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表演」發生時《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
5月
03
2017
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葉名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0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是編舞家葉名樺與藝術家董育廷、晟和趙卓琳合作的展覽作品,在北師美術館中「演出」,在此之前,葉名樺已將同名題材在劇場中呈現,而這次在北師美術館中的演出,作品「脫離劇場於美術館的再言說,創造屬於觀者個人的感知經驗」【1】。藝術家在這結合演出與裝置的美術館空間中,對表演的概念提出前衛的想像:表演的界線究竟在何處?表演的現場性可以發生在何時?當參與者自己就是表演者時,這樣的演出還可以算是劇場的概念嗎?

編舞家從法國數學家龐加萊(Jules Henri Poincaré)的「如果自然不值得去認識,生命就不值得去認識」出發,和此前在北歐駐村的經驗獲得靈感,葉名樺在現場座談時提及,在雲門舞集面試獎學金的時候,滔滔不絕論述著想要實現的計畫,而林懷民淡淡一句:「出去什麼都不用做,就是去過生活。」葉名樺描述著在北歐雪地裡,冰雪晶瑩的光線是如何的反射、在短暫的日光結束後,看見滿天魔幻的極光,感受到在地人真實緩慢過生活的步調,浸淫在地景和天空瞬息萬千的變化之中,出自對大自然風景的崇高禮讚,而體驗到人與環境的關聯,藝術的價值,似乎也在這接近表現主義式的情感中產生,藝術家突然感覺到「準備好了」。

此前劇場版的《寂靜敲門》以「冰」為創作主軸,在三小時的作品中,觀眾可以感受北歐冬日陽光的變化,如同藝評人紀慧玲在〈身體如此成為風景──《寂靜敲門》與《野外》的身體感/觀〉【2】一文中描述:「身體的移動創造了空間 …表演者移動的位置,創造了觀看焦點,聲響與音樂也引導觀眾逡尋整處空間,但多時的節奏是緩慢稍停的移動,移動反而延滯了空間。可以說,身體布置了空間,或說身體於空間布署......觀眾不再採凝睇、觀視方式介入表演,而是游移視線、自我創造觀演關係,形成自己的空間感與參與感。」前次劇場版本的舞蹈,以裝置、泛音、電子音樂和影像建構出一個遙遠的國度,在這裡觀眾彼此的交談與裝置的互動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參與者保持著既清醒又像在做夢般的超現實感。

透過邀請觀眾參與來達到完成演出的概念,進一步在本次《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展演中推演,觀者被邀請由地下樓層進入,映入眼前的是全然的一片漆黑,在近乎失去方向感的昏暗迷霧中,觀者的眼睛逐漸適應黑暗,好像身體的感知全被打開了,從空氣的氣味、耳邊傳來淡淡的聲響中,感受到面前牆壁的深處一道側邊的轉彎,靠近,一個光線亮起,投影的圖片指引著觀者從牆邊繞過,走進更大的空間內,房間的深處,有著半開半掩的門,透過門縫鑽進一絲光線,這裏似乎設置有偵測觀者動作的感應器,在空間中移動時,觀眾會感覺到四周的投影和音樂,隨著移動路線的不同而改變,而牆面深處,巨大的螢幕影片中是放大數千倍的肉身和毛髮,放大的效果可以清楚見到身體皮膚上的每個毛細孔,而每個毛髮凌亂紛雜且巨大的線條形狀,感覺似乎與自身感官靈敏度全開的放大感受相呼應,隨著參觀者的移動在空間中發出莫名聲響的音樂,在陰暗而略顯詭譎的氣氛中,參觀的行為本身就帶有一種被操作之感。

