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空間與舞蹈相遇《舞蹈旅行計畫: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
8月
07
2013
舞蹈旅行計畫: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周先生與舞者們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2次瀏覽
薛西(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第三年了。這一項動員十餘名舞者,每逢暑假便浩浩蕩蕩跳上火車,離開首城,走赴不同縣市演出,以不架燈、不搭台為原則的舞蹈旅行計畫,可以想像這趟一連十八天的旅程含有著諸多規劃與執行層面的困難與繁複,但他們仍然持續移動,或許這將成為周先生與舞者們的表演慣例,延緜不止。

花蓮的兩個場地分別是市中心的舊鐵道商圈行人徒步區,以及花蓮火車站站前廣場。前者本是人流之地,但遇夏天,自然要到傍晚以後才漸漸形成市集般的樣貌,畢竟實在太熱。後者離火車站出口稍有約近五六十公尺距離,一般人的動線也不會往廣場直線行走,而是沿著側邊移動,因為遊客服務中心、計程車、租車行都是沿著街道建置與等候,加上入站或出站的人們來去匆匆,未必會願意佇留,而且還必須特地走過去。但無論是舊鐵道商圈徒步區或者站前廣場,至少都屬於人們只會在其中移動,而非屬於特定的誰的空間。

東部土地的遼闊減低遮陽的密度,無論兩點半或五點的場次都避不了日頭炎熱,但舞者們服裝繽紛多彩,波麗露舞曲輕巧流轉,都為缺乏顏色美感、街頭藝人不興的城市空間塗抹一紙。很明顯,舞蹈旅行計畫並不靠攏環境劇場之類的展演學理,意也不在搬演藝術介入空間的展演策略,它要的極其簡單,就是讓舞蹈從室內走向戶外,從台北走向他城。但畢竟,還是得做場好看的演出,才會讓人買單,不早退,或因路經被吸引而來然後不走。

在此之前,我沒有看過《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任一版本,雖知這個版本有所修正,但不明瞭修正的內容,因此只能就這個版本談論。若從《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的編舞結構看來,一開始是舞者隨意地步入主要展演區域,接著逐漸攏合。音樂於此時介入。目光望向同一處的眾人開始尖叫,起先彷如受到驚嚇,然後也有惶恐、詫異大笑……舞者們散開,獨留一名舞者(林祐如)在原本位置上,她好奇般欲伸手碰觸眼前的(工業用)電扇,但忽然電扇被關掉,嚇到了她。這時候,拉威爾著名的〈波麗露〉才響起,接著下來,舞蹈轉為明朗、開心的調性,戴上安全帽的舞者、猶如鳥群飛翔的摹擬、兩兩對舞,最後再到舞者手上彷彿皆捏著一只汽球,送給現場觀眾的設計,配合每一場皆因應空間不同裝扮的衣著,讓舞作充滿流動感與歡愉的氣氛。這支從四散然後集聚、因為好奇而彼此相遇,再到共遊的舞作,就像陌生人的偶然邂逅然後相識,這樣的寓意恰也符合我此次看見的舞蹈旅行計畫。它不是為了靠近演出場域的在地性,或者挖掘地方或舞蹈空間的某種歷史性而跳,純粹回歸簡單素樸的,為了喜歡舞蹈,希望分享舞蹈是甚麼而跳。諸多拍手、走路、揮動的舞蹈動作置入,也讓這支舞的肢體語彙不那麼抽象。我想這些都是讓民眾願意停留,而且還願意看第二次的原因。

這使我重又想起,花蓮戶外展演的一支傳統是與許多原住民文化藝術團相連的,他們以傳統或經改良的樂舞為主體,舞者的數量以及動作所需的面積都難以刪減,而許多樂舞再現,於戶外與在室內的感染力相差甚遠,劇院本來就也不是樂舞的原生場域,或可換句話說,「戶外」就是這些團體的「室內」。這是花蓮表演藝術發展的其中一重調性。

但若把時間拉近到這兩年,會發現花蓮出現更多創作者「主動選擇」非室內劇場空間搬演的實例,例如婆娑舞集去年在鐵道文化園區的《車站慢慢行》、阿美族編舞家谷慕特‧法拉回到母親在花蓮市耕種的田中央獨舞《春之祭》等等,較可看到創作者對於「作品-空間」更多的自主意識,這一方面比較接近周書毅之於這項舞蹈旅行計畫的發想,有著一點點「反抗慣習」的叛逆。

看著比例上不少,因巧遇而停留的觀眾,我在想,這項舞蹈旅行計畫的厚度的確不全然倚靠作品,《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像是魚餌,假使這在夏日偶然映入觀眾心裡的印象,日後真能成為他們對於舞蹈的難忘記憶,那就值得了。

《舞蹈旅行計畫: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

演出|周先生與舞者們
時間|2013/08/03-08/04 14:30
地點|花蓮舊鐵道行人徒步區、花蓮火車站站前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