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中的島嶼,凝聚在《相約十五暝》
9月
21
2020
相約十五暝(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博物館科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1次瀏覽

劉美珍(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碩職班)


《相約十五暝》解讀字之意,即相約於十五日月圓的夜晚,馬祖島的「擺暝」【1】祭典也在神與人的鏈結相約凝聚日子中燃起。馬祖是一個移民的島嶼,與台灣共通點是移民們拎著屬於自己神祉,飄洋過海來島上落腳生根。在無任何政府機制與資源下裁定生活中的要事,其擔綱角色就是「宗教」與「神明」。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委託愛樂劇工廠製作下,歷經三年的田野調查,劇中濃縮馬祖世代變遷的悲歡離合;軍管時期民情風土、漁業發展興衰及當代議題的老屋整建、聚落保存發展觀光在隨著時代變遷而奮鬥掙扎的親情、人情,從誤解中化解開來。馬祖的四部作品中《馬祖心情記事》主軸環繞一艘島際交通船中勾起了對地方的回憶,《藍眼淚》從地方的特殊景象道出三個時代的故事,在第三部《寶姨》,跨越三〇年代東引、四〇年代福州、五〇年代台灣,展現三時三地的不同風情,相較於前三部,此部《相約十五暝》企圖涵括馬祖歷史演變呈現於觀眾面前的野心,素人演員初生之犢劇場形式種種考驗下,福州語與國語的配搭,不斷地克服,實屬不容易,排練過程中諸多不便利的阻因下、台灣、馬祖演員異地練習後至馬祖合體排演,遷移歷程、戰地歷練、世代衝突,就這樣搬演著身邊的人、事、物,令人熟悉無比,劇情發展,層次豐富也耐人尋味。

此劇兩個時代中,一個家庭,在世代交替間由於兩代相異的價值觀導致家庭失和及衝突。劇情較著重處理天福兄(陳天喜飾)與天財弟(劉宏文飾)兄弟親情間的糾葛還有兩代之間的糾紛。整齣戲的時代背景在「漁業」時期,國民軍未駐軍前;「軍管」時期,島民以漁為耕與國民軍部隊進駐之後民生斷絕與大陸所有往來;「觀光」時期,兩代觀念與價值落差之異,三個時代來劃分。舞台以鏡框式劇場呈現,在白色天幕轉換投影中,也讓舞台迅速跨距時空轉換,令觀者感觸萬端的一幕是演員們與投影的互映在「軍管」時期躲防空洞那一幕,警報聲大作伴著砲彈聲呼嘯,眾人逃散的身影與影像中砲火大肆轟炸畫面同時起步,實在震懾心魂,在巨大佈景上轉換成為新舊時空的見證裡演出團隊以大幅的視覺效果強化了當時年代命運的不確定性,雖然投影的使用有時是為了省時省力降低成本,但效果卻令人驚艷。影像內容的切換補強觀眾在換景之時所造成的疏離感。口白部分陳述在每一幕起之時,在地素人福州語出聲中語調抑揚頓挫適宜,在口語中情感投注貼切地打動佈景裡時空的轉變,加深劇情情緒延續的發展。

相約十五暝(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博物館科提供)


回想觀者年幼於1999年當時執政者提出「兩國論」【2】,軍方一再澄清外島一切正常生活並未進入戰備,實際島上的我們白天防空演習不斷,民眾不得於大街隨意遊走,夜間門戶緊閉宵禁,雖然沒有砲火肆虐但是島民們每天處於警報聲及演習的砲彈聲中宛如驚弓之鳥,無處可求,部分島民驚恐中又再度搬著自己的神祉移居至台灣島,然而於台灣無親友可以投靠的我們,依然留在馬祖戰地,在不確定性中生存著,生活當中充滿無數問號與不安定感,非親身經歷者實在是無法體會與感受。這場的家鄉戲,勾勒出童年回憶內心實在激動萬分與感動。

台灣過去社會意識形態為大宗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時代的變遷下逐漸轉由小家庭型態,此劇在大家庭中家人間的羈絆、凝聚力、影響力、那麼對於在外奮鬥的遊子有什麼正向的作用?看戲的觀眾能獲得什麼樣的收穫?喚起多年的戰地隔闔、離郷背景之散居各地的遊子,在喧鬧的鞭炮聲中,正鼓動著心繫離島故郷中在離異的馬祖青年、鄉親是否依然心繫家鄉?但至少我是~

註釋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3%E5%AE%B5%E6%93%BA%E6%9A%9D

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9%B9%E6%AE%8A%E7%9A%84%E5%9C%8B%E8%88%87%E5%9C%8B%E9%97%9C%E4%BF%82

其他參考資料:《相約十五暝》演出節目單

《相約十五暝》

演出|愛樂劇工廠
時間|2020/08/14 14:30、19:30
地點|桃園縣圖書館平鎮分館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