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進退維谷《沉沒的紅》
10月
07
2013
沉沒的紅(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13次瀏覽
劉純良(自由業)

或許出於導演的選擇,《沉沒的紅》在許多時候都沒法子弄清演員發話的真正對象,有時演員的聲音近乎耳語,加上一開始回音不小,讓聆聽變得較為困難。戲還沒開始,演員在舞台上走來走去,磨腳皮擤鼻涕,仿佛觀眾不存在,劇院觀賞廣播前後,演員突然抬頭直視觀眾席,是少數在舞台上與觀眾正面交鋒的片刻。我認為導演是著意地不要讓演員採取直面觀眾的態度,這個選擇會讓觀眾較難跟隨主角的情境。《沉沒的紅》全篇演出發話對象一再轉變,對仰賴字幕的觀眾相當吃虧。來台演出的英文版在字幕翻譯上,不清楚是因為劇本沒有寫得那麼仔細,亦或是為了符合兩廳院投影幕的需求,大致上雖都有譯到,但小處演員的細語不免遺漏,且節奏與原文不甚相似。算是這次演出的遺憾之處。

扣除前述本劇在台灣演出的不利之處,演員的獨白沒有確切意向,就劇本而言是很好的選擇。沒有確切意向,是因為進退失據,戰爭的血跡與沈重在一個人的身體裡裝載太久,沒有地方可以去,那麼人生也就無所謂方向不方向了。主角在舞台上的所有走位都是直線,而且有大約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所有路線都是直向與橫向,幾乎無時無刻不與某一條線平行,這正是集中營的重大要素之一,刑犯囚徒只可能走直線,沒有轉彎的自由,也沒有背向管理者的自由;沒有語言的自由,當然也無所謂意志的自由。也因此,演員的面向、攝影機的位置,甚至是演員何時將窗簾拉上,何時隔著窗簾說話,都變成重大線索。越是不正視人時,反而越誠實,而正視人時,很可能也未必就是看著觀眾,而是看著虛空中已經消失的母親。整部戲必須仰賴大量曖昧的訊息重重堆疊,方能在來回往復的故事以及回憶之間,尋找視線與語言真正的去向;例如劇末描述母親偷米與遭受強烈懲罰的片段,演員多次抬頭,必須要到了故事終了才發現,原來他抬頭看的正是母親。

重新敘述故事,是說給自己聽,然而同時也是說給母親聽。主角離開集中營再久,都無法停止自我囚禁。約莫演出中後的某一幕,演員背向著觀眾,影像投出主角的臉,螢幕上大大的臉述說著主角的自白,此一意象特別強悍:一個人的背影通常誠實(或者反過來講,背影難以維持偽裝),但一個人的臉色卻經常可以在訓練之下說謊,沒有自由、持續活在監控之下的人,臉色不能也不會太直率。在舞台上同時呈現最誠實的身體(背影)以及最能欺騙人的身體部位(臉),而且將臉放大處理,類似的調度手法,持續轉移影像與身體的面向,呈現了幽微的衝突與殘酷。

《沉沒的紅》不得不是一齣獨腳戲,主角在童年時期必須在人群中用最小的物件(帽子、生日禮物收到的童話書、一雙溜冰鞋),來維持自我與情感的認同;與人群的相處與關係永遠都會是折磨,幸福、性愛、生的喜悅與高潮,全都是與人接觸的結果,一物之存在無法不與另一物觸碰(中文翻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原本身為人最幸福的事情是留下痕跡、觸碰,戰爭卻會完全扭轉觸碰的意義,人與人與物的觸碰都是危險,被認知/認出也是危險的。也因此,女兒出生、回憶情人的自慰片段、與情人歡好時呱呱的青蛙聲,也因此不得不混上了鮮血與恐懼。

如前文所述,《沉沒的紅》以大量的語言澆灌舞台,也因此斷句與斷句之間的空隙,與語言本身同等重要。幾個不說話的片段,主角重複喝水、擤鼻涕,不停被提醒吃藥的鬧鐘打斷,卻又持續推遲吃藥的時間,這些都是慣於獨居者最可能的生活習慣。尤其主角磨腳皮的習慣特別有意思,主角經常挪動雙腳來磨擦腳皮,相對於手腕的活動力,挪動雙腳來磨腳皮是本末倒置、沒效率也特別花力氣的行為,這一方面直指了主角獨居的形態,一個人唯有在不受監控時可以做最無效率的事情,另方面也說明了某種在長期監控後不得不沒有效率的樣態,讓擤過鼻涕的衛生紙隨意散落,讓磨過腳皮的衛生紙抹過鼻子,沒有這一點點微小的叛逆,恐怕不會覺得自己主宰身體、擁有身體。

劇末,演員描述著如何開車到湖邊,如何渴望看到值得救贖的景色,卻什麼都沒看到。螢幕上的影像全然停息,只剩下一盞光以及主角正面的身影。儘管到最後似乎什麼救贖都沒有, 儘管語言正是一個人客體化自我的重大管道,但是主角終於第一次暫時停止自我監控。那是整個演出當中,正面面向觀眾席最為誠實的瞬間。或許所有記憶中對母親的遺憾都已無可挽回,所有碰觸過的痕跡都無法抹滅,所有戰爭穿透身體的聲響、姿態,依舊會無時無刻魅影幢幢地停駐在主角的身體裡,在方寸之間僅能走著直線的主角,是如此進退維谷,以至於僅僅是身影正向的表白,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在他正面低語的那瞬間,救贖的可能依舊存在,就算此時此刻,救贖只是可能,而非真實。

《沉沒的紅》

演出|比利時東尼浩斯劇院
時間|2013/09/2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們在屏幕上看到不同角度的主角的特寫,彷彿進入他更幽微私密的內心世界。舞臺一角是他生活的幽室,另一方是回憶湧動的世界,大小屏幕有著牢籠般的線條,他是一個囚犯,一輩子被困在那個戰俘營裡走不出來。(謝筱玫)
10月
02
2013
演員的語言能力極好,在形式單調的大量語言、非常有限的走位,及要配合五架攝影機鏡頭的狀況下,身體姿態仍然可以自然有效地,塑造並完成了角色,是支撐本劇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另一個值得稱讚的則是整體視聽覺效果。(謝東寧)
9月
30
2013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