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於總合?《既視感》
1月
03
2017
既視感(陳長志 攝,張婷婷獨立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09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既視感指人在神智清楚的狀態下,初次見到某個情景,却感到莫名的「似曾相識」,好像曾經在過去經歷過一模一樣的事情,這個詞來自法語「Déjà vu 」,代表一個獨特又神秘的生理現象,好似幻覺般似真似假的記憶,有人把這種現象當作靈魂漫遊或前世記憶的證明,而神經科學與腦科學家也試圖解釋這種現象,認為既視感可能是來自於暫時性的記憶存儲混亂,因腦部處理錯誤,而將當下發生的訊息錯誤地判斷為「過去記憶當中的畫面」【1】,然而,這種神秘感召的呼喚,還是引發無數藝術工作者的創意聯想。

由張婷婷獨立製作的3D舞蹈劇場作品《既視感》,透過實驗性3D技術結合舞蹈劇場,探討了古老的既視感現象。舞作充滿未來感,開場時在極為冷調的黑白原色光線變化中,配上震耳欲聾的音樂,地板上菱格紋色塊塑造出冷冽的視覺印象,而舞者身著黑色衣服,從左右橫移起始,做出類似鐘擺晃動的感覺,從像球體一樣的中心軸開始擺動,而觀眾配戴上3D眼鏡之後,也可以看到舞台後方的光影,呈現出建築感般的立體層次,與舞者配合圓球體中軸的鐘擺移動。

在吵雜的聲響節奏中,觀眾看見被波紋圍繞的舞者,在凌波花紋的線條轉折中,呈現出一種與光影線條共舞的錯覺,地板上的方形格紋,也在光彩巧妙錯置下,變幻出不同的軌跡。3D的立體投射,從舞者身上層層圍住,再緩緩而下,舞者宛如做困獸之鬥,黑色的舞衣包裹在皮膚上,與場內冷冽肅穆的風格,恰巧形成一個很清冷的對比。而舞者高超技巧的展現,不只在作為鐘擺晃動身體的瞬間,還帶著微妙手指姿勢,有若民間舞般細膩的手部動作,強化了動作與節奏之間的節奏,在呼吸聲、心跳聲與舞者之間細膩的連結中,情感的醞釀也逐間加溫。結尾處,舞者從右舞台走到左舞台,背景是剛開始的中軸線和建築物倒影,而線條也呈現繞圓的條形,以點對點的方式,兩人和三人成舞,搭配頭頂上的3D視覺印象,呼應開頭的鐘擺姿勢,舞者以圓形隊伍搖晃至舞蹈結束。

這支舞作最特別之處,是當觀眾戴上3D眼鏡之後,透明鏡片模糊了舞者相對清晰的身形,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感受到舞者似乎也在某個程度上,簡化為略為平面的迷糊線條,在此狀態下,移動舞者與3D動態顯影的分界似乎也逐漸消弭。由此觀之,若既視感無心理學上神秘主義式的「曾經好像」來臨,或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彼此反覆糾結掙扎的互動狀態,則代表的是一種神經科學之中,對記憶重置的錯誤阻斷狀態,在演出過程中,3D影像與舞者動作間的呼應是有些曖昧難解的昏暗和不清晰,而是否這些真實舞者活生生舞動出來的身體動作,在模糊化之後,與3D顯影那似真卻又似假的三維空間影像結合,卻反而能暗示了模稜兩可的「潛意識」之前的意識?如此說來,新媒體似乎最能捕捉這種充滿流動性的模糊印象,例如,在攝影發明之後,法蘭雀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拍攝了在子宮間徘徊的模糊女體,在牆面、桌角穿梭如鬼魅的形象,暗示了形象與界限的消失,藉以描繪「賤斥」女體概念下的消失主體性【2】;而台灣新銳攝影藝術家陳長志的得獎系列作品《體面計畫》,以新的創作技法「相對透視」捕捉身體性的流動性,也暗示了數位科技為平面視覺藝術帶來3D面向的立體感。

攝影或是3D影像較其他視覺藝術媒材,似乎更能表現出模糊流動的錯置感,由此來表現「既視感」這個概念,似乎再恰當也不過,然而,必須小心拿捏的是,舞蹈本來就是以三度空間運動來表現的立體藝術,當把普遍運用在電影中帶來視覺刺激的3D手法,運用在原本就是以立體的身體動作訴求主要概念的舞蹈表演時,究竟3D技術能為原本就是三度空間的劇場,達到如完形心理學所謂「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3】,還是成為觀眾想專注欣賞肢體動作時的干擾?在應用新技術的實驗過程中,將3D技術運用在劇場中欣賞,或許值得提問是,這樣的感官新意,將把觀眾帶往何處?

註釋

1、參見 Brown, Alan S. (2004).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 Psychology Press. ISBN 1-84169-075-9. 和Cleary, Anne M. (2008). "Recognition memory, familiarity and déjà vu experienc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5): 353–357. doi:10.1111/j.1467-8721.2008.00605.x

2、請參考 劉瑞琪,《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自拍像》,台北:遠流,2004年 。

3、完形心理學又稱為格式塔心理學(德語:Gestalttheorie),興起於20世紀初的德國,後來經常被用來解釋視覺藝術的造型形式法則。透過對「模式、形狀」等「動態的整體(dynamic wholes)」分析,完形心理學認為由於人腦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因此「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在本文所探討的舞作中,完形心理學的整體是指同時觀看「3D影像加上舞蹈動作的整體經驗」,理應比單純看「舞蹈動作」加上看「3D影像」個別單獨存在再加在一起時,還要更能凸顯其作品的藝術內涵。

《既視感》

演出|張婷婷獨立製作
時間|2016/12/25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市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一個舞者都代表都市叢林中的鬥士,從他們的身上,觀者開始發現一點點的不同。這些慢慢被透露的「不同」的背後,是每個個體的生命記憶。他們不斷地彼此發生關係、交纏推擠、蹦跳抖動,然後逐漸機械式地「一致」。這是城市最吞噬人的地方。(楊儒强)
12月
15
2018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