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於視覺的美好《2015栽種關係》
4月
22
2015
2015栽種關係(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2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對於關係,曖昧令人又愛又恨,恨在關係的不清楚、模糊、若有似無,但也正是若有似無帶來了無限想像,面對神秘的他者,來往間,在虛空中舞著、觸摸著,這是愛之可能所在。一旦關係被說盡,隨之而來的便是固定的距離、可預測的發展。一種預期被「看見」而非可以被「感受」的關係。

風乎舞雩舞團《2015栽種關係》的關係乍看是關於男女,其中一條清晰可辨的線是由舞者林俊余與黃偉綸所共築的男女關係;再來,也是講生命,三位舞者透過肢體旋擰、手腕纏轉模擬蘭花的含苞、綻放與凋零,氣韻生動的很;接著,是講時間,象徵時間的女子細心、耐心的栽植與等待,如何栽種生命就像如何培養關係,時間之於關係、之於生命都是創造。

編舞者顏鳳曦所給出的命題與佈局相當清晰明瞭,直擊重點。舞作開始的影像便開門見山:拿著鏟子的手正培土。男女關係的合與分也構築在滿布傢俱的空間中,關係與物件一起成長衰弱,睹物思人大約是因此產生的吧:曾經交流想法的桌子、分享歡樂的沙發、纏綿的床褥等等,後來原本分享知識的書櫃,成為彼此衝突、氣力拉鋸的媒介。隨著男女關係的發展,三朵蘭花則藉由鬆緊有致、剛柔並濟的肢體,在物件各處蔓延盤踞、歷經寒冬的凋零與重生,與男女關係的起承轉合互為呼應,帶出空間與時間線條流轉。象徵時間的女子則在各物件上鋪滿種植蘭花所需的海藻,培育關係與生命,等待萌芽。在時間的看顧下,關係於是從一片清晰稚嫩的白(服裝的白與舞台視覺的白)一天天生長發展,化為繽紛豔麗的色彩。至此,佔據舞台各處的傢俱、男女關係、時間、蘭花生命,透過影像、文本與肢體在舞台上丟出了滿滿加乘的「可見」訊息。就視覺而言工整清晰:文本的起承轉合、各角色所對應的肢體樣態、藉由舞台佈局與角色間的關係發展等,皆在視覺上強調同一條沒有岔路的生命與關係起落。

訊息加乘的想像乍看無虞,蘭花的肢體是生意盎然、氣韻流轉;男女關係肢體模擬日常動作,愛慾、激情與衝突雖只在皮膚表層,但視覺化的肢體、文本與影像至少將該說的都說了,清楚明瞭,可回頭想想,卻碰不到身體,只能遠觀蘭花美妙身姿以及在男女皮膚表層的激情與衝突,觀者失去身體感參與的可能。所幸舞作進行至寒冬處,聲音與空氣氛圍以及林俊余的瘦弱身體似乎開放了缺口,讓空間中的參與者得以在缺口處稍稍感覺身體的存在,然而因為前面累積的肢體衝突只在皮膚外,寒冬也變涼風,未能侵體。另一方面,本來是生命起落間得以岔出的缺口,因文本舖陳的多線單向,即使訊息加乘,卻指向可被預知的同一處,佔據了觀者、作品、編舞者於虛空交感共舞的空間。

看的見潔白與繽紛,卻觸不到生命與關係起落的刻骨,作為觀者,彷彿只能在可見的層面徘徊,欣賞完好單純的關係,在細心的培育下歷經風霜依然美好,卻怎的就進不去感知的渾沌世界撫觸,關於關係、生命與栽植,更支離破碎、更紛雜無序、無法線性觀察並以一概之的邏輯。完滿的愛很好、單純的關係也很好,但是什麼支撐起這完滿的?大概視覺化的再現無法侵入身體,亦無法撐起這關於完滿的骨與肉吧。

《2015栽種關係》

演出|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
時間|2015/04/11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相對於黑衣女子的淺動與蝴蝶蘭的被動,三小白靈活有致的跳動,著實令人心動。這三位舞者的身體能力和賦予她們的動作設計,成就了這次的「關係」中,最精緻的舞蹈段落。她們有如潑墨畫中的留白,擔起畫龍點睛的要務。(戴君安)
12月
10
2015
顏鳳曦在《關係》中延續其文學式的編舞興趣;困難的是,如何在一個框限的家屋場景中,調度三個軸線複雜的舞者關係,如何在視、聽覺的意象營造,取得詩意的平衡?(李時雍)
4月
22
2015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