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醉,觀眾獨醒《醉後我要嫁給誰》
1月
07
2013
醉後我要嫁給誰?(鄭嘉音 攝,仁信合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1次瀏覽
鄭凡卉

「醉」的狀態是什麼?劇作家Adam Bock利用酒精為面具,試圖在水泥城市裡處理隱藏在冰冷建築底下、人最基礎的情感熱度。劇本中談到快節奏生活下情感的速成與消逝,來得快去得快,訂得快散得快,劇中以數字化的「三十歲」作為分水嶺,似乎連衡量人的標準都以數字、物質(譬如鑽戒)來取代真實世界的情感交流。

舞台的傾斜與台深乍看之下美麗異常,將台北街頭實景複製與重現,也將狹窄、壓迫的氛圍如實端至觀眾面前,但在戲開始直到戲末,不見導演對舞台的善用,反而多次使人替台上的演員的安危捏把冷汗。而台的深度或許是演員帶麥克風的考量,但麥克風與能量的投射不應該是取其一而捨他者,觀眾看著醉醺醺的一群演員,已然為其刻意又蹣跚不止的步伐所干擾,如果少了投射能量的傳達,的確會使人一度放棄聆聽眾角色間複雜又充滿太多名字的愛恨情仇。

台詞中眾多的人名雖然在地化、綽號化,對於理解劇情仍舊沒有實質上的幫助,舞台的傾斜與機關配合著接吻時驚天動地的燈光音樂變化,試圖營造情感至上、真愛無敵的張力與有趣畫面,但當台上努力醉成一片時,清醒的觀眾卻覺得像是綜藝節目效果般的娛樂與冷感,看不見導演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此次演員主打明星牌,的確,張家禎與王宏元兩人在台上仍舊自然真誠,飾演慧琳的施宣卉更是在小細節裡展現魅力,將不起眼的小角色形繪的有聲有色;但女主角林玟誼顯然對三十歲有些隔閡,在能量以及選擇上無法使人相信及理解她一路上的轉折與困境,當台上的她哭得梨花帶淚,卻也是台下筆者最感疏離的一刻。許孟霖與劉伊倫不時有令人驚喜之處,許與張家禎兩人結尾的片段更是討喜可愛,只是導演將兩人談情台位拉至觀眾面前,不論是有意無意的要使觀眾產生疏離,都減低了情感曖昧與迷幻的氣息;另外施宣卉的獨唱片段,前沒有舖陳後沒有後續,天外飛來一筆不禁造成觀眾的錯亂也看到演員的不安。更大的問題是,何以讓這些優秀演員無用武之地,可惜了喜劇節拍強的張家禎,王宏元也被定型在純情男孩的範圍裡,施宣卉處處用心光芒足以蓋過其他女演員,但導演想要用這些演員講什麼,為何台上每個角色彼此的交流顯得薄弱與牽強,只能靠演員間合作的默契來克服,是從戲始到戲末一直存在的問題。

導演在宣傳品上大力推銷其「三十歲困境」的理念,但當走出劇場,身為觀眾卻得不到任何解答,也沒有見到關於步入人生另一階段的深層思考。或許有笑有淚有音樂的確能夠帶給觀戲者娛樂上的享受,但對於期待劇場能說更多話的人而言,不無失望。仁信年中曾成功推出過黑色驚悚劇《枕頭人》,仍期待仁信未來的作品。

《醉後我要嫁給誰》

演出|仁信合作社
時間|2012/12/20 19:30
地點|台灣大學鹿鳴堂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