真正的無人劇場,似乎是在這鬼魅之中,觀者成了演出的一部分,走在其中心理不自覺地懷疑著:這是否是場把戲?參觀者以為有演出,但其實是表演者在欣賞「參觀者懷疑之心路歷程」的演出?帶著疑惑的心情往樓上走去,原先陰暗鬱悶的環境,卻在二樓電梯門口打開時,瞬間轉換。二樓牆面的大排落地窗面,和灑在地板上的白色塑膠球體,讓整個空間充滿明亮的氣息,天花板用太空包形塑的複合懸吊裝置,裡面裝著白色再生塑膠顆粒,在整個展覽的展期中,隨著時間的遞嬗慢慢落下地板,白色塑膠細微顆粒撲滿在地板上,讓人想起小時候在兒童遊樂室中充滿彩色塑膠球的遊戲空間,滑進塑膠球裡總有一種莫名的歡樂之感。而這些縮小版的白色顆粒,在伸手觸碰時,輕輕滑落掌間,一旁的工作人員凝神專注,蹲在地板上,將雙手插入這些白色小顆粒之中,我也一作如是,手滑入白塑膠球推之中,緩緩移動的同時,也感受到塑膠微粒與手指皮膚的觸碰,和手臂滑入白色球體之間的視覺意象。在充滿白色微粒的巨大空間中,只有一排三座椅,中間那張椅子上放著一個耳機,當觀眾坐在椅子上開始傾聽耳機,傳進耳畔的是充滿祥和氣息的自然聲響:山間微風吹過的聲音、溪水河畔的流動聲,或是在海邊的漲潮落潮間的聲響,與不同的音樂變化。在二樓的空間裡,舞者在不可預期的狀況下悄然出現,就像觀眾在不可預知的期待中開始與四周裝置互動,再走上三樓的複合空間中,紅色的燈光映照在地板上,帶著點霓虹般的繽紛色彩,而三樓地板好似黏蠅拍一般充滿黏性,每個參觀時的抬腳踏步都是一陣嘰嘰嘎嘎的聲響,是地板與鞋底捨不得分開的共鳴,而在地板阻撓身體前進的黏稠感中,更讓人把全身的注意力都放到身體的重心上,全神灌注,凝氣屏神的專注在當下,進入一種靜心的狀態之中。

在這個美術館的展覽演出互動中,表演的完成,不再是依靠表演者的演出,反而是完成於觀眾進入裝置藝術之中,開始與周遭環境互動之際。《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邀請觀者進入劇場般形塑好的空間之中,讓觀眾自行與環境中的裝置感受,表演者的隨機出現似乎也不再重要,演出的呈現發生在觀眾開始與環境互動時,這似乎也暗示著表演者已死的概念(相對應於作者與死),在這個場域裡,既可以是沒有表演者,也可以人人都是表演者。在本次展覽中,有些觀者先行預約,選擇獨自一人進入到美術館空間,「在寂靜與獨身之中碰觸內在與外在世界的模糊疆域」【3】。編舞家從劇場版的《寂靜敲門》起始,在美術館中打造更為哲思充滿性靈發想的安靜展演空間,對比台灣生流不息的快速環境,煩躁匆忙而毫不停歇的過度工作、拼命窮忙,藝術家在城市中心裡,塑造出的一人美術館空間,似乎更是明確地諷刺了作為臺北人處在紛雜環境裡的的當代現實。

註釋

1、參見展覽介紹

2、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jhl/2015122803

3、參見展覽介紹

《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

演出|葉名樺
時間|2017/04/20
地點|國北師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過於簡約的元素,意義難以附著,懸置與覺察成為方法,創造於是可能。說到底,過程的簡單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把自己放在當下,無論是逃向何處。(樊香君)
5月
03
2017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9月
24
2024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9月
17
2024
他針對當代身體雕塑與城市風景的疊合與擴張,嘗試在物像與想像的透視中,以凝視手法來延展其作品有限性的通透之作。
9月
17
2024
主辦方與四位創作者的相互合作與調度,為平台找到了一種極具特色的策展方法。這不但使創作者本身能進行創作經驗的積累,更替主辦方蘊生了頗具辨識度的平台樣貌,承接過往不同單位的策展養分,進而開拓一條全新的大門與方向,將整場製作形塑出一種小型舞蹈節的流程與規模,使得四首作品能夠各自獨立之餘,也得以串聯成為一檔完整的製作演出。
9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