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觀演實驗《太平盛世的安全演習》
4月
27
2015
太平盛世的安全演習(不畏虎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1次瀏覽
譚凱聰(文字工作者、書店店員)

從地面斜斜投到天花板上的FB網頁影像,散落場內四周和觀眾手上的膠帶、手銬、安全帽和玩具,牆邊的帳篷、面具和雨衣,角落電視機裡被配上流行歌詞字幕改編成MV的新聞影像和動畫,演員抓在手裡的半身塑膠公仔────獨角戲《太平盛世的安全演習》空間氛圍幾乎就是自身演出狀態的隱喻:半成的裝置,紛雜散亂的空間,最終沒能真正「做點什麼」的表演。

整齣戲由危難情境、演員獨白和觀演互動橋段交錯而成。表演者以「演習」為引子來「入戲」,重現佔領立院、鄭捷屠殺、火災和親人病逝等突發現場,又在情緒激昂時突然出戲,絮叨著對一隻流浪狗的回憶,閒聊著「弱勢者/負罪者」和「演習的表演性」的課題。透過「演習時街道淨空,整個城市進入一種表演的狀態;演習結束,什麼都沒有改變」這樣的陳述,表演者不斷抽離、取消上一秒「演習」中恐懼、驚慌、暴怒、悲傷等情緒,在反覆自我消解的過程中,凸顯現代都市人對彼此生命經驗的疏離,及公共議題/新聞娛樂化的現象。

要實踐這樣的文本概念,有賴表演者在出入「演習」情境時創造明顯的氛圍反差,使觀眾在錯愕、被打出戲外之餘,開始獲得沈澱省思的機會。表演者此次趨於慵懶鬆垮的表演基調,是較可惜之處;如若不是單純的表演失誤,便可能是以為在肢體上不時出戲能幫助觀眾「跳脫戲劇幻覺」;實則明確劃分出/入戲氛圍,卻是《太》劇概念能否順利傳達的關鍵。

劇中數度出現的觀演互動橋段是《太》劇最具實驗潛力的部份。表演者開場時鼓動眾人起身堆疊椅子,堵住唯一的出口;數次拿自拍神器要求和全體觀眾合照;戴上安全帽與手銬引誘眾人踢打;戴上馬英九、陳為廷、柯文哲等臉孔面具化身「人肉沙包」任眾人玩弄,乃至於散場時不做廣播,表演者坐在地上持續滑手機直到終於有觀眾按耐不住,自行離開......這些段落都展現出表演者透過扮裝與被動姿態,促使觀眾行動(並省思)的企圖,現場也的確引出觀眾較一般看戲時更多的反應。美中不足的是引導方式:「人肉沙包」一段,即使不發傳單告知觀眾「請對我做些什麼」,也能透過表演者或樁腳主動牽引而達成,訴諸文字反而拖沓;表演者在扮演鄭捷一段中途出戲,要求觀眾配合尖叫,引導上也顯得生硬。

在現場影像方面,《太》劇屬於「不畏虎2015:插進來」系列跨界合作獨角戲的一員,由藝術家宋艾凌共同參與製作,呈現影像裝置。以成果觀之,改編MV、天花板FB網頁影像顯示現場合照等作法,擺飾和襯托意味居多,難以作為突出的影像裝置(如果不是多瞄一眼,我甚至可能忽略天花板的影像)或影響戲劇情節推進。這些影像裝置其實潛藏著現場合唱、畫面直播或網路留言反饋現場觀眾等不同展演方式的可能性,足以成為《太》劇不可或缺的環節;可惜這類變化未能出現,角落的電視機與投影機光影在散場時看來像是亟待發聲,最後卻欲言又止了。

整體來說,《太》劇在故事演繹和觀演互動的可能性方面有諸多實驗,而目前要克服表演/影像藝術實踐和文本概念之間遙遠的距離,需要的是更精細的表導演工作,或是更悠久的時光淬鍊。

《太平盛世的安全演習》

演出|不畏虎(沈威年X宋艾凌)
時間|2015/04/10 21:00
地點|當代世紀舞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