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無明的盡頭回望《潮》
3月
13
2017
潮(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599次瀏覽
葉根泉(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無垢新作《潮》的啟始,一如之前的作品,先由兩旁緩步入場的鼓手坐定,屏氣凝神敲響第一聲僧波鑼。舞台上白色水痕漫漶的布幔如卷輻緩緩昇起,此時才顯露出在布幔底下一具側躺成峰白塗的身軀,且沒看到其首。猶如張照堂早年的攝影作品,無頭之裸身,在燈光照明下,所視僅為骨頭嶙峋排列的背影。直到身軀坐立,身體最重的中軸──脊椎,即完全展示在觀眾眼前。無垢身體技術的訓練重心就是以脊椎為中心軸,此為能量輸送的管道,身體運作由核心帶動。【1】

飾演白鳥的女舞者吳明璟,隨著逐漸加進來女歌手許景淳的祖靈吟唱、低緩如心跳的鼓聲,從尾椎開始啟動身體。軀幹以極仔細而緩慢的速度,以氣引導脊椎一節節的堆疊延展,將脊椎從下到上分成八節:尾椎、薦椎、腰椎、胃椎、胸椎、肩椎、頸椎、頭椎。意念由氣沉丹田移向肛門、尾閭,由會陰穴提升到百會穴再循環至丹田復始。【2】這是無垢平時身體訓練的重要步驟,卻被無垢編舞家林麗珍挪用置放在此次《潮》的開頭,既顯明無垢舞蹈劇場身體的殊異性,亦是重溯初心的姿態與一生的明志: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亦如無垢舞蹈劇場成立於1995年,二十二年來以站樁單一沈悶的工夫,集中全副的心緒精神,才細細打磨完成四支作品。

鼓聲漸趨急遽,這時才看見白鳥揚起頭甩動,一頭烏黑的長髮如瀑曳洩出來。身體並隨鼓聲進入到「靜坐鼓」──從脊椎中軸慢慢的把身體給盪開來,漸漸達到最強大能量的延展空間,從中軸一直擴散到四肢末梢。當靜坐鼓做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整個身體就會鬆開來,舞者會要求自己盡量朝向一個極致的方向,把身體盪開來。只見白鳥隨著鼓聲漸漸變大,感應到的能量越強,身體隨著加大鬆動的弧度。從最開始時脊椎拉長,漸漸節與節之間都能找到各自的鬆動空間,若每一節脊椎之間的空間都能放大,如同無垢舞者鄭傑文形容「整個鬆動的脊椎將會如鞭」【3】脊椎鞭行圓轉,若超過了原本靜坐的重心,則會自動轉化成別的姿勢,重新找到平衡,如從盤坐順轉為跪坐,或從盤坐打開雙腿,甚至順勢站立。

這段歷時超過二十多分鐘,多達六百多次的甩頭,看見舞者一人獨自對抗著自己身體的極限,有時力竭但又旋即拼命奮起,我在觀眾席內多次被這樣的能量激盪得熱淚盈眶。聯想到林麗珍的訓練裡,每個「再來一次」都引領著無垢舞者比原有再多一點,所以極限總是有彈性再拉大。亦如鄭傑文所述:「人力原本有時而竭,想要表達出時間的超限無垠,要以舞者一己之身來表達求大求遠的至動狀態,就是每次對極限的試探。」【4】但這不僅只是到達「精疲力竭」為止,而是「盡力」把一個簡單的動作做到極限。

唯有如此將自己的身體完全奉獻出去,才能達到讓舞者的身體出神(trance)的境界,觀眾亦可能在參與觀看的過程,被引導進入到中介意識的出神。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woski)說明出神的狀態,是一種特殊的、劇場的方式來入定的能力:「這只是個『付出自己』(giving oneself)的問題:一個人必須在個人最親密的內在裡全然地、信任地付出自己,如同為愛獻身一般。」【5】這亦是《潮》作為林麗珍「這是一個使命,做一件我該做的事情,完成之後,這應該就是我最後的作品」【6】帶給觀眾最後的獻禮。如果要在無垢的作品中,挑選出最能代表林麗珍的精髓,此一支白鳥最後的「天鵝之歌」恰恰吻合。

終於當白鳥的身體倒下,如同瀕死前最後竭盡殘遺的力氣,迸發釋放出淒美的哀鳴。接續林麗珍後面呈現的片段〈無形〉,確實讓《觀》裡面的白鳥,再次死於舞台上。但這裡的死亡亦可視為另一次重生,猶如浴火的鳳凰、生命的輪迴循環,再次昇起。然而《潮》後面〈遙想〉、〈引路〉、〈無形〉、〈芒花〉、〈引火〉、〈觀止〉,皆為過去「天、地、人」三部曲:《醮》、《花神祭》、《觀》作品的回望,正如林麗珍受訪時所說:「在回溯的時候,會看到我自己的影子。」如以無垢情感上的回顧,這樣片段的拼貼有其時間延續與創作生命的意義所在;但就作品而論,這樣集錦式的片段復刻版本,未能在架構組合上有所聯結,亦不能重新翻轉過去作品內在的意涵,特別是放在開頭如此重份量的〈溯〉、〈潮〉之後,更顯得後面重複的輕薄。

