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中的/扮演中的/扮演——《Role Play》
3月
10
2022
Role Play(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68次瀏覽

簡韋樵(專案評論人)


「在某個瞬間,(魔術)與劇場的魔幻時刻很像,會讓人想起人生當中某些波瀾,我相信魔術也有這樣功能,能夠回應自己過去的某些想像與刻痕。」【1】

繼口述自身歷史作品《生日派對》【2】之後,表演者林陸傑再次把「魔術概念」揉合於戲劇演出。不同於《生日派對》的魔術秀,事實上,舞台魔術戲法在《Role Play》佔的比例並不多,創作者企圖把魔術表演降到最低,僅以點綴式地帶出「虛擬」的議題,就連魔術中所重視與觀眾的互動,皆是用逗樂的方式帶過而已,並非貫穿的主軸。因此,《Role Play》中「戲」就佔了很大的成分。

《Role Play》的魔術是一種「成為他者」的模塑系統,林陸傑以反身性的自敘口吻,和魔術史上的「中國魔術師程連蘇」【3】進行「偽裝」的互文遊戲。如同標題,筆者使用了三次「扮演」,強調「表演者」並非等同戲中「人物」,人物是扮演「過度」狀態的過程。

 

Role Play(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成為他者的魔術

首先,表演者林陸傑在舞台上「扮演」著「魔術師林陸傑」,第二,雙重林陸傑「再扮演」著魔術史上的「美籍魔術師威廉・羅賓森」,第三,以羅賓森「再扮演」著東方主義凝視下的假「中國魔術師程連蘇」。舞台上的「林陸傑」一角和現實中的「林陸傑」有何不同?當舞台上的林陸傑成為羅賓森扮演的程連蘇時,東方身體又是怎麼去操演被西化的東方符號?

三個角色的三重性表演在整齣戲中來回變換,表演者用最簡單的、魔術師經常攜帶的撲克牌,去製造倫敦街市上的喧囂聲和魔術秀的報紙宣傳廣告。也以單紅色的手帕作為中國女子助手的象徵(實為羅賓森的助理所假扮)。再透過其他演員穿著清朝官員服飾的影像,疊加在林陸傑所扮演的羅賓森身體上。那經紅光照射而模糊了可辨識的肉身,彷彿是一種附體特徵。

林陸傑不僅使用扮演闡述程連蘇的魔術生涯,其中台詞還一直強調「東方主義」的闡釋:「東方總是忘了自己是誰,而成為西方的奇幻之鏡⋯⋯」他在舞台上明確地講出東方主義這個詞彙,是否要批判羅賓森當年呈現在舞台上的程連蘇,是「矮化」東方自我以刻意討好西方,是販賣異國風情的想像?

但是,1900年代席捲西方的「程連蘇現象」,似乎將魔術發揮到更高的境界。羅賓森發明了「無東方」,是個連東方都缺席的「東方」,他剃頭留辮,染黃皮膚,將自己的身體變成西方群眾想像中,正確的「正宗」東方人。程連蘇製造的響亮名聲,堪比當時也在國際間赫赫有名的中國魔術師金陵福【4】。


Role Play(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扮演的契約,何時成功成立?

那麼,當時魔術界的「東方主義」只是失根的文化?還是有意識的佈局,是場精心策劃的騙術?有趣的是,《Role Play》反轉了魔術師主體製造幻象的本質。爾後的情節,轉向當時的倫敦冒出了許多冒牌程連蘇,魔術師竟發現,「誰」來演程連蘇對倫敦觀眾來說根本不重要,「程連蘇」是被觀眾製造出來的「他」;是倫敦觀眾選擇去相信,羅賓森才得以是「他」。

林陸傑在戲中,將自己在印度流浪的經驗【5】,與程連蘇的扮演歷史進行互文。他講述著自己曾經睡在印度西邊沙漠上,喝著大麻奶茶,以及在恆河待了一個下午的靜謐靈暈時光,看著一旁在燃燒的屍體而觸動了生命。

「成為印度人」是他在旅行的尾聲的念想。那時他才領悟,原來全心全意地融入當地生活,能夠拋下執行雲門流浪者計畫的壓力,得以與當地人融洽地交涉。(觀眾可以從小小電腦螢幕,見證印度之旅的影像紀錄)。對照「成為中國人」的羅賓森,前者是無意識地、放下目的進入角色,而後者卻是有意識地拋下自我、刻意為之。兩相對照後,將表演的本質拉出了一道辯證。

