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仿製惹的禍《都是陳雷惹的禍》
12月
26
2011
都是陳雷惹的禍(創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8次瀏覽
謝東寧

創劇團是一個新成立,集合多位年輕劇作者,以原創劇本演出為宗旨的團體,在極度缺乏本地劇本的台灣劇場界,的確是一個讓人可以期待的劇團。此次推出新作《都是陳雷惹的禍》,以誇張的搞笑演技、虛實交錯的故事內容,與精心安排的劇情結構,搬演一個男人關於其命運時空倒轉、可以重來一遍的人生歷程。

但在八十分鐘的演出中,無論作者或導演,似乎無意對劇中主角所走過的旅程,採取任何立場、詮釋觀點,以致於觀眾除了看到一個老掉牙「同一時間、不同選擇、不同人生」(譬如電影《蘿拉快跑》)之仿作之外,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類型(故事)之外,屬於現場觀眾「當下」之人生世故、社會處境的內容連結。整個演出雖然用心,但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尤其從《都是陳雷惹的禍》的劇名選擇,就可以看到作者對於型式符號的迷戀。無論從內容或質感走向來看,跟所指涉的台語流行歌手陳雷,關係實在非常牽強。除了劇末劇情大反轉──原來男主角林博賢與擺弄其命運的好友威利,是一對即將登場的饒舌歌手,因為陳雷沒來,所以被要求必須改編其歌曲,饒舌演唱來墊檔,及劇中時而出現的歌曲「歡喜就好」之外,實在看不出陳雷與整個故事的關係何在?而這也是本劇的問題核心「只想搞型式、無心問內容」。

單就型式而言,本劇也逃不出同類型電影、漫畫、小說的模仿,譬如劇作者在節目單訪問中已經坦承,靈感來自漫畫〈分歧點〉(作者是《多啦A夢》的藤子‧F‧不二雄),或者故事類似電影《扭轉奇蹟》、《蝴蝶效應》,及角色威利人物靈感來自遊戲書《威利在哪裡》、電影《王牌天神》。這種對於現成品的再製(模仿),至少可以有兩條路線可行,一是超越原來型式,利用劇場特性玩出更獨特的創意;或者援用既有型式,但植入本地生活經驗,或者作者觀點。

本劇採取的顯然是後者的路線,但可惜的是角色人物的刻板塑造。一個年輕曾經叛逆、但後來屈就社會體制的爸爸,在任勞任怨、疑心疑鬼「黃臉婆」或者高雅驕傲、搞外遇「富家女」之情人中間做選擇;家庭中不是成天蹺家是個Gay的兒子,就是沈迷網路援交中年男的女兒。而這群集電視通俗劇之大成的刻板人物,也注定內容無法深耕,演出必須以前者(超越原來型式)的方式來進行了。於是在型式與內容的糾纏、曖昧與猶豫不決之中,最後結果不幸是兩敗俱傷。

撇開對於文本詮釋的嚴格要求,其實整體演出的品質相當用心整齊,舞台設計利用簡單白色布幕及LED燈光製成的景片,有效搭建出兩個家庭與舞台背後的場景,同時也符合演出之寫實與鬼魅並存氛圍。飾演博賢的演員楊宣哲,演技生動自然,搞起笑來也有所節制,而飾演威利的演員蕭東意肢體精準、能量飽滿,刻意的台灣國語腔調,是全劇最接近陳雷的地方。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座舞台」,他的意思是劇場反應的是真實世界,但是現在的世界似乎被各種科技媒體給「虛擬」掉了,於是虛擬繁衍虛擬以製造更龐大的虛擬。但是千萬記住,劇場是個古老的行業,今天與莎翁、甚至是古希臘的遙遠年代,其實相差不遠,我們還是得從真實的人、和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中,找到劇場,並發現真實。

《都是陳雷惹的禍》

演出|創劇場
時間|2011/12/23 19:30
地點|台北市表演36房 屋頂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