試圖在技術層面(武戲等特技表現)上表現,且導演試圖以流暢的敘事在舞臺上展現出青春、喧鬧之感,但整體而言,樸素的臺階、實景樹木、隨機閃爍的燈籠等,乃至於主角使用「隱身術」時僅使用閃爍七彩燈光,似乎稍嫌輕易而不夠講究。然而,在舞臺上的「虛」、「實」表現要如何平衡與把握,亦是這部作品相當大的考驗,部分運用實景卻渴望從寫意的表演中製造幻象(如龍天佑和靖凌飛躲在矮矮的樓梯下,舞焰兒卻看不見等等),或許亦是舞臺整體空間與調度上需要再思考與斟酌的。最後,在稍嫌平淡的劇情發展中,又再讓我思考一個問題是,是否因為此劇中之主要演員皆為各團要角,而使得劇情必須平均分配而有所受限,導演亦可能為培訓所學的唱、念、作、打呈現,而捨棄掉舞臺的整體美學與實踐呢?

以戲曲的在地傳承、培訓人才來說,《靈界少年偵察組》或許已經達到階段性的目標,無須再作批評。但又不免讓人懷疑,作為一部以傳承、培訓人才為目的,且為這群年輕演員所量身打造的作品,真的無法兼顧作品的敘事以及整體的藝術性嗎?若僅止於達到前面所說的目的,那《靈界少年偵察組》的誕生是否稍嫌可惜?《靈界少年偵察組》是一場還未說完的故事,在主題上的擇選當然讓人期待,若未來有機會重演,又或是繼續發展續寫新的一章、一集,希望在編、導上,又或演員的安排等等,能夠有更好的調整。關於《靈界少年偵察組》觀賞後的觀察,雖已在前文絮絮叨叨了許多,但仍舊期待著這部作品未來有更具狂想、奇想的發展。

《靈界少年偵察組》

演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高雄春天藝術節
時間|2017/07/08 19:30
地點|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主要人物性格,與學員本身形象趨近度極高,過度重視四功五法的展現,使主角群在人物性格展現上,多囿於身段功法限制,反顯過度雕琢,剝除演員過往長期於自家戲班學習的演出技巧,對於程式身段與表演方式的融合難以掌握,迫使人物性格不易展現。(王妍方)
7月
19
2017
《靈界少年偵察組》有其迷人之處:青春演員的集合、熱血與幻想的題材、動漫配樂的現場演奏等。整體製作從「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到成果發表,皆可見其用心與立意良善。不過,若當作一本漫畫來看,大概仍在尚未進入正題的開端、序章。(吳岳霖)
7月
11
2017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