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空間與舞蹈相遇《舞蹈旅行計畫: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
8月
07
2013
舞蹈旅行計畫: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周先生與舞者們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6次瀏覽
薛西(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第三年了。這一項動員十餘名舞者,每逢暑假便浩浩蕩蕩跳上火車,離開首城,走赴不同縣市演出,以不架燈、不搭台為原則的舞蹈旅行計畫,可以想像這趟一連十八天的旅程含有著諸多規劃與執行層面的困難與繁複,但他們仍然持續移動,或許這將成為周先生與舞者們的表演慣例,延緜不止。

花蓮的兩個場地分別是市中心的舊鐵道商圈行人徒步區,以及花蓮火車站站前廣場。前者本是人流之地,但遇夏天,自然要到傍晚以後才漸漸形成市集般的樣貌,畢竟實在太熱。後者離火車站出口稍有約近五六十公尺距離,一般人的動線也不會往廣場直線行走,而是沿著側邊移動,因為遊客服務中心、計程車、租車行都是沿著街道建置與等候,加上入站或出站的人們來去匆匆,未必會願意佇留,而且還必須特地走過去。但無論是舊鐵道商圈徒步區或者站前廣場,至少都屬於人們只會在其中移動,而非屬於特定的誰的空間。

東部土地的遼闊減低遮陽的密度,無論兩點半或五點的場次都避不了日頭炎熱,但舞者們服裝繽紛多彩,波麗露舞曲輕巧流轉,都為缺乏顏色美感、街頭藝人不興的城市空間塗抹一紙。很明顯,舞蹈旅行計畫並不靠攏環境劇場之類的展演學理,意也不在搬演藝術介入空間的展演策略,它要的極其簡單,就是讓舞蹈從室內走向戶外,從台北走向他城。但畢竟,還是得做場好看的演出,才會讓人買單,不早退,或因路經被吸引而來然後不走。

在此之前,我沒有看過《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任一版本,雖知這個版本有所修正,但不明瞭修正的內容,因此只能就這個版本談論。若從《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的編舞結構看來,一開始是舞者隨意地步入主要展演區域,接著逐漸攏合。音樂於此時介入。目光望向同一處的眾人開始尖叫,起先彷如受到驚嚇,然後也有惶恐、詫異大笑……舞者們散開,獨留一名舞者(林祐如)在原本位置上,她好奇般欲伸手碰觸眼前的(工業用)電扇,但忽然電扇被關掉,嚇到了她。這時候,拉威爾著名的〈波麗露〉才響起,接著下來,舞蹈轉為明朗、開心的調性,戴上安全帽的舞者、猶如鳥群飛翔的摹擬、兩兩對舞,最後再到舞者手上彷彿皆捏著一只汽球,送給現場觀眾的設計,配合每一場皆因應空間不同裝扮的衣著,讓舞作充滿流動感與歡愉的氣氛。這支從四散然後集聚、因為好奇而彼此相遇,再到共遊的舞作,就像陌生人的偶然邂逅然後相識,這樣的寓意恰也符合我此次看見的舞蹈旅行計畫。它不是為了靠近演出場域的在地性,或者挖掘地方或舞蹈空間的某種歷史性而跳,純粹回歸簡單素樸的,為了喜歡舞蹈,希望分享舞蹈是甚麼而跳。諸多拍手、走路、揮動的舞蹈動作置入,也讓這支舞的肢體語彙不那麼抽象。我想這些都是讓民眾願意停留,而且還願意看第二次的原因。

這使我重又想起,花蓮戶外展演的一支傳統是與許多原住民文化藝術團相連的,他們以傳統或經改良的樂舞為主體,舞者的數量以及動作所需的面積都難以刪減,而許多樂舞再現,於戶外與在室內的感染力相差甚遠,劇院本來就也不是樂舞的原生場域,或可換句話說,「戶外」就是這些團體的「室內」。這是花蓮表演藝術發展的其中一重調性。

但若把時間拉近到這兩年,會發現花蓮出現更多創作者「主動選擇」非室內劇場空間搬演的實例,例如婆娑舞集去年在鐵道文化園區的《車站慢慢行》、阿美族編舞家谷慕特‧法拉回到母親在花蓮市耕種的田中央獨舞《春之祭》等等,較可看到創作者對於「作品-空間」更多的自主意識,這一方面比較接近周書毅之於這項舞蹈旅行計畫的發想,有著一點點「反抗慣習」的叛逆。

看著比例上不少,因巧遇而停留的觀眾,我在想,這項舞蹈旅行計畫的厚度的確不全然倚靠作品,《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像是魚餌,假使這在夏日偶然映入觀眾心裡的印象,日後真能成為他們對於舞蹈的難忘記憶,那就值得了。

《舞蹈旅行計畫: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

演出|周先生與舞者們
時間|2013/08/03-08/04 14:30
地點|花蓮舊鐵道行人徒步區、花蓮火車站站前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