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交駁演繹的說史劇場《萬曆十五年》
11月
27
2012
萬曆十五年(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13次瀏覽
謝東寧

以文學手法描寫、以人物為主題的《萬曆十五年》,是旅美歷史學家黃仁宇,相當別出心裁的歷史著作,他以大歷史眼光縱覽,從小事件中看見大道理,以分析一個年代的斷代史(西元1587年),窺見往後朝代更替的發展脈絡;甚至下了結論,觀察該年的種種現象,可以發現中國封建制度,於三百多年後覆亡的根源。

這本在華人世界相當暢銷的書,也影響了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劇團的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他在香港回歸後不久的1999年,便將本書改編上舞台,2006年又跟歷史電視劇《走向共和》的編劇張建偉合作,重新改新版的《萬曆十五年》,此後七年內在香港五度上演。而日前在台北舉行的2012香港週,是本劇的首度海外上演,這齣堪稱「中國失敗總紀錄」的前衛歷史實驗劇,果然讓我們見識到,劇場藝術超越歷史的表面意識型態,用引發觀眾的思考與辯證的演出過程,來還原歷史本身的深度意義。

以古喻今、從小窺大一直是本劇的表現主題,一如從頭到尾都放在舞台右前方地板上的木質佛頭,導演想讓我們看到的,是在這種明朝簡約風格舞台上,以簡馭繁並盡可能輻射、延伸的符號意義,看見佛頭如看見整座佛。所以極簡的舞台上,只有一面白紙貼出的牆、一個可以升降的短白幕、一張椅子、一面地毯跟七位演員(及一位影像演員),加上影像、音效及崑曲音樂,上演全劇六段獨角戲。雖然獨角戲可以將劇場表現,集中在演員(角色)身上,可難處便在於,如何讓這位演員可以撐住全場?

開場是崑曲女演員(顧預飾)的一段牡丹亭《驚夢》折子,杜麗娘懷春入夢。接著舞台螢幕打出影像,不斷跑出萬曆十五年前後的中外重大歷史事件,畫出了這年的歷史座標。接著上場的是張居正(楊永德飾),他一屁股坐在官椅上完全不動,述說官場中的權力關係,以獨白及與場外聲音對話,完成了他的一生介紹;對白精彩、情節設計巧妙,並運用觀點的游移,讓觀眾在認同及不認同角色之間出入。第二段戚繼光(單曉明飾)以京劇武生上場,但是他卻只動作完全不說話,說話的是拿著扇子的說書人(鐘家誠飾),他在台上台下滿場跑,歷史時事混雜地插科打諢,讓舞台上的歷史人物被隔離,完全沒有發言權,但也從軍事角度,剖析那個重文輕武的時代。第三場是申時行(蔣可飾)與許國(楊永德飾),許國以丑角登場,兩位首輔與二輔的明爭暗鬥,道出了個人在官場大環境之中,縱使有滿腔抱負但也無能為力,及以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前提之下,嫂子落水,小叔要不要救的提問,到底是儒家治國的仁義道德重要?還是人性的自然情感重要?

下半場海瑞(黃大徽飾)以鬼的形象演出,配合螢幕上的黑白人影,意指了海瑞靈魂不滅、精神永存的鬼魅,永遠飄盪於後世。海瑞是嚴以律己的清官,但清官的實用主義、仁義道德,到後來也可能成為殘酷的暴力。海瑞下場之後,杜麗娘再度上台,而萬曆帝(凌梓維飾)坐在一旁,欣賞《驚夢》【山桃紅】一折,歷史上此時接近湯顯祖寫出《牡丹亭》,崑曲藝術開始進入高峰,而台上唱這一折,是杜麗娘和柳夢梅的夢中魚水之歡,用的形式卻是聲音、舞台演員、螢幕演員三方分離,無法重疊成為真實,而這也表達了萬曆的真實情感狀態,並且後來為愛怠惰朝政,沈溺於《牡丹亭》的夢境之中。最後的高潮是被囚禁的李贄(蔣可飾),他瘋狂地批評虛假的仁義道德,但因環境所逼,他試圖以宗教逃離,用佛法衝撞禮教,但仍然困在龐大的體制,得不到自由,最後自殺身亡。在此過程中演員彷彿是螢幕上的影像,當他結束生命,螢幕出現訊息中斷的雜訊。

歷史的述說絕不僅只是成為故事,就像劇場演出也不只是一個晚上的娛樂,進念˙二十面體導演胡恩威,用熟練的現代劇場語法,構築一個精密的戲劇象徵與整體結構,邏輯嚴謹地剖析中國的官場運作,及官場中人物的被擺佈操弄,最後還是要回到那不斷出現的小故事,是仁義道德?還是人性情感?在這個問題還沒搞清楚之前,中國將永遠無法走向現代化,而身為華人世界一員的台灣,同樣也值得作為借鑑。

《萬曆十五年》

演出|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劇團
時間|2012/11/24 19:30
地點|台北市台泥士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香  
導演/編劇/設計胡恩威的企圖不僅止於「中國失敗總記錄」,還要擴大視野觀照世界。交叉運用文字與旁白,精確指明中港台世界大事與1587年的時空距離,勾勒出跳躍三四百年的歷史座標,聲聲入耳,千絲萬縷的歷史糾結撞擊著觀眾複雜的心思。(黃香)
12月
03
2012
採用同樣不同角色的敘述來反映整個大時代的崩壞其來有自的手法下,原本所要批判的關於整個時代的腐敗、那些虛偽的儒道、權力的爭奪而引發的毀滅,那些深刻的指控卻被刻意安排的笑點而沖淡了。(劉崴瑒)
11月
28
2012
六段紛至杳來的獨角戲,要做到形式絕不重複而主題調性統一絕非易事,這是一部外形簡明而內功精緻的戲。原著已打下很好的思想底蘊,但戲劇形象的辯證細膩必須完全歸功於戲劇家。(林乃文)
11月
28
2012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