也許,當表演者回到舞台上魔術師林陸傑的身份,利用虛構的敘事欺騙了我們觀眾;或者,他利用我們對「印度的東方想像」,為他的流浪故事添加曖昧和神秘性;或許,我們台灣看戲的觀眾就和當時倫敦看魔術的觀眾一樣,皆是因為我們去選擇相信,林陸傑的「成為印度人」才會成立。


單人表演分飾多角的難處

總的來說,《Role Play》是一場在形式上高難度的演出,不只要有一飾多角的能力,還須將「我」一分為二,一方面從我去進入「他者凝視的我」之狀態,一方面又得進入扮演角色的「再扮演」。這需要極其複雜的表演解構訓練,才能將層次做到分明清晰,使觀眾感受到本文首段引言提及的「魔幻時刻」。


Role Play(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然而,每當筆者正看著表演者形塑角色、進入角色之際,卻又看著他突然跳出,以當下林陸傑的身份講述故事。轉換間若沒有做到極致便是產生了含糊,會使觀眾狐疑,現在眼前表演的是其他角色,是魔術師林陸傑,還是林陸傑?觀眾是要等著魔術師來一場互動魔術秀,還是靜靜觀賞戲劇演出?觀眾又是被表演者當作什麼角色?

以魔術為主體的劇場,是台灣近幾年新興的實驗,它如何在震驚效果之後,與觀眾「探討死亡、孤獨、自我扮演等深刻的人生議題」【6】?林陸傑與創作團隊的野心很大,也很冒險地捨棄自己最擅長的,以魔術為主體的表演方法。然而,未來的作品該怎麼拿捏平衡魔術與戲劇的比重,仍然是創作者該探尋的途徑要點。


註解:

1、吳岳霖(2022 年 02 月)。〈林陸傑探索自己的魔術〉。《PAR表演藝術》雜誌。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G74JK1VIG8
2、《生日派對》由吳子敬導演,林陸傑主創。首先發表於2019年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Gap Year駐館計畫,並入選2020年臺北藝穗節節目,爾後又在隔年的臺北兒童藝術節進行線上演出。
3、編按:程連蘇(Chung Ling Soo)為魔術史上的神秘人物,這位中國魔術師與中國妻子助手「水仙」(Suee Seen)活躍於1900至1918年,演出橫越中國與歐洲。後人發現,程連蘇其實不是中國人,他是美籍魔術師威廉・羅賓森(William Robinson)所假扮。他剃頭留辮,染黃皮膚,而程連蘇的助手水仙也實為西方人,是Robinson的情婦。1918年3月23日在倫敦的魔術演出中,意外發射的子彈殺害了程連蘇,使他當場死亡,此案件判為意外致死結案。
4、編按:魔術史上的中國魔術師金陵福(Ching Ling Foo)為真的中國人,本名朱連魁,活躍於1870至1910年,演出橫跨中國、歐洲、美洲。1923年,朱連魁逝世於上海。
5、林陸傑曾獲選第14屆雲門流浪者計畫,2018年前往印度流浪。
6、曹麗蕙(2021 年 08 月)。〈結合劇場 林陸傑用魔術說故事〉。《人間福報》。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639705

《Role Play》

演出|林陸傑
時間|2022/03/05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用魔術在本戲中的退位,來完成自身生命轉化的魔術。林陸傑也可以不再汲汲營營地想要搏取大家的認同,而能夠以一種赤裸的姿態,做回最本質的自己,在全戲的尾聲做出對魔術的不同定義。(許映琪)
4月
07
2022
這是場「關於魔術」的演出,而不是「魔術演出」。《Role Play》表明,魔術追根究底是場魔術師與觀眾間的共謀,魔術之所以成立,是因為觀眾渴望被騙,觀眾已打算相信魔術師的把戲。(洪姿宇)
4月
07
2022
劇場這個充滿著假定性的空間的確可以容納很多,但是它並不會自然地幫你完成一個故事。只有創作者本人充分認知到利用劇場究竟能夠有怎樣多一重的表達,以及究竟想要傳達給觀眾什麼,劇場才會幫你達成。(王逸如)
3月
10
2022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