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與「別無選擇」的沈浸式劇場《浮世百願》
12月
13
2021
浮世百願(笨蛋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25次瀏覽

黃世婷(表演藝術自由接案者)


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酒樓蓬萊樓,傳說中酒樓藏有神奇的魔力,樓主透過一年一度的浮世宴,向賓客收取費用,並使用魔力完成賓客的心願。因此,這樣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而來到蓬萊樓的賓客,各自懷著不同的心願前往,有追求財富、希望活得更久,有尋求真相、愛情、復仇卻因爲理想或出身而無法如心所願,也有想拯救重要他人者。政商名流、中產階級、知識青年等,各個角色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因為階級、政治、文化社會的限制,來到酒樓許願,期許能夠扭轉他們各自的命運。

台灣一直是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然而這樣共融共存、尊重多元的景況,並非如此這般的理所當然,我們想象中唾手可得的自由,也許是前人經過許多衝突、犧牲的結果。《浮世百願》裏頭日治時期的大稻埕,也正揭露了當時歷史社會部分的樣貌:日本殖民政府當權者、漢民族被統治者,以及本島原住民這樣底層的被剝奪者。不過,若以為《浮世百願》是訴諸傳統刻板的黑白分明,好人壞人陣營的遊戲恐怕小看了這個演出,我想《浮世百願》充分利用了沈浸式劇場的方式、多重結局的設定,好好訴說了一個「如何選擇」與「別無選擇」的故事。


浮世百願(笨蛋工作室提供)

如果探討記憶的重點是尋求失憶的片段,探討歷史,首先要面對的是人性的真實面以及社會的複雜性。因此,若要訴說極權或者被壓迫者的時代故事,我想沈浸式劇場實為一個具有縱向深度的表演藝術方式,來揭露過去歷史的多重真相,或者媒體上常說的翻轉史觀。先不論該演出是否呼應歷史真實,以及提供給玩家文字卡內文敘述的黏滯,較難在短時間內抓住閱讀重點,從《浮世百願》雕塑各個角色的人設,以及複雜的故事線和多重結局設定,再加上與角色連結的解謎關卡,可以看到製作團隊的野心。另外,觀眾/玩家藉由扮演賓客角色,能產生強烈的共感,藉由與演員一對一的互動演出,使參與者能高強度的同理角色的心情與時代環境條件限制,啟發我們看事情的多重面向與思考深度。

該劇的副標寫道:「代價之前,成真之後。」每個角色為了什麼樣的目的,所盤算出來的決定,在願望成真之後,原本預想的藍圖卻也未必就如想像的那樣可以創造一個烏托邦的世界。《浮世百願》如實呈現了這種社會人心樣態,我們的選擇未必有效(卻也未必無效),結局更非我們所能控制,這個由許願與選擇影響的多重結局設定,在大稻埕的十連棟裡,蓬萊樓的浮世宴上,真實與虛擬之間,展現該劇魔幻與寫實的迷人之處。

《浮世百願》

演出|笨蛋工作室
時間|2021/11/27 13:30
地點|購票後於特定時間抵達指定地點,開始體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
《傻子王國》所完成的,便不僅是一齣成功的兒童劇,更是一場溫柔卻深刻的社會教育。《傻子王國》展現出一種可貴的創作初衷——讓戲劇回歸日常,並在共享中實現教育、藝術與情感的多重價值。
4月
23
2025
畢竟在現有既定的獨角戲形式與替代空間表演的客觀條件限制下,從文學文本到表演文本必然需要作出極大的跨越。因此,自己關注的重點在於創作團隊如何運用所選擇的空間進行表演敘事,達成現場與觀者的交流
4月
22
2025
四位歌者以科薩語、祖魯語和茨瓦納語進行的演唱,試圖召喚非洲這塊土地的過往先知,加上「Isicathamiya」獨特的社會文化意涵,似也透露了某種「過去的痕跡」——既是礦工族群的社會處境,也是肯特里奇向來關注的南非人權與殖民議題。
4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