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歷史脈絡的改編《愛不逢時》
5月
09
2015
愛不逢時(藝佰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1次瀏覽
楊皓麟(社會人士)

打著「當莎士比亞遇上臺灣,當羅密歐與茱麗葉生於枋橋」的名號,臺藝大戲劇系100級的畢業公演《愛不逢時》以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板橋作為移植時空。創作者們透過懷舊基調包裝主題,欲使觀眾產生浪漫、回顧與收藏的情愫。然而選擇一個遙遠記憶的年代,其製作卻充斥諸多歷史特例、非典型樣貌,除了讓觀眾對日治時期的印象產生混淆、模糊、錯亂,似乎更顯得創作者無法帶領觀眾感受或思考1930年代的歷史意義,也難以在此脈絡下衝撞出新意。

以《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家族仇恨下的愛情悲劇為梗概,此次製作利用附有三道拱門的石牆陳設出一景到底的宏偉舞台,搬演日治時期楊平佑與徐千尋追求自由戀愛的淒美故事。一開始廖姓警察大人便對觀眾提及「為了方便觀看,全程使用國語」這般便宜行事之詞,究竟為創作者的權宜之計還是其輕忽語言本身的力量,尚有待討論。然而,演出並無日本名字的明顯蹤跡,故推判可能為1937年前尚未皇民化的時空。這段期間百姓應是使用台語並受日語教育,接觸西方思潮、建設、流行文化,台灣社運團體、本土文化萌芽,卻籠罩嚴苛警察制度的政治抗日運動時期。創作者為何選擇這樣的背景,勢必成為觀眾好奇並加以檢視其意義的重點。

從史料上談,清代台灣的分類械鬥經過數代之後,漳泉一類的恩怨已然淡化且不為人感興趣。日本治理期間,台灣意識的萌芽和警察機構的建立,更減少了家族間械鬥的產生。因此改編中杜撰的楊徐兩家武鬥世仇氛圍,似乎不易在高壓政權的背景下為觀眾信服,更別提台灣人民居然能目無王法持武士刀在街上砍殺。再從跨文化改編上來談,原本Montague與Capulet兩大家族的瘋狂械鬥,是因歐洲君王軟弱無能,使地方勢力橫行霸道,在戲劇中反映封建秩序被日益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和新興資本主義挑戰。而將兩家之爭移至日治時期,是否能夠解釋為創作者意圖呼應台灣受高壓政權下民族自決的嚮往,抑或有消除日本殖民統治負面印象的企圖,觀眾不得而知。這類潛藏在故事背後的思想詮釋,皆因改編的篇幅或方向取捨,不易在此次製作中彰顯,也難以感受楊徐兩家之恨意與造就悲劇結局的衝突。這些創作上考究的特例也好、杜撰也罷,事實上都缺乏歷史意義的展現,鮮少對原著產生互文交流。觀眾只能從創作者曖昧不明的設定中猜測、懷疑。

有意思的是,導演在面對愛情或是女性地位的刻畫上,似乎費了不少苦心。「愛情、性、死亡」三者在莎翁原著中便有令人玩味的交互影響關聯。此次製作中,廖火成(原Mercutio)及乳娘充滿性暗示的對白及逗趣的身體語言,皆展現低俗文化與性的喜鬧元素。我們可以將其視為台灣庶民生活的一部分表徵,使劇本得以貼切展現其日常、世俗的重要性。又台灣女性向來時髦不落人後,劇中出現洋裝、和服、學生制服等多樣化的衣著樣式,也暗示了女性百花齊放的自由理念。其中選擇由女演員飾演楊平一(原Benvolio)這個角色格外值得一提。在教育普及、婦女解纏、培養體育的日治時期,女性解放是一大特點。即便當時思想觀念尚存個別差異,這段期間台灣仍不乏文學作品對新時代女性之職業、身分進行歌頌。李逸濤小說〈不幸之女英雄〉描述貧女以傘、鐵棒痛懲匪徒,便在歌頌擁有強健身體、不畏強權、爭取婚姻自由的俠女氣概。原本即具和善意義的Benvolio,「改名換性」進入日治時期,也讓角色意外融洽呼應出當時的新女性氣象。或許也是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使得創作者刻意選擇特殊時空以強調女性意識如雨後春筍般滋長卻尚未得以確實獲取自由果實的那股青澀、嬌羞感。

鄧雨賢曾經譜曲之台灣流行歌謠〈跳舞時代〉中,歌詞便描寫了社交舞、自由戀愛、聽流行歌等時代潮流,打破男女傳統交往觀念。1930年代台灣正流行伴隨西式唱片音樂蔚為時尚的西方社交舞,因此,劇中在徐家舞會上,賓客隨著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起舞,可說展現了當時上層階級的娛樂活動。然而整個製作似乎缺少一種屬於中產階級、市井共鳴,或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聲音。在尚未皇民化之前,台灣流行歌謠的廣泛播唱,並未在此次改編中彰揚。而能夠顯現市井風俗的群眾、攤販角色,也鮮少散發場景的人文渲染力。在聲音的基調上,似乎少了幾分味道,找不到那些人民壓抑也好、作樂也好的「歷史聲音」。以至於觀眾僅能單看這些剩下功能、陪襯性質的人物在台上充數。

導演若無熟稔劇場語言,便無從開創個人風格。目標不明確的場面調度,更易使得各個場次缺乏記憶點,僅呈現一個虛應故事的流水帳。雖仍有部分亮點,可惜在整體改編上鮮少對於1930年代之日治時期提出具時代意義性的著墨,導致無從喚起觀眾的興致與想像,因此釀造出商業不成、藝術不就的作品,使得此次製作流於生澀、平淡。或許創作者需於改編的路途上慎加選擇、思索,才得使經典能在另一個時空中,用力呼吸。

《愛不逢時》

演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日間部100級
時間|2015/05/02 19:30
地點|臺灣藝術大學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