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氣味,直面靈魂《四氣五味》
10月
31
2017
四氣五味(李東揚 攝,InTW舞影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7次瀏覽

演出:InTW影舞工作室

時間:2017/10/28 15:00

地點:台北市納豆劇場

文 高若想(政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前往觀舞的路上,我有些緊張。生長所謂西方現代性的,我對中藥既抗拒又陌生,路過中藥店時總是偷偷秉住呼吸,人生唯一吃中藥的經驗苦得讓我泛出淚來。InTW影舞工作室《四氣五味》的文宣上,寫著以中藥入味,結合視覺與嗅覺體驗,又說有觀眾互動……該不會,現場逼觀眾吃藥吧?

走出大稻埕的納豆劇場,想到方才的緊張,覺得自己真是太小看現代舞、也太小看「氣味」這回事了。舞者當然沒有逼觀眾吃藥,但藥材的氣味,已經透過舞者的身體,深深沁入我的脾胃。或說,在舞者們的引導下,觀眾得以舒張鼻翼與唇舌,放鬆地浸泡在整個城市的氣味中。

舞作分成五個部分,四支獨舞分別詮釋了酸、苦、辛、甘的味道,最後的群舞帶出觀眾互動。第一場,「酸」,在乾冰白霧繚繞,以及彷彿來自千百年前的淙淙水聲、心跳聲中揭開序幕。一身白衣的女舞者,有如破卵初生的蛇蜥,爬行、攀附,剛要開始認識世界,淌著口水、嘶鳴著,尋找氣味的來源。

第二場,「苦」,在經文般的中醫藥口訣聲中,裸著上身的男舞者踏入二樓的迴廊,他背對著觀眾,肌肉的線條像是對映著某種中醫藥的原則,堅毅、忍耐、刻苦。口訣聲不時跳針,有如身體的氣結不順,舞者不時痙攣、抽動,有如歷經苦味的灼燒,愛撫自己像是疼惜他人的苦痛,旁白低聲說,人在愛中被感受所傷。

第三場,「辛」,女舞者演出中藥材本身,在環繞全場的臼杵聲中被研磨、搗碎;第四場,「甘」,成串拳頭大的乾冰泡泡滴落在男舞者的身上,俏皮的與舞者玩耍。直到紅色燈光打落、警報聲響起,舞者頓時化身為乾僵的莖葉或爬蟲,被包藥紙圍困、裹覆----方才原生對氣味的愉悅享受,如今自己成了他人享受氣味的來源。

酸、苦、甘、辛,用舞蹈來表達氣味,再適合不過了。氣味直接刺激感官,直逼最原始的身體知覺,擾動情緒與記憶,人與自己身體的對話,無可迴避。當代人們生活在理性牢籠中,往往與身體疏離,沒有餘裕讓食材、藥材透過口鼻感官,向我們訴說關於人與自然的亙古的故事。而舞蹈,帶著觀眾回到身體,用身體品嘗氣味,讓氣味帶著我們直面自己的靈魂。

因此,舞作最後設計的觀眾互動,顯得更有意義。觀眾受邀上台,在舞者的引導下隨之舞動,有如藥材般漸漸熟成,再經捶打、杵磨、測量,包成藥粉。舞者口白,治療失戀的方劑是什麼?枸杞、橘皮、眼淚,用紅茶調味。是的,中藥不為精準的抑制或舒緩病痛,而是調理生活的媒介。最後,台上的觀眾舞者,被煎熬成一帖良藥。美妙的舞作,或許不會是醫癒觀眾的強藥,而是像中藥一樣,使所有歷經舞味體驗的觀眾,成為自己的良藥,餘味留存。

《四氣五味》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