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古典現代舞的身影《家...回望》
1月
05
2016
家⋯回望(婆娑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4次瀏覽
戴君安(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婆娑舞集2015年作品《家...回望》是源自2015第八屆臺北藝穗節的作品,由藝術總監陳淑卿重整後,帶著幾位「非專業」的舞者們共同在六個鐵道邊巡演。他們在每一站的演出顯然都須因地制宜,因為這裡的戶外可能是別站的室內,而歷經嘉義、花蓮、臺中、新竹、臺東場後,他們在高雄橋頭糖廠鐵道邊的十鼓文創園區完結旅程。這場演出沒有固定的表演空間,隨著表演者的引導,五個段落分別在園區內的不同場域進行。

第一段是在一個長形的室內空間進行,室內有一道玻璃門,四位白衣女子置身於關起的玻璃門後,觀者則被隔離在玻璃門外。前面兩位舞者的裙襬拖曳身後,另兩位則拾起她們裙擺的尾端,拉出了兩道垂墜的長條形。隨著前面兩人的身形轉動,後面的兩人也跟著左踏右移,後者彷彿是前者黏在身後、甩不掉的包袱,無論如何扭動也無法將其擺脫。這是暗喻女人的宿命嗎?還是每個人心中都可能存在的牽掛?當她們推著披掛衣物的框架移動時,顯露出身心有如受困於囹圄的無奈。在中段後,盤根錯節的老樹影像投射在她們背後,樹影反射在舞者們的身上,形成交疊的身形,這景象宛若闡述遊子的心緒,惦記著家門前的老樹,亟欲分身返家。將舞者與觀者隔離的玻璃門好像劃出了兩個世界,觀者從透明玻璃窺視屋內女子的舉動,而屋內的女子則不知窺視者的存在,隨意的在狹窄的室內空間移動。

隨著兩位身穿和服的年輕女子引導,觀者來到屋外的走道,路邊的小音響播放著日語唱的《望春風》歌謠,幻燈片的影像投射在灰色牆壁上,黑白相片中的兩位和服女子正拾級而上的走在石階上,接續著幾張黑白相片也是舊日庭園之景,現場的兩位女子也開啟了一段日文對話。對於不懂日文的人而言,雖然她們的台詞聽來不知所云,表演也顯得生澀,但在星光乍閃、冰晶月照之下,仍能使觀者略感此情此景在繁盛時期的風貌。不過,這一段的時間安排顯得過長,再加上兩位表演者與幻燈片的交替呈現不是十分洽和,常使觀者感到失焦。尤其是表演者的動線不一致,老令觀者以為體位錯置,有時表演者想和觀者互動,表達卻不明確,令觀者感到不知所措。總之,這個說戲非戲,看舞不是舞的段落,大概只能以「懷舊」來形容吧。

到了第三段,群眾被引進另一個屋內,這是目前園區所經營的民宿。在大廳內,披掛衣物的框架再度出現,兩位紅衣女子推著框架,各自揮著一塊大紅布相對而舞,另一頭的架子上披著大紅紗巾。隔不久,兩位女舞者先是將大紅布披掛在框架上,改以紅紗巾起舞。接著,她們將框架圍成小方格,讓身體隱入其中,再抽身於其外,推著框架前後左右的漫步,她們看來像是在自己的生命框架內外掙扎,試圖脫離被禁錮的身心靈。接著,一名男子走進她們的天地,和兩位女子共舞,彷彿要與她們共生共存,又像是要帶他們走出設限的生命空間;但當他走進紅色圍框時,卻又像是讓女子多舛的命運增添更多波瀾。男子並沒久留,僅僅一陣短暫的共舞,旋又走出她們的世界,默默離去。在這段的尾聲,兩位身著復古洋裝的年輕女子走進屋內,將觀者引導至屋外大樹邊的廢棄溝渠旁。

這棵大樹儼然是在第一段影像中的樹影化身,它半裸露的根部盤結在溝渠旁,溝渠中滿佈砂土、落葉、雜草和大小石塊,男子倒在石塊上如身在礦坑中。男子緩緩在溝渠中掙扎前進,此時傳來收音機的新聞廣播,正在播報有關1984年發生的梅山礦災,讓觀者有光陰倒流之感,當年那每看每鼻酸的電視新聞畫面一一回轉眼前。接著是一段工人母親的自白,男子也在溝渠中奮力翻身、滾動,好像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為生存而打拼。最後男子從溝渠翻越上了地面,慢慢口述離家與想家的心情,雖沒有狂吼嘶喊卻能絲絲入扣的讓觀者感同身受,即便是細微的穿衣動作也都堆滿無奈的情緒。有別於先前的幾個以女性觀點為主的段落,這一段則陳述男人的社會使命與家庭壓力,意圖破除男人不訴苦的刻板印象。

最後一段移至另一個空曠之地,四位女舞者身穿黑色輕紗洋裝在草坪上婆娑起舞,皎潔的月光下,雖然寒風徐吹、地面不平且偶有凹洞,她們卻顯得閒適安逸,遠方爾有幾列區間車從她們身後緩緩駛過,這渾然天成的背景益發助興。不久,她們走出草坪,來到小路邊,坐在小桌旁的椅子上,手持飲料杯,好像與閨密正在閒話家常。可惜此刻只有一桌二椅供表演者使用,無法讓觀者加入其中,難能如節目冊所述:「這次您不是舞台外遙遠的觀眾,這回,您身在其中」。最後,她們起身移動,男子也翩然加入,他們一同談笑共舞,動作自然不浮誇,情緒也不再如前幾段般凝重,而是喜樂充滿,神情愉悅。在舞步輕移中,他們緩緩進入屋內,將這場鐵道邊的舞蹈巡禮畫上最終的句點。

對於看慣由所謂「專業表演者」演出的人來說,可能會對婆娑舞集的成員提出各種質疑,因為其四女一男表演者的身體和表述能力很不一致,或可說落差甚大。但我卻深深反思:如何定義專業?誰可以跳舞?誰不能跳舞?在我看來,他們的身韻動律有別於時下常見的形式,他們既沒有爆發性的情緒表達、技巧精準的躍轉,也不是舞蹈劇場式的演繹;倒可稱之為古典現代舞,充滿延展性的肢體屈張與含蓄的寓意表達。看著他們跳舞時,時光宛若倒回三十年,呈現著七、八○年代或更早之前的唯美形式的現代舞,早期的林絲緞、林麗珍或孫慶瑛的身影於焉浮現。然而,婆娑舞集是否將依此形式延續成其一貫的風格則尚未能論定,其未來發展需要持續觀察。

《家...回望》

演出|婆娑舞集
時間|2015/12/27 19:30
地點|高雄十鼓橋糖文創園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