這亦是無垢接續下來,所要面對「後林麗珍時代」的問題。如果《潮》真是林麗珍最後的作品,無垢舞蹈劇場真能單靠演出「天、地、人」三部曲與終章《潮》而存活嗎?一個舞團再無持續的新作發表,尤其是無垢的身體技術訓練是需靠經年累月持續浸潤修練而成,後繼的舞者真能獨挑大樑,接下林麗珍編舞的美學與實踐的重責大任嗎?特別是無垢如此重視平日修行大過於表演的團體,表演反而成為是修行的方法之一。因此,無垢的舞者不管在舞蹈方面,或是生命的層面,均把林麗珍當作老師,或是精神的上師(Guru)。這樣的精神導師退位下來後,往常林麗珍以「當頭棒喝」的方式,去激發舞者的潛能,破除平日習以為常的依賴,師徒關係彼此互動所形成的倫理關係,一旦有所更動改異,無垢會是現在的無垢嗎?

林麗珍受訪時說:「藝術就是『缺』,從『缺』裡,找到出路。」【7】但當《潮》的最後,亦如前三部曲的作品結尾,響起《心經》唸誦的聲音。《心經》所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似乎在反證根本沒甚麼無明的狀態,並不是以摒棄自我的感官感知,來換得所謂內在的安靜,因為這種安靜的本質也是無。即使想要努力追求沒有無明的境界,真實卻是沒有「無無明」這樣境界的盡頭,表明想要追求心中平靜的狀態,亦是「空」、「無」。因此,圓滿亦是空、缺憾亦是無,唯有當下,才是真正的存活。《潮》的回望是圓滿、抑是缺憾,靜靜留待潮來潮往的時間來明證。

註釋:

1. 李銘偉 (2006) 〈藝術創造為文化資產再現風貌,以無垢舞蹈劇場作品《觀》

為例〉,《桃園縣社區文化資產守護研討會》,頁3。

2. 莫嵐蘭 (2009) 《轉生心像之劇場演現:探析無垢舞蹈劇場的步行美學》。台

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舞蹈組碩士論文,頁93。

3. 鄭傑文 (2010) 〈究竟肉身──略說無垢舞蹈劇場的身體觀〉,《十年一《觀》》。

台北:中正文化中心,頁90。

4. 同註3,頁96。

5. 鍾明德 (2013) 《藝乘三部曲:覺性如何圓滿?》。台北:台北藝術大學,頁74 註22。

6. 張懿文、李時雍 (2017) 〈專訪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林麗珍 把故事說完,

就是我最後的作品〉,《PAR表演藝術》290期(2017.02),頁50。

7. 李時雍 (2017) 〈潮騷洶湧,只為那「缺」的追尋:《潮》排練場側記〉,《PAR表演藝術》290期(2017.02),頁44。

《潮》

演出|無垢舞蹈劇場
時間|2017/03/10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遙想〉一段中,首席男舞者鄭傑文與首席女舞者王芊懿的雙人舞,兩人如此地接近彼此,卻又將觸未觸,傳達了愛情千絲萬縷般的纏綿,宛如嫋弱的折磨。(陳祈知)
3月
25
2017
經典的形成透過不斷重複搬演,而又加強經典的位置;《潮》則像是作為一面鏡子重新反照天、地、人,以刻意「以新復舊」、「自己看到/重複自己」,來對「經典的生產過程」提出另一層帶有強烈自省意識的發問。(汪俊彥)
3月
24
2017
創作者悉心展露人間愛別離苦、怨憎與求不得的心態在二、三段中如潮水般不斷湧現,也唯有行正、種善方能超脫人天,但是三個段落都能看到與前幾個作品類似的身影,不免讓人失去如第一段般的震撼,而阻礙了向下思維的開展。(鍾伯淵)
3月
20
2017
《潮》像是時光旅行帶著你在不同的時空情境間穿梭,你卻不禁感到疑惑,只覺得舞者們似乎比你記得的跳得更好,好像時間不曾讓人老去,卻臻至完美。 (陳代樾)
3月
15
2017
無垢舞蹈劇場的視覺和諧美感之境,似乎是透過人物角色與空間的社會地位階級分配下所造成的結構美學。在主要角色舞動之時,必以跪姿虔誠膜拜之態靜置於舞台空間。這樣「神格」「部署」「階級化」的舞蹈結構設計,如今重新思索卻有更深入的社會、性別與階級意涵在其中。(石志如)
3月
13
2017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