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戲到新馬戲的轉向,是從動物表演到人之特技的改革。英國馬戲導演Timothy Yuval Lenkiewicz與台灣的FOCA合作《心中有魔鬼》,以「特技演員自身的恐懼」為命題,毋寧是一道必修的基本題。可是越簡單的主題越不簡單,畢竟馬戲演員做再多高難度的表演,觀眾都會視為理所當然。那麼,究竟如何鑿掘「恐懼」的縱深?
在語言文本這一端,《心中有魔鬼》採取生命敘說與民間傳說雙線並進。演員輪流自我介紹、口述生命中的恐懼,或者可能造成演員自身恐懼的經驗;另一方面,取道潛藏民族集體心靈的民間傳說,如台灣的魔神仔、虎姑婆以及非洲童話,擴充恐懼的心理深度。於是,當演員運用扯鈴、大鐵環、立方體、椅子頂、疊羅漢、空翻、雙人頂展現特技時,便有語言文本前後銜接,豐富敘述的方式。
虎姑婆咬掉孩子的小耳朵、小指頭的傳說一再由演員口中說出,與其說傳達了演員的童年恐懼,倒不如是藉此勾引在場觀眾童年恐懼的集體記憶,而演員講述非洲童話,主角Miobi碰到的怪物,名字就叫恐懼。傳說與童話蘊藏著一個民族甚至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既是外於人的故事,也是內於人的原型,可是不是把話講到這裡就算有到,而是如何用特技表現傳說與童話可能創造的深度。我們聽到故事,聽到演員說他的恐懼是什麼,卻沒有看到故事。
最終,深層的恐懼是無法言說的,語言僅能盡力指認。因此當演員被突然上升的燈桿吊起來,然後墜地的時候,危險感反而一下子浮現出來;因此當燈光切暗,其中五位演員著黑衣橫列於舞台後方,成了前方演員身後的魔神仔的時候,個體恐懼所圖繪的心理陰影,也才被狠狠放大。但這些僅是戲中少數靈光乍現的時刻,語言文本與馬戲特技的相互配搭,民間傳說和生命敘說的連結關係,總歸沒有一加一大於二,豐富敘述並不等於完整敘事,特技的長處反而變成缺陷,跟不上語言文本的深廣。
以主題論,想像中,《心中有魔鬼》或許會是一場讓觀眾共感到忘了鼓掌的演出,因為恐懼總是讓我們突然失去反應,瞬間墜落無主之地,摸黑尋找超越的光源。
《心中有魔鬼》
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17/4/29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