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花開,深情撼人《刺桐花開》
6月
21
2012
刺桐花開(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379次瀏覽

張啟豐(駐站評論人)


《刺桐花開》是楊杏枝以「甘國寶過臺灣」故事原型重新編作的歌仔戲劇本,由陳美雲歌劇團於2000年在國家戲劇院首演,之後於台北社教館(今城市舞台)演出,12年後刺桐花三度盛開,在南臺灣。

《刺桐花開》除了在〈序曲〉中交待甘國寶為賭徒外,之後全部情節都環繞在甘國寶「過臺灣」之上。全劇係以國寶與伊娜之間的戀情為主線,藉此牽引出異文化間的角力與衝突,而這一角力衝突,更同樣呈現在伊娜一家人之間對本身文化認同的爭執,以及漢人對於「番仔」的想當然耳的歧視態度上。該劇的人物設定,係以伊娜、尪姨、夏豹、巴寧及甘國寶、江中基等為對照組,可視為「番漢文化」相遇時主要的表現典型。而劇中穿插平埔族公廨祭祀、跳戲、鳥卜等活動,呈現阿立祖與媽祖、男性與女性在不同族群的地位高低、大小腳等形象或關係的對照,都具體呈現並探討了甘國寶「過臺灣」的種種現象--當然,最後則直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血緣之說。

該劇在唱腔及音樂設計方面,除了採用歌仔戲原有的七字調、都馬調、哭調等之外,亦加入平埔族音樂,或轉化融入、或原音重現於歌仔戲的唱腔當中,使得《刺桐花開》呈現出音樂「各自表述」的風貌。雖然在編腔時或不免將平埔族的音樂「轉化融入」歌仔戲音樂之中,但是,12年前如此的設計手法放置在現今諸音齊奏、各顯光彩的音場之中,卻更顯出其質樸與誠懇的一面。

陳美雲在首演舞台上展現了意氣風發的甘國寶,這一次則由漢入番,轉而詮釋平埔族尫姨眉烏。雖然戲份不多,但是每一次出場都吸引全場目光,其吟唱的族謠,行腔不花俏,句句扣心弦,於平實中見底蘊,功力畢現。至於高雄版的甘國寶,則由呂雪鳳詮釋出深情專注的丰采。呂雪鳳長年與陳美雲搭檔,觀看她和陳美雲的對手活戲,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可見其「腹內滾」功力深厚。

從序場開始,呂雪鳳就建立了甘國寶聰明且善於隨機應變的形象,而這樣的形象則又植基於其唱念做表全面皆擅的能力之上。劇情進展到甘國寶與伊娜相戀之時,呂雪鳳則又展現出甘國寶深情專注的一面,尤其是第三場「牽手」,因為文化差異導致雙方口角,內心卻又不捨,最後言歸於好的表現,情緒流轉自然且具說服力,表演一氣呵成,最為精彩。劇末伊娜於聖河之中過世,呂雪鳳所呈現的甘國寶雖有初為人父之喜,但更面臨愛妻亡故之痛,只見她完全沒有灑狗血地徐徐唱出為父為夫錐心撕扯、哀痛無奈卻泣血的情緒,前面幾段的表演一直hold住,最後到了唱【運河哭】時,隨著音樂的開展,悲痛之情全然釋放,此時呂雪鳳的演唱如江河入海般功力畢現,聲音雖然開闊清朗,但卻被重重哀傷所環繞,人聲樂音相互融溶,全場高揚低迴只一人!

呂雪鳳的唱功與風格早就為人津津樂道,而唱功了得之後的挑戰,就是人物形塑與詮釋--如何在表演程式及個人慣性之下賦予人物生命。在《刺桐花開》中,我看到了有血有肉有目屎的甘國寶。

《刺桐花開》

演出|陳美雲歌劇團
時間|2012/06/16 19: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