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與對抗之間《Factory》
6月
11
2020
Factory(滯留島舞蹈劇場提供/攝影陳啟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4次瀏覽

鍾承恩(臺灣大學哲學系學生)


本文首先談論演出在形式上展現出的兩種個別身體狀態,並延伸到身體之間的三種關係,最後透過拆解其中有進行身體接觸的互動關係中,互助與對抗的這兩種性質,得出有別於個別身體的第三種,互動後的身體狀態——疲憊。


兩種身體形式

舞台上機械式移動的平台,是表演的核心物件。透過舞者與平台的力量關係,呈現出了至少兩種迥異的主體狀態:第一種是舞者身體的方向完全與平台的搖晃呈現一致。透過舞者下垂的手,以及並非真的全身脫力而能夠保持面對觀眾的頭部與身體。此處顯然是刻意要表現出喪失能動性的狀態;第二種則是舞者獲取了主動性,開始能夠在平台上做出與平台搖晃方向有所差異的組裝動作。

在彷彿具有主體性的組裝動作之下,又有著獨特的審美經驗轉向。一開始是雜亂的組裝動作以及背景的機械噪音,然後從聲音開始產生了規律性,因此即使不見得可以稱得上是音樂,但保守而言也的確出現了一種有別於噪音的「節奏感」。發聲工具逐漸加入了打擊樂、鈴鼓等一般認知下的「樂器」,原本在悶熱的暖色光下離散地呈現著焦慮與壓抑感的組裝動作,居然轉換成了冷色燈光下酷似街舞風格整齊一致的「舞蹈」。這樣的設計,後設地挑戰著觀者的認知,在規整化的過程中,審美經驗竟使人如此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原本抗拒的形式,一旦動作呈現了系統性,身體的焦慮似乎反而成了可欣賞的對象。


三種身體關係


Factory(滯留島舞蹈劇場提供/攝影陳啟瑞)

然而終極的標準化卻只是一場幻夢,演出很快就拆解掉了這種整齊性,取而代之的是在整個表演之中不斷拆散與重組的身體關係。表演中的身體關係主要有三種,分別為共同無力、共同主動與互動。在前兩者的關係之中,身體是疏離、無接觸的,比較複雜的部份存在互動之中,互動又具有兩種內涵:互助與對抗。

這也是整齣表演核心的關注,儘管前述的移動平台是核心,但那卻是屬於形式上的核心,是屬於工具性質;在表演之初其實並沒有移動平台,而是讓人體以最小限度的獨立性,先從舞台深處向台前的移動。過程之中,身體是透過與其他身體的緊密連結才達成移動的可能。舉例而言,一個舞者從後方以他人的拱背為支點,翻到前方,同時他的四肢是盡可能地打開,端點落在不同的身體之上,然後在完成了移動之後,他又會內聚為支撐其他人移動的支點。互助生存的這個主題首先被點出,並且在其後一再出現此種,身體連結如同一個精密機械、牽一髮動全身的舞蹈設計。

但作品中同時卻又存在另外一種關係,那就是對抗。開頭的第二個場景開始,表演點出了一種反抗者的姿態,儘管只有一人,卻可以看見舞者不斷地在抱腿緊縮的防衛性肢體,與被看不見的機器運轉給強迫拉扯開的身體之間來回。此時的反抗力是以內部為中心的,在他者進入之後,這種反抗則反轉為以外部為中心,「故障」而向外施力的身體與具有權力的支配者試圖將其內聚定型的拉鋸。


工業邏輯下的共生疲憊

然而互助與對抗這兩種關係並不是分開的,在移動平台上的雙人表現中,一開始的確是要將意欲掙脫平台而向外衝出的一方給拉回,但是首先這樣的拉回並非固定,拉回與被拉回的角色是不斷交替呈現。其次,在後續的發展中,一旦真正向外離開了象徵工業邏輯的平台,身體卻是直立在原地,猶如被電擊地前後顫抖,此時是得再次依靠平台上的人將其拉回。在此一階段的收尾,是平台下的人,以疲憊的姿態癱坐在地,回望著伸出求援的手,兩方伸手緩慢地接近。雖然最終是以突然急促地拉回進入下一階段--共同具有主動性而避免身體接觸的組裝舞蹈--但此處仍然巧妙地展現出了反抗與互助在工業邏輯下的融合。

由此可見,兩者其實並非二元對立。只可惜表演最終還是側重在對抗主題之中,結尾並沒有延續兩主題共存甚至為一體的複雜性。儘管如此,整齣作品依然在表現出被動與主動的主體狀態之外,於結尾之處神來一筆地點破其中間狀態,一反前面兩種極端的展現,刻劃出特別但卻極為貼近真實的、在全然的力量與無力之間的身體。這個乏力卻又不得不動作的身體,細緻地展現了在工業邏輯的互動之下,身體共同生存的疲憊狀態。

《Factory》

演出|滯留島舞蹈劇場
時間|2020/06/07 14:30
地點|臺北 糖廍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Factory》以一座工廠的運作模式,開展一段關於「生命主宰」議題的思索。此創作引用工廠的運作模式,來象徵生命的運行,也許是向自己,也向觀眾提問:誰才是工廠中最具權力的操作者?藉由這樣的提問,召喚觀眾身體和腦袋共同覺察,重思生命個體於社會生命運轉中的意義。(徐乙文)
7月
07
2020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