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一不可!風韻與光彩的抗衡《琴競‧奏鳴曲》
5月
06
2024
琴競‧奏鳴曲(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65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室內樂合作之中,除了互相理解、體諒、聆聽夥伴傳達的樂念,適度的「挑釁」也是激起熱情火苗,為彼此的音樂藍圖注入更多靈魂。《琴競‧奏鳴曲》精挑四套曲目「讓觀眾體驗到這兩種樂器全方位的色彩」【1】,由鋼琴家金善昱與小提琴家魏靖儀攜手共演。舞台上沒有複雜的主從關係,而是兩位知己知彼的戰士對彼此不同角度的評鑑與讚賞。

那麼是誰先點燃了這場「競賽」的火花呢?兩位音樂家首先以盧托斯瓦夫斯基(W. Lutoslawski)的《即刻,給小提琴與鋼琴》(Subito for Violin and Piano)向觀眾宣告了這場比賽的開始。這首曲子充滿了極度緊張的氛圍,突如其來的聲音介紹了雙方在舞台上的對抗意味;魏靖儀展現出機警、快速奔馳的音符,琴弓落下之時奏出的突然爆發力,將這股力量傳至鋼琴家後,金善昱也毫不示弱,穩健接招、堅定回擊。

相較於小提琴家以身體動作營造出各種音色的延伸,觀眾從後方觀看鋼琴家時,可以感受到他充滿了理性和冷靜。金善昱明白哪裡需要厚重,哪裡需要輕盈,正巧妙地運用著不同的觸鍵處理著多個聲部的進行,使得現場的音樂聲音相互融合,構築起一座交響樂團般的豐富聲響。貝多芬《C小調第七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三十之二〈英雄〉》鋼琴的低音清晰從容地與薄如蟬翼的旋律進行對話,而在第二樂章的前奏中,他彈奏得寂靜而淡雅;當小提琴插入時,更是細心判斷踏板的深淺,確保氣息的長度與小提琴家拉奏的力度相匹配。如此專注聆聽,讓雙方的演奏充滿了包容,毫無一絲猜忌。最後,他們一同將手離開樂器,優美的弧線彷彿在音樂結束時繪下圓潤飽滿的句點。


琴競‧奏鳴曲(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攝影林峻永)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楊納傑克(L. Janáček)《給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充滿了活力,樂器間沉浸在互相模仿的嬉鬧感;第二樂章也同樣令人喜愛,他們一同深吸一口氣,嘆息似地綻放出優雅的聲響,如同一條長長的河流倒映著星空,精緻的波光隨風飄逸。從頭到尾,這股演奏能量不減反增,最終在雷史畢基(O. Respighi)《給小提琴與鋼琴的B小調奏鳴曲,P. 110》(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B minor, P. 110)中達到了高潮,聽眾彷彿在欣賞一齣淒美而壯烈的愛情故事:柔弱女子落水而亡的悲劇是他殺?還是自殺?一縷幽魂慢慢回想與愛人的過往。魏靖儀濃情蜜意地勾勒男女主角藏身在玫瑰花叢中的親密對談,金善昱卻搭配肅穆的和聲,頓時,甜美的回憶成了最令人心碎的過往。當琴槌重擊弦音,那刻意加重的內聲部旋律如雷聲轟頂,一位知曉真相的旁觀者也從此緘默……如此充滿張力、文字難以形容的細膩氛圍透過演奏者的表達,為兩人贏來全場絡繹不絕的掌聲。

雖然宣傳主打「雙琴交鋒」這種比誰更厲害的節目效果,但音樂家合作之間的「良性競爭」才是成長的要素:在聲響中互相勉勵、互相學習,不斷地修正,一同揮灑作品的美妙之處,將彼此抬升到更高的藝術境界,成為探索心靈的一場壯遊。


注解

1、「這場音樂會的曲目是非常不同凡響的。通常觀眾在欣賞鋼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時,很容易將目光放在小提琴上,把鋼琴視為伴奏。但這套曲目可以讓觀眾體驗到這兩種樂器全方位的色彩,我真的非常期待!」摘自李育潔,〈【MUSICO特別報導】傑出琴藝,光芒耀眼,2024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精彩壓軸——專訪鋼琴家金善昱〉

【2024衛武營國際音樂節】金善昱&魏靖儀《琴競‧奏鳴曲》

演出|鋼琴:金善昱、小提琴:魏靖儀
時間|2024/04/20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