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液行男《少年金釵男孟母》
5月
01
2017
少年金釵男孟母(創作社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8次瀏覽
王威智(社會人士)

1、汁液是主詞,行是動詞,男應是代名詞。

2、盜聽來的真實對話之一。

觀眾A:妳睡了上半場太可惜了。

觀眾B:是喔,我有努力不要睡,但我覺得有點無聊,太長了。

觀眾A:但床戲很精采,感覺得出來有情欲流動。

觀眾B:下半場我會認真看。

忍不住想看這兩位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大德的樣貌,台下跟台上一樣精采。

3、後半場配角要追那個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個高中生小屁孩寫的情書能被不相干的人保留那麼久?我是否見到了拉岡式(Lacanian)的信件?什麼樣的無意識為那封信所區隔、標記,讓這封信可以歷時地不斷回歸,成為配角的恐懼,推動後半場劇情支線的手法?

4、衣服好美,徐華謙和徐堰鈴/許季芳和尤瑞郎的床戲正是因為華美服裝被一件件剝除,才顯撩人心亂。是男是女並不困擾觀眾,不過,我更想見到激烈的肉體碰撞,可以見到汁液飛散的那種,想多看一點醜陋的掙扎,高潮的阿嘿顏。不過,尤瑞郎自宮卻是被許季芳以人工呼吸叫醒,實在挑戰了身體認知的極限。

5、上面這樣講會變性騷擾。在齣討論、玩耍性別流動的戲中,曝露演員生理性別是不被容許的。觀眾知道真實為何,大家要的是幻想,劇場其中一種面向終究是意識型態機器。

6、盜聽來的真實對話之二。

觀眾A:我喜歡。

觀眾B:我也喜歡,看得出來性別換來換去的。

觀眾A:我也是。不過孟母我看懂了,可是金釵是什麼意思?

金釵被去性別、去存在,孟母卻傳達到觀眾心裡。這是否暗示母性仍然是差異化的結構機制,超越於性別之上的不流動,亦同時成為生產性別翻轉的場域?

7、黒人問號。許承先恐同這麼久,被陳念祖這麼一抱,內心冰山就噴火了。或許這才是真實,無關性別,只在於有沒有遇見對的人。

8、忍不住在意,尤瑞郎/娘換上男裝,王肖江換上女裝都是舞台外發生的事。知道這是向《九重天》(Cloud Nine)致敬(台灣有誰不是?現代劇場人大多是西方劇場的產物),可是不太一樣。《九重天》有大量的角色獨白作為心境剖析,所以轉變在視域之外多少能夠想像;在此,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魔術一般,性別成了景觀,既沒先後,亦無所止。

9、舞台那布幕張來闔去,配上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比翼雙飛的文化刻板印象,讓我不禁想到衛生棉。是的,這又是另一種刻板印象了,是我身為觀眾的物件聯想。請挑戰我,再美得殘酷一點。不過,劇場的形式美有南管在就很棒了。

10、心理時間和戲劇時間的長度不一,所以可以把民初和60年代申連,將恐同與恐共給配對。「你要知道BL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大時代的抗力。」友人如是説,但到底是BL有歷時性,還是恐共是歷時性的存在?要找出表象的共通處並不困難,挑戰在於共通處之外的差異到底為何?歷史的性別是什麼?

11、最終本劇提出了很棒的難題。歷史在此成了戲劇敘事的基礎,只是台灣的難處恰恰在於歷史不是敘事,而是真實的體驗與苦難來源。非線性、螺旋的歷史,曲率該如何計算,わたし、気になります(《冰菓》,千反田爱瑠)。

《少年金釵男孟母》

演出|創作社劇團
時間|2017/04/22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讓演出提示家庭多元組合的可能性與家庭當中形塑的刻板印象之外,也擺脫了家庭是為了延續香火的價值觀,更試圖指出家庭中性教育的重要性,讓觀者可以思考:性既然存在,但在家庭教育當中卻成為空白。(蘇恆毅)
10月
30
2018
說書到底是誨盜誨淫還是倫理教化?在李漁那裡明白二分的事,在周慧玲這裡變的曖昧難解,而這曖昧難解正是《少年金釵男孟母》透過時空相對論,辯證思索情慾模式的常與非常,提出來的慾望倫理學命題。(許仁豪)
10月
30
2018
瑞娘極力避免承先「重蹈覆轍」背後指涉得是當年自己以陰柔氣質試圖進入體制引起的悲劇,如此的恐懼不僅和現今主流男同志族群對於陰柔性別氣質的賤斥遙遙呼應,也反過來映照出世代之間的身體轉向。(吳旭崧)
5月
11
2017
以現代的性別理論去觀看,容易跳脫古典語境而落入以今律古的框限。《少年金釵男孟母》作為一個「再創文本」,是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去重新檢視人如何面對情感與自我的過程,才能夠在理論所建構的論述之外窺探此作之所以動人之處。 (吳岳霖)
4月
26
2017
想要遠離南風者,南風者卻偏偏像個命運開的玩笑般如影隨形地轉世降臨,在不同的時代遭遇相同的與眾不同,體驗著相同的歡愉、痛苦,冥冥之中似是注定了這一切都將傳承。(張峰瑋)
4月
17
2017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