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除本位,多元混融《波麗士灰闌記》
8月
07
2013
波麗士灰闌記(奇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86次瀏覽
劉美芳(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在21世紀新興媒材不斷湧生的當下,台灣戲曲界面對日趨小眾的現實,總有著不得不變的焦慮;若不及早抬腳邁步超越固有框限,恐終難逃覆滅的危機。在以求新為職志的巨流中,「跨界」、「跨文化」、「跨性別」的編創風潮又成了窠臼束縛,而奇巧劇團不只不隨浪逐波,還能躍身高處開展新的可能。

奇巧劇團團名雖是來自劉建華、劉建幗兩姐妹的小名,「奇巧」精神恰恰是劇團風格的最佳寫照。務「奇」求「巧」:在傳統中翻變出奇,巧妙融合新舊古今。先不細究整體的演出表現,只見夏日近晚的中山堂廣場上,早早搭就的戲台牌樓前貼著一張張打賞的紅紙,貌似極為傳統戲曲粉絲支持形式,竟是網路上「貼賞金‧讚出來」的讚聲募款活動。為免蹈襲舊日中斷演出致謝的陋習,贊助採事先線上作為的方式進行,讓年輕的戲友得以感受傳統迷哥迷姐捧角的瘋狂,劇團也能得到實質的金錢挹注。以現代人習慣的網路行為勾串傳統的習俗精神,既奇且巧,相信演出必然也能不落陳俗套式。

2013台北藝術節的策展主軸是:「發現冒險新視界」,開幕演出的作品當然得為表率。演出人員出身歌仔戲、豫劇、兒童戲劇、搖滾音樂……,兼容並蓄,不分主從,打造出一齣無法以制式劇種分類的「搖滾新戲曲」。每一位演出者不論輩分資歷,不只要在原有根柢上展現專業,還得招架陌生新領域的挑戰。豫劇與歌仔戲同屬地方戲曲,有著相同生猛的自在與包容;不同劇種以迥異的語言音樂同台飆唱,竟然沒有太大的牴牾,確實是意外地驚喜。

導演刻意以「戲中戲」的方式劃分兩條敘述主軸,避免新舊混融可能的尷尬,演員也能依需要呈展現代舞蹈或傳統身段。演出雖在傳統外台戲棚上進行,台上並非全然的空無:台上跑馬的LED燈為觀眾建立清楚的時間脈絡,大的反射鏡除了在實務上能照映觀眾看不清楚地板狀貌,也能適時透視原本不該被看見的後台真實,更深具形貌之外的象徵意涵。

劇名《波麗士灰闌[1]記》融合了古今中外,「波麗士」是英文警察police的諧音,拜偶像劇所賜的觀眾對語詞內涵並不陌生;而來自元雜劇《包待制智勘灰闌記》的「灰闌記」三字,卻又堅決秉持舊有的文字本色。沉重無奈的社會現實,迫使藝術工作者無法隱身漠視。劇本改編自布萊希特發想於元雜劇的《高加索灰闌記》,而元雜劇《灰闌記》又源自聖經所羅門王的爭子斷案。出入中西層層翻轉的改譯,不願冷漠無視的堅持與追索,在台灣新公民運動怒湧翻騰的此時此刻益發珍貴。

戲近終了,編導的焦慮滿溢,台上激昂控訴、積極鼓舞,台下觀眾手上的小燈齊亮,滲入戲外現實的無力與憤怒,與凱道上的手機燈光形成奇特的呼應。雖然編導教化的心情可能稍嫌急切,詞文也不免過於直白;在群情共昂的此刻,也無庸多在意了!


[1] 灰闌,石灰畫的圈;「闌」通「欄」。

《波麗士灰闌記》

演出|奇巧劇團
時間|2013/08/03 19: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方面大膽地讓結局沈入黑暗當中,《波麗士灰闌記》拒絕用大團圓消解問題,真是比布萊希特還布萊希特;另一方面,灰暗的劇情結尾搭配的卻是速度感十足的奔放音樂,鼓舞觀眾在劇終後起身行動,高明地激盪出熱血沸騰的情感效應。(鴻鴻)
8月
06
2013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