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劇場為音樂開一條路:從2022新點子實驗場兩檔音樂跨界製作談起
7月
14
2022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27次瀏覽

差不多在 2005 年左右,國內的音樂劇場創作剛開始形成風潮。不論是專業表演團隊或是大專院校的音樂本科生都躍躍欲試,在樂界隱隱有一種輸人不輸陣的氛圍。這個時期的音樂劇場創作,大多是建立在一種將音樂「視覺化」的創作邏輯上面——在樂曲之上堆疊服裝、肢體、舞台美術和燈光效果等外在元素,試圖依此將音樂嫁接在劇場的版圖之中。

然而,就如同陳漢金 2013 年於〈勇闖音樂迷宮—「音樂劇場」的實驗〉【1】一文中所提到的,這樣的音樂劇場,仍停留在一個「加法」式的思維基礎,最終只是在音樂上強行裝上某些視覺因素的「身外之物」,劇場與音樂之間少見有效的互動,更未必能夠為音樂起些積極的作用。

采風樂坊的東方器樂劇場三部曲,可能是這段期間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製作。這個創作時間跨越五年以上的系列作,【2】很大程度的確立了我們現今對音樂劇場的一些即有想像:龐雜的舞美要素、大量的多媒體和繁複的妝髮服裝、串接樂曲的劇情或文本。最重要的則是結合演奏行為的肢體呈現,讓不擅言語的器樂形式,能夠與落實具象的肢體語言共同呈現文本的意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朱宗慶打擊樂團於 2010 年首演的擊樂劇場《木蘭》。演出邀請京劇導演李小平執導(當時的音樂劇場製作還少見有劇場背景的導演腳色),由京劇演員朱勝麗與擊樂演奏家吳珮菁共同詮釋花木蘭一角,並且透過東方擊樂於戲曲藝術的獨特腳色,結合打擊樂自身優異的先天肢體潛力,生長出獨特的藝術風格與表演氛圍。因此在整部《木蘭》之中,擊樂與劇場的交雜顯得渾然天成、能量豐沛。

而相較於第一個十年,有著較多對大型音樂劇場製作的跨界展演;近年我們則開始看見在黑盒子劇場的製作規模之中,思考更具彈性與實驗精神的小型跨領域音樂製作。這篇文章,將以「2022 年新點子實驗場」兩檔以音樂家為核心的跨領域音樂製作切入——分別是國樂團體三個人的《催化效應-融・共感》,以及擊樂音樂家洪于雯與劇場編導張魕米共同編創的《聲妖錄》——看看在國內對音樂劇場實踐已耕耘超過十五年的今日,「音樂如何劇場」或是「劇場如何奏樂」,以及我們又發現了什麼樣的靈光或想像。

觀看的主體:劇場如何「讓位」給音樂

無論是什麼光怪陸離的跨界創作,我們總是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個做為核心的藝術形式。猶如植物的生長點一般,從中延伸出作品的內涵與呈現的語彙,進而與其他藝術形式嫁接。理想狀態下,無論這些跨界製作中的各個藝術形式之間是否存在明確的主客關係,核心概念都應當作為觀看的主體而存在。

但不管音樂家們再怎麼不願意承認,對於大多數閱聽人而言,視覺的資訊總是比聽覺來得具象且容易接收;藝術家和表演者一時拿捏失準,音樂便容易喪失其被欣賞的主體位置。這種在「音樂跨領域製作中,音樂是否淪為配樂」的批評和質疑,幾乎從「音樂劇場」這個概念在臺灣藝壇初露頭角的時候,就從未消失過。因此音樂跨域製作最大的課題之一,便是如何讓劇場適時地「讓位」給聲音,讓樂曲仍然是觀眾欣賞的重心;但同時,劇場又不能只是音樂的「外塗裝」,而需與作品內涵維持著密切不斷的有機連結。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在三個人的《催化效應-融・共感》(以下簡稱《催化效應》)裡,兩側對照的觀眾席將表演區塊框成一個狹長的方形,燈光與舞台燈管裝置在劇場中央的演奏區自在地灑落,由多媒體藝術家李浩設計的影像則被安置在舞台的兩側邊界(一個視覺上最為次要的位置)。《催化效應》讓觀者更聚焦於演奏區內音樂家們的表演呈現,但也讓音樂與劇場成為涇渭分明的兩端。即便視聽效果奇幻而絢麗,這些視覺上繽紛的藝術語彙與文本(曲目)內涵之間,卻難免產生某種程度的斷裂。

而相較於《催化效應》中,各個藝術形式層次分明的主客關係;《聲妖錄》的劇場呈現和聲響設計則更具整體概念。全身黑衣的表演者在昏暗的劇場中幾乎隱形,以一種介於表演(performing)與行為(performance)之間的方式演奏手上的樂器和物件(甚至於這樣的演出算不算是一種「演奏」,也都有十分寬廣的討論空間),讓各種聲響在觀演混雜、無定向的劇場空間恣意竄出。《聲妖錄》在狹小的實驗劇場動用了大型垂吊的舞台設置、雷射光、頂棚與地面各一組的煙機,以及各式燈光和舞台設備,但這些劇場語言僅在幾個關鍵的 cue 點提供觀眾投放注意力的標的,讓聲音設計與整體音響的空間感能夠順勢而出、盡情揮灑。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度量時間」的戲劇意義與音樂意義

