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去污名的夾心倒數《親愛的陌生人2.0》
9月
11
2023
親愛的陌生人2.0(八月表演工作室提供/攝影陳少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2次瀏覽

文 黃馨儀(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親愛的陌生人2.0》為導演安德森從照顧失智祖母近十年的經驗出發,延續2022年的肢體舞蹈劇場《親愛的陌生人》,進一步與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瑞智互助家庭」合作,展開「《來吧!親愛的!》失智家庭藝術共融計畫」,邀請失智症長者與照護者共同參與工作坊,並和專業表演者一起發展出2.0版本的演出。

酥脆可口的開場:實際現身的長者與照護者

演出大致可拆成兩個結構,如同夾心餅乾一般。上下的餅乾層由共融計畫的四組參與者做為開場和結尾,讓觀眾直接看見失智者與照顧者的互動,也藉此展現失智者的多元樣貌。而內餡的中間段落則以安德森與奶奶的故事為素材,經由肢體舞蹈創作重新發展改編,由一個妻子和母親都是失智者的醫生家庭出發,其與兩個女兒、甚至看護人員所遭遇的困境。

演出先以協會平常的活動聚會作為開場印象,十分輕鬆可愛,使觀眾看見參與的奶奶們即使行動不便,或是因失智症不一定能表達順暢,但皆因活動設計及與他人互動而有正向的回饋反應。其中一位奶奶更是在台上彈奏鋼琴,展現了即使失智,當事人仍有的行為能力與可能。

憂鬱陰暗的內餡:單一的患者樣態與看顧關係

然而與開場的明亮歡快對比,接下來的「內餡」則充滿陰暗與壓力。徐玉好所飾演的失智症奶奶整日碎念、尖酸刻薄,實為最不受人喜愛的患者類型,也因其行為表現,帶給家人極大壓力。作為家庭大家長的醫生,光應付母親已疲憊不堪,妻子亦是家庭中的失智者,更加重了這個家庭的照護問題。雖然能藉此點出失智症非老年人獨有,呈現出年輕型失智症的狀況,但兩人的呈現樣態沒有太大的不同,皆固著於發病當時的行為模式,讓身邊親人十分痛苦。其中徐玉好的角色拒穿尿布,使得看護近乎暴力相待的呈現,甚至是兒子不堪其長期給予的精神壓力,再束縛其行動後,拿出塑膠袋套頭欲置之死地的寫實畫面,令我觀看當時十分心驚!

雖然可以明白如此處理是想呈現照顧者的處境,面對所愛之人的變化,既割捨不下又無能為力所累積的崩潰與不堪——嚴格來說,這也是整體演出段的基底氛圍:累積的痛苦、長期的無奈、逼近沸騰的疲憊狀態——然而照護者與失智者的關係真只有如此嗎?觀看時不禁想著這樣的寫實呈現,照護者或許能感同身受、獲得抒發?那失智長輩們看到又會做何感想呢?是否會覺得自己拖累親人、是個討人厭的包袱?尤其《親愛的陌生人2.0》有失智長輩參與,即使她們現在的狀況終會遺忘這些畫面,但若如同演後座談分享,她們的身體或多或少會記憶下工作坊的一些事情,那這些重複展演的暴烈,是否也會銘刻在他們心神的某處?而不解的也是,演出中的兒子是名醫師,當是有足夠知識與資源面對失智症者,如果連他都也只能手刃母親,那其他沒有資源的照護者又該如何?

倒數的現實,照護者的願望

雖然在這樣的衝突之後,兒子將母親送往機構,也接回了爽口的餅乾層:協會平日的聚會,四位奶奶與照護者們再度現身,共同遊戲,並且拿著大氣球到台前許願。有媳婦與婆婆、有女兒與母親,還有外籍看護與受照護的長輩,從不同的關係與相處中,作為觀眾能再度被人情溫暖,並感知不同的情感狀態。剛好演出中都是女性照護者,也可以看見當前長照的性別責任不同,或是須轉嫁給機構看護或是外籍移工的部分。兩位移工正好一位為印尼籍、一位為菲律賓籍,兩人都展現了與受護者深厚的情誼,並在對奶奶的關心和祝福中,也看見她們對自身家人的思念。相對於照護者的表達,有幾位奶奶則難以表露想法,只能複誦被給予的願望,不禁也令我在想,那到底是誰的願望呢?

這好像也回到這戲的結構,或許比起給予失智者,《親愛的陌生人2.0》更是給予照顧者的抒發吧?扣回演出場景,對應著放置著病床的右舞台,左舞台則有著倒數的時鐘,從開演的14:30一路倒數至13:00,不僅在倒數演出時間,亦是照護者對於回到過往美好時光的期待,也是長輩年歲的流逝。在所剩不多的時間裡,面對所愛卻生病的人,我們還能說出怎樣的故事?

超高齡社會,失智症的去污名倡議

看著《親愛的陌生人2.0》,難免感到心情複雜。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患者增多,也讓許多老年人士與其家人憂心忡忡。這背後及牽涉到「失智症污名化」的問題:因為對失智症的迷思與刻板印象,使得患者不願及時就醫,造成後續治療與照護準備的困難。是以有團體倡議希望能將失智症重新命名,如日本在2004年改稱「認知症」,香港2012年稱為「認知障礙症」,加強民眾對失智不是正常老化的認知。此外,失智症患者也有不同的樣貌。就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國內失智者有九成以上是居住在家中,六成以上無失能或僅有輕度失能問題,顯示即使被診斷為失智症,但輕度失智者可透過身旁家人或親友或環境之協助,仍能參與社區活動,維持有品質的生活。」【1】

或許,安德森的《親愛的陌生人2.0》就是一個起步吧,期待之後相關的劇場作品可以不僅是心情抒發,而能更展現失智者的能動性,為失智症倡議。畢竟惟有將失智症去污名,照顧者才有的到更好的支持可能。如演出結尾所呈現的,有機構與社區的資源進入,形成支持的社群,或是有樹林藝文中心這樣的場館,願意提供資源,讓長者與家屬提早入場排練、熟悉空間——讓藝術能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種準備空間,以溫暖有創意的方式,協助照顧者更有餘裕,和所愛的家人相處,攜手迎向生命必須的道別。

註釋

1、參考國民健康署網站〈打破對於失智的迷思與歧視 國際失智症月起跑〉:「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不足,最常見的錯誤認知如認為失智症是老化症狀之一、失智者皆會伴隨失能問題,無法自理生活等。然國內失智者有9成以上是居住在家中,6成以上無失能或僅有輕度失能問題,顯示即使被診斷為失智症,但輕度失智者可透過身旁家人或親友或環境之協助,仍能參與社區活動,維持有品質的生活。且民眾對失智者出現問題行為的恐懼而對疾病的污名化,不但妨礙求診意願,也造成已確診家屬的社會壓力。國民健康署推動失智友善示範社區計畫,以失智者及家庭照顧者為中心發展生活圈,讓失智者在熟悉友善社區環境中保有尊重、安心與安全的生活,使失智者感受到歸屬感並對社區有所貢獻,並降低可改變的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原文網址:https://www.mohw.gov.tw/fp-16-43628-1.html

失智家庭共融計畫《親愛的陌生人2.0》

演出|八月表演工作室
時間|2023/08/27 14:30
地點|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