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人心‧感悟本性《輪迴》
8月
29
2019
輪迴(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162次瀏覽
賴玉萍(馬來西亞電子企業工程師)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後稱為天團)這次在台北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公演的《輪迴》,是以華佗死後千年陰魂不散,地藏王菩薩透過讓華佗輪迴重生,以解開心中枷鎖的故事為主軸。劇中以明朝的關大勝和曹品德這兩個角色作爲三國時代關羽和曹操的映射,試圖透過這兩個角色來試驗華佗。同樣的情況,輪迴重生為華元化的華佗是否還會和前世做一樣的選擇呢?答案為「是」,一切只因「醫者初心」。明知救人必將永墜無情地獄,華元化仍選擇救治年紀幼小的華再生,選擇為關大勝刮骨療傷,也選擇醫治疑心病重的曹品德而導致前世歷史重演,再度面臨死亡。和前世唯一不同的是,前世的他滿懷憤恨而死,今世卻放開胸懷、自願赴死。同樣的結局,心境卻不同。

《輪迴》由陳昭香領銜主演,華佗靈魂出場的時候,一曲【陰調】配合陳昭香渾厚的嗓音令人聽出耳油。接下來的【破窯二調】唱出華佗從生到死的心路歷程,令人明白華佗這千年來心中對世間的憤恨。很可惜,因爲華佗這個角色是屬於文生類型,所以這次無法欣賞到陳昭香發揮到她獨特轉音加飆高音的演唱方式。可取的是,這次的音樂設計大量運用傳統歌仔戲曲調;而新編曲調【輪迴】也很悅耳,和傳統曲調配在一起也沒有違和感。

至於,天團小旦孫詩雯所演出的華月升,和女兒陳嫵兒所演的華再生是姐弟。其中一段兩母女一起合唱的【七字連空奏】,著實回甘,配合得天衣無縫。全劇最催淚的一幕就是陳麗巧飾演的關大勝和陳嫵兒的那場父子訣別戲(華再生為關大勝的義子)。陳嫵兒帶著哭腔用【都馬調】唱出:「自小義父將我疼~」,令人鼻酸,眼淚不由自主地流出來。陳嫵兒年紀雖小,可是用哭腔演唱的歌仔戲曲調的感人,是令人起鷄皮疙瘩的,加以培養未來必是歌仔戲的明日之星。

此次天團團長陳進興自編自導自演,可感受到野心,全家傾巢而出務必要把《輪迴》完美地呈現在觀衆面前。其它演員如陳麗巧飾演的關大勝,忠義智勇的形象深植人心。穿越全場的主要靈魂人物地藏王菩薩則由甚少參與天團公演的陳家老三陳昭錦演出,扮相慈悲莊嚴,造型頗為出彩。新生代吳奕萱飾演的曹品德,扮相酷似母親(陳昭香),唱腔比起往年也令人感受到進步。至於陳進興飾演的黑暗孔明華公山,算是個畫龍點睛的點綴,因爲瞎眼的關係時常做出帶點搞笑的動作,令整部劇不至於太過沉悶。

《輪迴》在台灣並非首演,故已熟悉所有的場景走位,並沒有看到很多瑕疵。佈景方面,並未採用複雜的機關,都是用投影的方式,畫面更加立體且色彩繽紛。我個人認為,以現實的角度來說,投影機的方式效果好,也比較經濟環保。至於燈光特效方面,幕後人員也做到恰如其分。尤其是最後一幕華佗終於化解心中的怨恨,心境的轉變從惡去善,並回到地獄。爲了呈現地獄「一片祥和」的氣氛,背景的蓮花轉動,再加上灑下五顔六色的碎紙,配合燈光和音效,確實令人如身處在鳥語花香的氛圍中。因此,《輪迴》確實教化人心,且有感悟本性的效果。

《輪迴》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19/08/23 19:30、2019/08/24 14:30
地點|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