我們不時會以「時基藝術」(time-based)這樣的概念去指涉音樂的性質。即便現代音樂看似從樂譜上,以二分或三分法為基礎邏輯的節奏和節拍解脫,但不代表創作者和演奏家就此放棄以音符度量時間的指導原則。相反的,現代音樂對於音符時值的掌握和規範更為嚴格,如約翰.凱吉劃下歷史新頁的《4分33秒》,許多現代音樂創作者以分秒計數來定義譜上的音符長度。相較於傳統的記譜法,現代音樂釋放給演奏家對時間的詮釋空間,某些時候可能更少。

因此,儘管我們可以在《催化效應》中感受作曲家及演奏家對於樂器的音高與音色充滿了實驗精神,無時不往極限處探索;卻也不難從每一位演奏者輪流兼任指揮、工整比劃節拍的戒慎姿態,察覺《催化效應》裡的樂曲對於時間和節奏的嚴謹掌控。而在一部跨域音樂製作中,只有這種音樂意義上的「度量時間」概念,與劇場製作上的場景調度彼此產生化學作用(或許是某個音色點亮某禎畫面、也可能是某一段旋律啟動一段肢體呈現),那個時刻才是樂曲真正落實具象而「被看見」的瞬間。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催化效應》中的音樂與劇場在兩個壁壘分明的平面上,《聲妖錄》的狀況則相對複雜許多。《聲妖錄》中的聲響大量源於撕紙、揉泡泡布、滾動物品等物件操演。時間雖然也同樣被這些奇特的聲響給「度量」了,但觀眾卻並不必然要用理解「樂曲」的邏輯,去掌握這些聲音。而我也同意白斐嵐於〈相信你的耳朵,但不要相信太多──《聲妖錄》〉【3】一文中所說,「與其說這(《聲妖錄》)是一個聲音作品,反更接近於以聲音為符號的劇場體驗。」因為這些奇形怪狀的聲響,精準地與《聲妖錄》的劇場語彙(比如燈光、雷射、裝置、物件)緊密貼合著,讓《聲妖錄》帶給觀者的整體體驗,更像是在「看」一檔聲音表演,而未必是聽一場音樂演出。

當觀眾身處各種聲響此起彼落的表演空間,聲響與表演、舞美要素四處竄動,此時該以劇場還是音樂的角度去理解當下所聽到的聲音,無疑是在欣賞像《聲妖錄》這樣形式曖昧的跨界製作時,趣味之所在。

Experimentally Hear?我們真的打開更多聆聽的向度了嗎?

在實驗劇場的前台服務處,原本貼著用壓克力切割出的「Experimental Theater」字樣。到了《聲妖錄》的演出現場,這行字卻被某種舞台材料添加、遮住了幾個字母,而變成了「Experimentally Hear」。這個小細節似乎暗示了《聲妖錄》嘗試探索一場音樂展演中,聽眾與樂曲的關係。這樣的探索,和「聆聽」的概念本身有著詰問的意圖。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這篇文章截至目前為止,都在討論一部跨領域音樂製作之中,音樂與其他視野所及的藝術語言,如何在有限的舞台與彼此斡旋、直至妥協的過程。然而若我們把聽覺獨立於其他五感之外,這些跨領域的嘗試,是否真的成功地再造觀眾聆聽音樂和進入樂曲的方法,幫助音樂獲得更多元的可能或是更奇異的樣貌?

《催化效應》是一部高度劇場化的室內樂音樂會,而《聲妖錄》的形式則在物件劇場、行為藝術、音樂劇場之間擺盪而難以定義。無論演出呈現的方式在劇場和音樂會的光譜之間如何位移徘徊,現在的音樂跨領域製作都早已不安於「讓音樂視覺化」的扁平概念——而是真正從作品內核出發,打造五感共融的觀演關係。

只是我總是忍不住思考,在這一連串不間斷的變態之中,觀眾聆聽/欣賞作品的方式的確是變得更為豐富而有趣。但對於樂曲本身,和作曲家、演奏家來說,跨領域的概念是否仍然只是一個平台?最終作為創作果實的作品,是否仍在樂器和音符之間打轉博弈?當劇場的魔法隨落幕之後散去,屬於音樂的那部分又是否真的走到了更遠的地方?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在這個持續加速、愈發暴衝的時代思潮中,每過三年、五年就會出現一個被各方藝術家捧在手心的關鍵字:前些日子可能是「沉浸式」,再來是「5G」、「元宇宙」,再過來則是「生成式藝術」或「走讀式展演」。有些概念在曇花一現後被掃進歷史糟粕,有些則獲得足夠的耕耘而持續發展。

在跨領域創作漸成態勢的時候,音樂劇場應運而生。如今跨領域無疑已成顯學,甚至成為一部製作足以登台亮相、斬露頭角的基本配備,音樂劇場必然也需要更多的靈感與新象,來為這個本就充滿模糊空間、有著許多操作彈性的演出形式添加更多的可能。

最後,演出的形式與聲響的載體或許千變萬化,但我們仍不能忘記,在光怪陸離的外在呈現裡,音樂仍然應是位居核心的母題。如此一來,觀演雙方才可能「聽」見無數實驗碰撞擊出的吉光片羽,讓劇場成為音樂得以流淌的另一條奇徑。


註釋:

  1. 勇闖音樂迷宮 —「音樂劇場」的實驗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hj/2013052808 

  2. 三部曲分別是〈十面埋伏〉(2005)、〈西遊記〉(2009)、和〈無極〉(2011)。

  3. 相信你的耳朵,但不要相信太多──《聲妖錄》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75129

《催化效應-融・共感、聲妖錄》

演出|三個人《催化效應-融・共感》、洪于雯《聲妖錄》
時間|2022/06/05(日)14:30、2022/06/26(日)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