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變形記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
3月
14
2022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0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親子劇《艾力克斯夢遊仙境》,散播著童趣的節奏。佈景和衣著,呈現勞作質感和遊戲氣氛;表現風格和肢體動作,有如進行一場輕快的唱遊。開場的破冰教唱,似曾相識卻不失共鳴的流行語或笑話梗,變奏堆疊,促成逗趣愉快的效果。在奇思妙想串連的詼諧步調中,傳遞一段感性的描述,既寫給也出自實質上或象徵上的孩童。內容以成長故事類型(coming of age story)的鋪陳,交代生命的離去與降臨、情感的失落和築起。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主角艾力克斯,是個幸福的五歲小男孩,家人圍繞著他唱歌,逗他歡欣。然而妹妹的出生,使他頓時覺得受冷落,甚至因此生氣,對「長大」一事感到不開心。唯有愛犬小布丁的相伴,讓艾力克斯得以感受撫慰,坦然談心。終於,艾力克斯願意嘗試扮演哥哥的角色,不再負氣。卻在此時,小布丁遭受意外而喪命。成長,原是告別與迎新交織的切身經歷,不論人身在何種年紀。艾力克斯的心理轉折,如憤怒、委屈、抗議、釋懷等情緒或反應,成為劇情演進的重心,既經由日常對白、家人互動等橋段,呈現生活的現實外貌;亦通過超現實情節與歌舞場景的穿插,聚焦於內在變動的心境。

自由取材自《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幻元素,將原本可能傾向沉重的獨白或說教的敘事,化為想像卻不失生活感受的情景,為看似單純的家庭架構故事,添加另一層解讀視角,注入幽默、奇特的活力。


變形的象徵意義

在艾力克斯的奇想或夢境裡,爸爸、媽媽與祖父母,變成白兔娃娃的兔夥伴,擁有暫停時間的能力,又哄又鬧地安撫著艾力克斯的悶氣;或是變成茶宴上歡慶新生的主人與嘉賓,鼓勵艾力克斯伸手將妹妹抱起。這些想像天地裡的角色與情境,以活潑、戲謔的調性,古怪、有趣的造型,連結、對照於劇情的實際設定。如媽媽的吹哨和叮嚀,變作兔子首領的手持指揮棒與發號施令;阿公的膝關節疼痛和煙癮,變成毛毛蟲的慢步行走和把玩水槍冒出臭泡泡的身影等,特別是,這些眾童話家族成員們,總不忘給予艾力克斯「要快快長大」的提醒。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變形」,於此作為一種詮釋方式,在造型上或象徵上,反映艾力克斯無法通過言語表述的困窘、抗拒長大的心理,也為他不得不獨自面對的成長難題,賦予視覺化的描繪、體驗般的經歷。妹妹和小布丁的身體變大,大到不合常理的比例。妹妹以雙腿如柱般現形;小布丁變成比人類還大的巨犬。然而面對這些看似突變的景像,艾力克斯似乎毫不感到驚恐,或許正是因為其中的交流充滿溫情與暖意。妹妹帶著撒嬌的語氣,請求哥哥陪自己玩耍;小布丁以老友般的口吻,為自己的離去,向主人說再見。這裡沒有賭氣或號泣,有的是嘗試理解和允諾,即便只是處於生活的一個段落。

此外,作品讓同一位演員演繹妹妹與小布丁(既有抒情表現,亦有直陳「狗狗心聲」、「小嬰兒權利」等)的安排,在有意無意間,浮現出一種情感彼此交集的神祕性與追求。猶如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的裝置作品《人間與天堂》(Heaven and Earth, 1992),藉由錄像雕塑傳達生命的靈性與連繫。其作以木造材質組裝映像管而成的上下直立面對面螢幕,上方播放著母親臨終的面容,下方播放著兒子剛出生時的臉龐,在相映的如鏡螢幕中,兩人的面孔彼此交疊。這樣的呈現意圖,之於創作者的迫切性,尤其從中流露。彷彿經由一道將真實變形為作品的程序,見證並保有生命的連結相印、關係的永久持續。

就像劇情本身援引的經典名著,是由於一位受寵愛的小女孩而寫就;《艾力克斯夢遊仙境》為所愛而作(創作者自述為姪兒、姪女而做),並藉此將情感裡的思念與付託,深深繫於生命的旅途中。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

演出|何日君再來劇團
時間|2022/2/12 14:30
地點|華山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