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古樂風華《向巴哈致敬》
6月
18
2012
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1次瀏覽
任心皓

一九九五年,在柏林愛樂音樂總監阿巴多帶領下,樂團演奏了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美妙的經驗讓團員們深受感動,由Rainer Kussmaul集結一群對巴洛克音樂執著的團員成立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本次台灣的演出,主要是向巴哈致敬。」樂團執行長Orlovsky表示,「布蘭登堡協奏曲是巴洛克音樂史上的里程碑,我們也選了兩首賦格,來增加一些新的小品演奏,這些為弦樂所作或為弦樂及雙簧管所作的賦格,不曾在台灣演出過,希望這會是聽巴哈曲目上的新體驗。」

長笛客席Jacques Zoon選擇有別於金屬長笛的木長笛詮釋《b小調第二號管弦組曲》,音色貼近於古長笛的醇厚,卻又不失音量的表現。組曲型式來自於法國舞蹈與歌劇,由莊嚴平衡的序曲展開,接著是一連串不同風格的舞曲。笛音清澈甜美,演奏技巧繁複又靈動活潑,與小提琴、大提琴和大鍵琴時而競奏,而有時又彼此唱和著。其中在Sarabande(薩拉邦德舞曲)與Menuet(小步舞曲)中,可以聽出韋瓦第的協奏曲風格;而Badinerie(戲謔曲)中以飛快的速度充分展現Jacques Zoon的絢麗技巧。

雙簧管客席Christian Hommel在《g小調為雙簧管與弦樂所做的賦格》中以溫潤和諧的音色,與數字低音樂器流暢地互動。寬廣的吟唱風格為首展開,接著由強烈而戲劇化的段落與平和安靜的段落交織著;在樂段銜接之處,音樂家們以巧妙而自在的風格轉換甚是迷人。

《G大調第四號布蘭登堡協奏曲》由一把小提琴與兩把木笛的對話演奏主題。本場音樂會的首席Bernhard Hartog,以小提琴高超的技術引領樂團,音樂情感充沛展露無遺。而木笛的音色質樸純淨與小提琴的華麗表現,巧妙融合互映,予人舒爽愉悅的心情。第二樂章行板,小提琴與木笛相互泣訴與憐惜,令人動容。第三樂章急板,小提琴顫音的爬行樂段激起觀眾情緒,進入聽覺的高潮。因國家音樂廳場域過廣,兩把木笛與樂團的合奏在音量上顯得吃力;除了木笛客席Vera Petry,另一把木笛由Jacques Zoon身負重任,畢竟長笛與木笛在氣息的調節與嘴型的控制上頗異,Jacques Zoon對於木笛吹奏顯得生硬,無法展現木笛婉約的音色質地甚是可惜。

由大鍵琴、小提琴與長笛擔任獨奏樂器的《D大調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充滿能量,尤以獨奏樂器聲部間的旋律對話迷人。大鍵琴演奏家Raphael Alpermann於第一樂章一長段大鍵琴獨秀的裝飾樂段,仰賴快速音群旋律流暢地將情感自然地奔放宣洩而來。筆者深受音樂感動的同時,一位小提琴女團員闔上雙眼,微笑享受音樂的畫面,至今仍迴盪在腦海中。

慕尼黑音樂院巴洛克大提琴教授Kristin von der Goltz為全場唯一的大提琴演奏家,運用豐富的肢體表達串起了眾小提琴家與大鍵琴演奏家之間的音樂連結;特別是在聲部間的樂句銜接時,臉部充分的表情與團員們密切地互動成為全場焦點。看她自在滿足地享受音樂,對筆者而言更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啊!

巴哈在世時,以管風琴音樂家的身分聞名於世。他的宗教音樂、管風琴、合唱作品,以及其他器樂音樂都有著一股熱情,在表象自由下是極為嚴苛的紀律。巴哈對位法的使用相當高明且創新,他錯綜複雜的作曲風格通常包含了宗教意涵與命理符號,似乎完美契合於深奧的拼圖密碼中,至今仍另音樂家們驚奇不已,史上最偉大作曲家的盛名絕非偶然。

《向巴哈致敬》

演出|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
時間|2012/06/1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