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英雄面具下的真實自我《Roseman玫瑰俠》
7月
31
2014
Roseman玫瑰俠(奇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28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奇巧劇團將經典胡撇仔歌仔戲劇碼《怪盜玫瑰賊》,以平行時空移植,並改編為現代化劇情的《Roseman玫瑰俠》。人物在設定上其實變動不大,金長文由富家公子變成四星科技公司總裁,長文的徒弟菜埔則變成了跟在金長文身旁的司機小弟,白玫瑰也移轉為俏佳人園藝董事長白茉莉,而金長文的表妹秦美麗則改名為郝美麗,並變成養女成為金長文的祕書。

《Roseman玫瑰俠》前十分鐘的劇情略顯空泛,僅明顯的舖陳出玫瑰俠與金長文間「可能」的關聯,以及牽起玫瑰俠(小弟)、金長文與白茉莉三人之間的依賴三角關係。編導利用「賴」之舞與「妒」之舞對照兩位旦角(白茉莉與秦美莉間因金長文的對待而產生的情緒落差);「賴」之舞融入了現代科技的Line通訊程式,將金長文追求白茉莉的對話,以Line的貼圖及熊大跟兔兔的布偶舞蹈來做對應呈現;小弟潛入NSB(國家安全局),勇闖紅外線機關並偽裝成金髮美女誘惑防守人員,與人對打時還得撥放台語歌曲《追追追》才能打得帶勁,混搭跳TONE的手法象徵胡撇仔戲多變且反應現況的精神;編劇巧思連連,總是會在不經意之處埋藏著一些驚喜,讓現場觀眾大多皆能會心一笑,加上該團主打由歌仔戲、豫劇、黃梅調等戲曲特色,利用唱腔轉換、及身段功法的融合,舞台劇的手法及搖滾樂的結合,既創立了專屬於自己在舞台上的主調性,不易被定位為任何一個劇種或類型,是該劇團亮眼的特點之一。

該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掀開英雄面具下的真實,編導用盡全力於劇情架構上添加多重歡樂笑點與刺激情節,卻反以輕淺的一刀,卸下戴在英雄臉上的面具,顯露出屬於英雄的真實面貌,將英雄平凡的那一面呈現於世人面前;卻不對金長文、白茉莉、小弟三人之間的依附及對應關係做更深入的探討,金長文與小弟之間的恩情與道義,白茉莉與小弟間的情愫波動,或許是因應胡撇仔戲的調性因素,本劇並未表露更多。劇情到最後以另一個新掘起的俠盜傳說作結,究竟小弟是否再以白色茉莉為代表物,繼續他劫富濟貧的人生?還是金長文以白色茉莉為名而製造出來的新俠盜傳說?亦或許有更多更多的可能,編劇巧妙的不多做解釋,將餘韻留與觀戲者自我品味。

最後的二十分鐘歌舞秀,開場由群戲演員熱舞,接著再由主要演員群一人高歌一曲,就聲勢上而言,演員人數雖不若寶塚眾多,卻在歌舞裡透出寶塚的本質,透出其意卻隱其實形,最後小弟(劉建幗飾)翻唱張學友的《怎能捨得你》(粵語版,原唱張學友),或許也是為了代替在劇中不擅言詞的司機小弟表露屬於他對女主角白茉莉的那份真心吧。

《Roseman玫瑰俠》對世俗的英雄形象做出了另一番的觀點解讀,利用主要角色的置換,身份地位的外在條件,重新檢視世人對於英雄人物的看法,挖掘出潛藏於英雄人物內心裡真摯的情感,雖然包裝在無厘頭的歡笑情節裡,也實質的以反諷手法展現出屬於英雄真實面貌下,不被所愛看見的悲哀與傷痛。

《Roseman玫瑰俠》

演出|奇巧劇團
時間|2014/07/20 14:30
地點|高雄岡山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