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樸歸真見傳承《金孫緣》
10月
17
2011
金孫緣(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8次瀏覽
施如芳

百年又逢十月,見識過幾個不義而富且貴的製作後再看《金孫緣》,竟有溺水時抱到一塊浮木的感覺。

當多數新編戲不惜跨越異時空、往人心幽微處挖,《金》的「奇」,竟出在返樸歸真上:空間不外小山村,時間以未婚的金小姐生子前後三個月為限,滿台人物,不是義鄰就是義官,尹三娘待金小姐母子的婆媳(孫)之情,更是義無反顧。《金》情節、人物之單純,極利於守住戲曲本位,劇團顯然想藉此劇證明以江彥瑮、陳芝后、陳思朋為首的青年演員們,不勞長輩傍著,已能獨挑大樑賣票了。在各劇種都有年輕演員頂不上來的傳承危機時,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一場一場的演出磨礪年輕人,用合適的劇本把他們推到觀眾眼前的用心,自然值得肯定。

屬親情倫理小品的《金》,若在中型劇場演出,當可從容而圓滿,選擇了國家戲劇院,便處處可見小戲硬著做大的痕跡。例如,原本可以安於簡單俐落的舞台,偏多放一層台子,充其量,只是讓演員身姿、動線多了一點變化;又如,只算得上小麻煩的情節,演員的身段、後場的聲響造作成「大衝突」之勢,明顯地辭溢乎情了。

從《丹青魂》、《楊家心臼》到《金孫緣》,看得出劇團主事者挑戲、改戲,頗具見地。《金》雖無《丹青魂》歷史人文的大格局,但承續了《楊家心臼》的路線,青年演員勝任愉快,在鄉親土親的客群中,好感也當更勝《丹》。只是,同樣在家門內小題大作,在人情世故裡兜轉轉,《金》遠不如《楊》玲瓏剔透、生動趣味,歸根究柢,退步在一劇之本的功力。

貫串《金》的四個村婦,好心到力能扛轎、夜走山路,這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因為她們一出場就表態「隔牆隔巷不隔心」,遠親不如近鄰,容易理解;但身在公門好修行,縣官為什麼護著吞吞吐吐的八姨和尹三娘,斥責有錢有勢的金員外,一逕做和事佬、遞和氣茶,好心到像天上派下來的神仙,這太「奇」了,非需索個邏輯、背景不可,否則就成了「戲不夠,仙來湊」的老派手法。再則,配角們仗義相助,代尹三娘公堂問審、隱瞞新生兒非其親孫的大篇幅設計,蔚為逗趣的表演,技藝可觀,但排擠掉觀眾真正關心的尹三娘、金小姐,實在得不償失。

尹三娘、金小姐名為主角,戲分卻被眾人戲耍掉了。她們沒有更多機會共患難,也無從在坐月子一類的情境,亦莊亦諧地話家常、訴心事,觸動女人與小孩的聯結,發現林正義臨終的善意謊言……。少了在衝突中相互體諒(同時也被觀眾瞭解)的過程,便無法細膩地完成豐滿的形象,只有點與線的情節,因而難掩單薄。何況,尹三娘若對金小姐缺乏真感情,所謂義行便透露出「以得到孫子為目的」的功利取向,對《金孫緣》的主題來說,恐怕茲事體大。

《金孫緣》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11/10/14 19: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
劇本選擇情節密度高、多元角色屬性和跨文化符號並置的設計,藉此獲取兒童觀眾注意力;卻忽略兒童難以短時間消化大量聲光刺激。反而使作品遊走在尷尬邊界上。形式上遠離歌仔戲本質,內容又過度複雜無法讓兒童直接理解。
10月
20
2025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蘇俊穎木偶劇團擅長使用豐富多樣的巨偶和聲光特效創造滿台的視覺效果,生動流利的口白也易於吸引觀眾,問題主要在於情節的鋪陳和角色的刻畫如何扣人心弦。
10月
14
2025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
場面再大、服飾再精緻,也掩蓋不了敘事貧瘠:母親揮馬鞭的衝突、雲仙投江的悲痛、《比目魚》的奇幻,都被草率帶過,情感張力未能積累,只剩碎片和噪音環繞其間,最終消散於無法收束的雜亂之中。
10月
08
2025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