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好菜,一齣好戲《美味型男》
9月
02
2015
美味型男(紅潮劇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1次瀏覽
陳怡君(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戲未開演之前,編曲兼現場演奏的黃長頌自彈自唱了幾首歌,乾淨充滿感情的歌聲已經讓大家陶醉不已,特別撫慰了在傾盆大雨中趕去看戲的溼透的觀眾們。

「美味型男」梁允睿除分飾母親和他自己,再加上發展劇情之角色:主播、節目製作人、節目部人員和記者,總共六種角色切換自如,但演員身在這些配角時的表現,遠不如母親/兒子角色切換之間的衝突來的精彩。操著一口台灣國語,而且活潑愛說笑的母親-白米廚娘,有其豐富的故事和心理轉折,貌似一個大剌剌又粗魯的歐巴桑,但卻流露出母愛之溫柔細膩,特別展現在以下兩個片段:當兒子以為母親離開了,安靜準備菜單時,母親伸手為兒子撥頭髮(梁允睿反手撥頭髮),以及在最後母親即將離開時,為兒子提醒觀眾:「等一下允睿拿菜給你們吃的時候,記得跟他說加油!」母親的關愛和祝褔為全劇最動人的地方。

梁允睿飾演白米廚娘的篇幅略大於美味型男,雖然重要的線索和劇情發展是由美味型男來帶出,但更多時候是由白米廚娘在現場煮菜並講述母子之間的點點滴滴,包括與觀眾互動,她的鮮明性格和重份量的演出,使我們不禁有一種錯覺,錯覺白米廚娘才是真正生活著的人,而美味型男則是處於漂流狀態下的不安定靈魂,或許「家」並不是屋子,也不是故鄉,而是有媽媽在的地方,美味型男的孤獨來自於對母親有太多的愛與恨,卻無法好好的說明,所以直到最後一首歌,白米廚娘溫暖地表達對兒子的愛融化了彼此之間的冰山,美味型男的心也才得以釋放與沉靜下來。

音樂劇中歌曲絕對是關鍵,作為一個觀眾,「聽得清楚」和「感覺對了」就是加分的。但第一首歌曲我想並沒有發揮很好的效果,我們大致理解這首歌在表達媒體的真相與亂象不分,是透過多媒體投影和歌曲前的新聞台詞,卻不是歌曲本身。另一方面,演員梁允睿演唱功力高強不在話下,一人分飾多角時可以做聲音上的豐富變換,但唱歌時就無法克服這樣的難題,雖透過表情、表演和語言(兒子唱中文;母親唱台語)做出分別,但我們的確在白米廚娘身上,聽到說話與唱歌時聲音上的落差,不免有些可惜。然而整體來說,《美味型男》除了有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實也不失為一場聽覺的饗宴,黃長頌和梁允睿的演唱都如魚得水,可以令觀眾大膽去放心享受。

《美味型男》時而打破、時而建構所謂的第四面牆,劇場瞬間充滿家常菜的香味,而且強度出乎意料之外。再加上白米廚娘與觀眾互動熱烈,自由而機靈逗趣,觀眾席數度沸騰,一盤芹菜炒花枝就這樣一排又一排地傳下去,在劇場吃東西再也不是禁忌,而是一種溫暖的體驗。我想劇場作為一個讓故事與人相遇的空間,真實的交流或許是這場演出最獨一無二的地方。

《美味型男》

演出|紅潮劇集
時間|2015/08/29 18: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一人分飾兩角,在男女/老少之間的性別與世代差異中,豐富了不少音樂上的可能性。在母親鬼魂現身/附身時,以念經般之音調節奏唱誦母親書中的食譜步驟,是相當巧妙的設計。母子倆在節目中邊做菜邊吵架、賭氣的段落,就經由樂團如秒針滴答聲的固定節奏拍型,提供了合理的動機。(白斐嵐)
9月
09
2014
音樂為這場戲創造許多感動,聽到窗外雨聲聯想到兄長的死亡,進而引導出兄長遭火舌吞噬的悲劇,完全是八點檔的劇情設計但是在梁允睿充滿感情的歌聲中這一切都成立了。(連修偉)
11月
20
2013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