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變形記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
3月
14
2022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4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親子劇《艾力克斯夢遊仙境》,散播著童趣的節奏。佈景和衣著,呈現勞作質感和遊戲氣氛;表現風格和肢體動作,有如進行一場輕快的唱遊。開場的破冰教唱,似曾相識卻不失共鳴的流行語或笑話梗,變奏堆疊,促成逗趣愉快的效果。在奇思妙想串連的詼諧步調中,傳遞一段感性的描述,既寫給也出自實質上或象徵上的孩童。內容以成長故事類型(coming of age story)的鋪陳,交代生命的離去與降臨、情感的失落和築起。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主角艾力克斯,是個幸福的五歲小男孩,家人圍繞著他唱歌,逗他歡欣。然而妹妹的出生,使他頓時覺得受冷落,甚至因此生氣,對「長大」一事感到不開心。唯有愛犬小布丁的相伴,讓艾力克斯得以感受撫慰,坦然談心。終於,艾力克斯願意嘗試扮演哥哥的角色,不再負氣。卻在此時,小布丁遭受意外而喪命。成長,原是告別與迎新交織的切身經歷,不論人身在何種年紀。艾力克斯的心理轉折,如憤怒、委屈、抗議、釋懷等情緒或反應,成為劇情演進的重心,既經由日常對白、家人互動等橋段,呈現生活的現實外貌;亦通過超現實情節與歌舞場景的穿插,聚焦於內在變動的心境。

自由取材自《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幻元素,將原本可能傾向沉重的獨白或說教的敘事,化為想像卻不失生活感受的情景,為看似單純的家庭架構故事,添加另一層解讀視角,注入幽默、奇特的活力。


變形的象徵意義

在艾力克斯的奇想或夢境裡,爸爸、媽媽與祖父母,變成白兔娃娃的兔夥伴,擁有暫停時間的能力,又哄又鬧地安撫著艾力克斯的悶氣;或是變成茶宴上歡慶新生的主人與嘉賓,鼓勵艾力克斯伸手將妹妹抱起。這些想像天地裡的角色與情境,以活潑、戲謔的調性,古怪、有趣的造型,連結、對照於劇情的實際設定。如媽媽的吹哨和叮嚀,變作兔子首領的手持指揮棒與發號施令;阿公的膝關節疼痛和煙癮,變成毛毛蟲的慢步行走和把玩水槍冒出臭泡泡的身影等,特別是,這些眾童話家族成員們,總不忘給予艾力克斯「要快快長大」的提醒。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變形」,於此作為一種詮釋方式,在造型上或象徵上,反映艾力克斯無法通過言語表述的困窘、抗拒長大的心理,也為他不得不獨自面對的成長難題,賦予視覺化的描繪、體驗般的經歷。妹妹和小布丁的身體變大,大到不合常理的比例。妹妹以雙腿如柱般現形;小布丁變成比人類還大的巨犬。然而面對這些看似突變的景像,艾力克斯似乎毫不感到驚恐,或許正是因為其中的交流充滿溫情與暖意。妹妹帶著撒嬌的語氣,請求哥哥陪自己玩耍;小布丁以老友般的口吻,為自己的離去,向主人說再見。這裡沒有賭氣或號泣,有的是嘗試理解和允諾,即便只是處於生活的一個段落。

此外,作品讓同一位演員演繹妹妹與小布丁(既有抒情表現,亦有直陳「狗狗心聲」、「小嬰兒權利」等)的安排,在有意無意間,浮現出一種情感彼此交集的神祕性與追求。猶如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的裝置作品《人間與天堂》(Heaven and Earth, 1992),藉由錄像雕塑傳達生命的靈性與連繫。其作以木造材質組裝映像管而成的上下直立面對面螢幕,上方播放著母親臨終的面容,下方播放著兒子剛出生時的臉龐,在相映的如鏡螢幕中,兩人的面孔彼此交疊。這樣的呈現意圖,之於創作者的迫切性,尤其從中流露。彷彿經由一道將真實變形為作品的程序,見證並保有生命的連結相印、關係的永久持續。

就像劇情本身援引的經典名著,是由於一位受寵愛的小女孩而寫就;《艾力克斯夢遊仙境》為所愛而作(創作者自述為姪兒、姪女而做),並藉此將情感裡的思念與付託,深深繫於生命的旅途中。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何日君再來工作室提供/攝影楊詠裕)

《艾力克斯夢遊仙境》

演出|何日君再來劇團
時間|2022/2/12 14:30
地點|華山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