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邊的低語《那面墻》
10月
26
2021
那面牆(種子舞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8次瀏覽
蔡億霖(表演藝術工作者)

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人們的生活樣態被迫逐漸改變,種子舞團透過舞作,闡述著那些在人類社會中,原先存在的與逐漸成形的,有形與無形的「墻」,也是創作者對當今社會形態最直接的叩問。

舞作之初,四座大型框架置於左舞台處,一位舞者的出現打破了實驗劇場內的寧靜,不疾不徐地進入觀眾的視線,直線排列的框營造出一種猶如隧道般的禁閉感,隨著舞者的動作與位移,隧道推移成了四面墻。運用框型道具的可穿透特性與舞者的肢體運行,在舞臺上製造墻內墻外的游移感受,讓墻的意象多了幾分想像。

具有張力的動作是舞作中的一大亮點,如同鈴木忠志的論著《文化就是身體》中所述的概念,身體是最直接的體現,種子舞團的舞者們透過精準的肢體運用,向觀眾完整地呈現了該團獨特的動作語言與文化積累。另一個吸引筆者目光的部分是舞作中多段雙人舞的設計,黃文人與卡比都萬.卡拉雲漾利用身體的位移、重心擺盪與動力轉換,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性的撐舉動作。除了托舉技巧外,在整場演出中,時常出現兩位舞者的對稱或相對位置的動作設計,塑造出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隔閡,清楚地展現演出主題墻的概念。在畫面的呈現上,整齊劃一的群舞、流暢的場面轉換與調度,充分體現創作者對於演出氛圍掌握的細緻度。

道具上的黑紗與LED燈條,讓畫面呈現3C產品的螢幕質感,為舞作增添了科技感。無力倚靠的墻邊、孤立無援的墻內、阻絕窒礙的墻外、低聲囈語的墻角、自處無鶩的墻上與混暗交雜的多墻之間;獨自一人眼前的墻、兩人相互依靠的墻、群體意識築起的墻以及觀眾旁觀者視角的墻。在實驗劇場內觀眾可以從正面及左右兩側觀看舞者的表演,創作者利用演出場地的多視角特性,將觀眾的視線與舞者的表演面向巧妙放置,讓墻外與墻裡的意象可以在同一舞段中同時清楚地被呈現。《那面墻》空間運用多元,透過不同的空間感設計及個別舞者具特色的肢體語言,賦予各舞段不同的意義,將舞蹈的詩意與觀眾情緒緊扣,也呼應此次演出的創作元素中對於社會時態的探討。

現代人的自我意識高漲,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裡,我們都以自己為主要思考點,漸漸地在本就有限的生活空間中強化了視野的限縮,也限制了我們對於生命的想像。加上現下科技產品使用頻繁的社會中,人們已經習慣透過螢幕互動,無形中築起了那道巨大的科技冷漠之墻,也加速拉遠了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在尋求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中,人們常因迷走於心墻之內所帶來的困惑而選擇放棄或遺忘最初追尋的意義。喚醒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打破每一面高築的心墻,將會是人們在現今社會中最值得安放的寄託。

《那面墻》

演出|種子舞團
時間|2021/10/16 19:30
地點|屏東演藝廳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那面墻》中舞者之強,甚至能攀上鐵架而無礙,各種獨特的身體語彙,也能夠被看出種子舞團在創作期間所花費的精力,與其探索的慾望等等。這股直撲顏面的爆炸力,相較於其他創作者的冷冽、優美等肢體的不可明說,創作者黃文人的態度已然相當明顯。(簡麟懿)
11月
25
2021
在當今2021年後疫情時代,不同樣態的墻被肆無忌憚地築起,限縮了我們自由的生活空間,種子舞團在這個時間點搬出新作《那面墻》,就像是對現今社會提出了大哉問,這「墻」究竟是誰築起?而我們又該如何逃離這墻所築起的框?(林耿邦)
10月
21
2021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