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好菜,一齣好戲《美味型男》
9月
02
2015
美味型男(紅潮劇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4次瀏覽
陳怡君(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戲未開演之前,編曲兼現場演奏的黃長頌自彈自唱了幾首歌,乾淨充滿感情的歌聲已經讓大家陶醉不已,特別撫慰了在傾盆大雨中趕去看戲的溼透的觀眾們。

「美味型男」梁允睿除分飾母親和他自己,再加上發展劇情之角色:主播、節目製作人、節目部人員和記者,總共六種角色切換自如,但演員身在這些配角時的表現,遠不如母親/兒子角色切換之間的衝突來的精彩。操著一口台灣國語,而且活潑愛說笑的母親-白米廚娘,有其豐富的故事和心理轉折,貌似一個大剌剌又粗魯的歐巴桑,但卻流露出母愛之溫柔細膩,特別展現在以下兩個片段:當兒子以為母親離開了,安靜準備菜單時,母親伸手為兒子撥頭髮(梁允睿反手撥頭髮),以及在最後母親即將離開時,為兒子提醒觀眾:「等一下允睿拿菜給你們吃的時候,記得跟他說加油!」母親的關愛和祝褔為全劇最動人的地方。

梁允睿飾演白米廚娘的篇幅略大於美味型男,雖然重要的線索和劇情發展是由美味型男來帶出,但更多時候是由白米廚娘在現場煮菜並講述母子之間的點點滴滴,包括與觀眾互動,她的鮮明性格和重份量的演出,使我們不禁有一種錯覺,錯覺白米廚娘才是真正生活著的人,而美味型男則是處於漂流狀態下的不安定靈魂,或許「家」並不是屋子,也不是故鄉,而是有媽媽在的地方,美味型男的孤獨來自於對母親有太多的愛與恨,卻無法好好的說明,所以直到最後一首歌,白米廚娘溫暖地表達對兒子的愛融化了彼此之間的冰山,美味型男的心也才得以釋放與沉靜下來。

音樂劇中歌曲絕對是關鍵,作為一個觀眾,「聽得清楚」和「感覺對了」就是加分的。但第一首歌曲我想並沒有發揮很好的效果,我們大致理解這首歌在表達媒體的真相與亂象不分,是透過多媒體投影和歌曲前的新聞台詞,卻不是歌曲本身。另一方面,演員梁允睿演唱功力高強不在話下,一人分飾多角時可以做聲音上的豐富變換,但唱歌時就無法克服這樣的難題,雖透過表情、表演和語言(兒子唱中文;母親唱台語)做出分別,但我們的確在白米廚娘身上,聽到說話與唱歌時聲音上的落差,不免有些可惜。然而整體來說,《美味型男》除了有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實也不失為一場聽覺的饗宴,黃長頌和梁允睿的演唱都如魚得水,可以令觀眾大膽去放心享受。

《美味型男》時而打破、時而建構所謂的第四面牆,劇場瞬間充滿家常菜的香味,而且強度出乎意料之外。再加上白米廚娘與觀眾互動熱烈,自由而機靈逗趣,觀眾席數度沸騰,一盤芹菜炒花枝就這樣一排又一排地傳下去,在劇場吃東西再也不是禁忌,而是一種溫暖的體驗。我想劇場作為一個讓故事與人相遇的空間,真實的交流或許是這場演出最獨一無二的地方。

《美味型男》

演出|紅潮劇集
時間|2015/08/29 18: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一人分飾兩角,在男女/老少之間的性別與世代差異中,豐富了不少音樂上的可能性。在母親鬼魂現身/附身時,以念經般之音調節奏唱誦母親書中的食譜步驟,是相當巧妙的設計。母子倆在節目中邊做菜邊吵架、賭氣的段落,就經由樂團如秒針滴答聲的固定節奏拍型,提供了合理的動機。(白斐嵐)
9月
09
2014
音樂為這場戲創造許多感動,聽到窗外雨聲聯想到兄長的死亡,進而引導出兄長遭火舌吞噬的悲劇,完全是八點檔的劇情設計但是在梁允睿充滿感情的歌聲中這一切都成立了。(連修偉)
11月
20
2013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