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與「別無選擇」的沈浸式劇場《浮世百願》
12月
13
2021
浮世百願(笨蛋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9次瀏覽

黃世婷(表演藝術自由接案者)


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酒樓蓬萊樓,傳說中酒樓藏有神奇的魔力,樓主透過一年一度的浮世宴,向賓客收取費用,並使用魔力完成賓客的心願。因此,這樣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而來到蓬萊樓的賓客,各自懷著不同的心願前往,有追求財富、希望活得更久,有尋求真相、愛情、復仇卻因爲理想或出身而無法如心所願,也有想拯救重要他人者。政商名流、中產階級、知識青年等,各個角色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因為階級、政治、文化社會的限制,來到酒樓許願,期許能夠扭轉他們各自的命運。

台灣一直是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然而這樣共融共存、尊重多元的景況,並非如此這般的理所當然,我們想象中唾手可得的自由,也許是前人經過許多衝突、犧牲的結果。《浮世百願》裏頭日治時期的大稻埕,也正揭露了當時歷史社會部分的樣貌:日本殖民政府當權者、漢民族被統治者,以及本島原住民這樣底層的被剝奪者。不過,若以為《浮世百願》是訴諸傳統刻板的黑白分明,好人壞人陣營的遊戲恐怕小看了這個演出,我想《浮世百願》充分利用了沈浸式劇場的方式、多重結局的設定,好好訴說了一個「如何選擇」與「別無選擇」的故事。


浮世百願(笨蛋工作室提供)

如果探討記憶的重點是尋求失憶的片段,探討歷史,首先要面對的是人性的真實面以及社會的複雜性。因此,若要訴說極權或者被壓迫者的時代故事,我想沈浸式劇場實為一個具有縱向深度的表演藝術方式,來揭露過去歷史的多重真相,或者媒體上常說的翻轉史觀。先不論該演出是否呼應歷史真實,以及提供給玩家文字卡內文敘述的黏滯,較難在短時間內抓住閱讀重點,從《浮世百願》雕塑各個角色的人設,以及複雜的故事線和多重結局設定,再加上與角色連結的解謎關卡,可以看到製作團隊的野心。另外,觀眾/玩家藉由扮演賓客角色,能產生強烈的共感,藉由與演員一對一的互動演出,使參與者能高強度的同理角色的心情與時代環境條件限制,啟發我們看事情的多重面向與思考深度。

該劇的副標寫道:「代價之前,成真之後。」每個角色為了什麼樣的目的,所盤算出來的決定,在願望成真之後,原本預想的藍圖卻也未必就如想像的那樣可以創造一個烏托邦的世界。《浮世百願》如實呈現了這種社會人心樣態,我們的選擇未必有效(卻也未必無效),結局更非我們所能控制,這個由許願與選擇影響的多重結局設定,在大稻埕的十連棟裡,蓬萊樓的浮世宴上,真實與虛擬之間,展現該劇魔幻與寫實的迷人之處。

《浮世百願》

演出|笨蛋工作室
時間|2021/11/27 13:30
地點|購票後於特定時間抵達指定地點,開始體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海島演劇推出「人權遊台灣計畫」,透過演出人權議題戲劇,將被過去政府刻意壓制的話題、人們漸漸淡忘的過往,用戲齣紀錄。《開在壁上的花》主要圍繞在當時政治受難者簡國賢、林秋祥、楊國宇及其家屬們。開場透過重現簡國賢編導的舞台劇《壁》⋯⋯
9月
25
2023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今年推出韋伯的《魔彈射手》,作為年度歌劇製作,選擇演出這部作品,其實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本文將試著從本次的《魔彈射手》的演出狀況與觀後心得,綜合思考歌劇製作的困難、與其在臺灣的運作複雜性。
9月
22
2023
由台灣C MUSICAL製作團隊與韓國拼死奔跑劇團所製作的《伊底帕斯》,選擇了一個不容易處理的文本,以一種相當冒險的方式來呈現,或許也呼應了伊底帕斯這個文本其中一個重點,也是主創團隊所挑中呈現的關鍵字「選擇」。
9月
19
2023
今年於新北市音樂劇節登場的音樂劇《沒有臉的娃娃》,這齣戲最先開始的設定為兒童音樂劇,並且是小劇場演出,但作品文本所探討的,包括家庭成員情感互動、群體所要共同面對的難關,還有生死病痛、人是否真的能選擇命運等議題。
9月
14
2023
看著《親愛的陌生人2.0》,難免感到心情複雜。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患者增多,也讓許多老年人士與其家人憂心忡忡。這背後及牽涉到「失智症污名化」的問題:因為對失智症的迷思與刻板印象,使得患者不願及時就醫,造成後續治療與照護準備的困難。
9月
11
2023
在本次藝穗節中,由陽明交大演藝廳劇場助理與清大戲劇表演通識課學生所創立的「緊急出口製作」選擇呈現喬埃‧波默拉(joël pommerat)劇作《兩韓統一》當中的七個短篇。在政治意味極濃的劇名下,實則是二十個拉扯「愛」字之定義與樣貌的生活場景。
9月
07
2023
在臺灣的售票系統,音樂劇仍被歸類為「戲劇」類演出,但每次演出完,也不乏在黑特版上看見網友對於臺灣音樂劇演員唱功的批評(當然對歌劇演員拙劣演技的批評也不在話下),音樂劇在韓國,同樣也是近二十年,才開始飆升式地成長,但從台上大大小小演員所呈現的,卻能透過演員的功底來彌平音樂與戲劇到底孰為重的難題。
9月
05
2023
《秘密行動》從序幕開始,然後是第九、八、七⋯⋯二、一場,幕的順序為倒敘,共十場。劇本的核心圍繞在砂石車衝撞總統府的社會事件,卻沒有衝撞場面,也沒有任何戲劇性衝突。 六個角色各自叨念,私密而封閉、瑣碎而焦慮的喃喃自語。
9月
05
2023
導演李銘宸偕風格涉的作品,一直隱隱然有近似的驅力,但相對小說家沉思歷史時間之墟,李銘宸的荒墟自《超級市場 Supermarket》(2022)起,更呈顯為一幅商品人為造物超載堆砌的圖景。2023年由其構想、編導,六位表演者共同創作的《百葉》,延續視覺性的隱喻⋯⋯
9月
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